2025.03.13 聯合報
市場研判 央行暫不推第8波打炒房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指出,為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央行持續執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強化金融機構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而央行信用管制措施三個目的成效,均逐漸顯現。市場研判,此話暗示,央行在下周(廿日)的首季理監事會議上,暫不推第八波房市管制。
楊金龍今天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書面資料指出,二○二三年下半年以來,房市交易量回增,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成長加速,不動產集中度居高,央行於去年八月請銀行自主控管未來一年不動產貸款總量,並於九月祭出第七度調整信用管制規範內容,央行將按季檢視改善情形。
去年第四季,多數銀行均達成「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自訂控管目標,少數未達標的銀行,央行也請其說明原因及改善方案。
有銀行解釋,未達目標原因多屬季節性因素,例如年底大型企業客戶因應財報結算而減少銀行借款,致集中度分母項的「其他放款餘額」低於目標值;或年底為交屋旺季,整批分戶房貸案件增加,及已核貸案件陸續排撥,使分子項的「不動產貸款餘額」高於目標值等。銀行承諾,將增加承作不動產貸款以外的其他放款、監控不動產貸款的撥款及還款情形,致力達成控管目標。
央行表示,二○二一年起加強辦理不動產貸款專案金檢,至今年二月底,專案金檢達一七○次;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三個目的成效,均逐漸顯現;包括房市投機需求減少,交易量縮,價格漲勢收斂,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趨緩;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比率上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及不動產貸款增幅均趨降。
房市管制 預期暫不加壓
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12)日指出,為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央行持續執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強化金融機構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央行信用管制措施三個目的成效均逐漸顯現。市場研判,此話暗示,央行在20日的首季理監事會議暫不推第八波房市管制。
楊金龍今天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書面資料指出,2023年下半年以來房市交易量回增,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成長加速,不動產集中度居高,央行去年8月請銀行自主控管未來不動產貸款總量,並於9月祭出第七度調整信用管制規範內容,央行將按季檢視改善情形。
去年第4季,多數銀行均達成「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自訂控管目標,少數未達目標銀行,央行也請其說明原因及改善方案。
有銀行解釋,未達目標多屬季節性因素,例如年底大型企業客戶因應財報結算減少銀行借款,致集中度分母項的「其他放款餘額」低於目標值;或年底為交屋旺季,整批分戶房貸案件增加及已核貸案件陸續排撥,使分子項「不動產貸款餘額」高於目標值等。
央行表示,2021年起加強辦理不動產貸款專案金檢,至今年2月底專案金檢達170次;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三個目的成效顯現,包括一,房市投機需求減少,交易量縮,價格漲勢收斂,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趨緩;二,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比率上升;三,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及不動產貸款增幅均趨降。
央行停看聽 房市管制維持現狀
三大指標效果均已顯現,當前焦點放在川普新政影響
工商時報
央行打炒房逐步見效,為抑制近期房市過熱,合計已推出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書面報告指出,央行三大目的成效均逐漸顯現。對此,外界解讀,央行最在意的三大指標都已顯著趨緩,顯現釋放管制措施暫緩訊號,當前焦點放在川普新政影響,面對大局,央行應採取穩定作法,不會在此時著眼房市政策,歷來打炒房「停看聽」,預期20日理監事會議暫不推第八波管制措施。
央行總裁楊金龍13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書面報告中說明當前七波房市管制的成效。報告指出,去年9月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主要有三大目標,一是降低民眾強烈的房價上漲預期心理;二是將投機需求的貸款資金釋出,優先轉予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三是改善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貸款情形。整體來看,目前三大目標成效均逐漸顯現。
對於民眾對房價預期心理,央行表示,首先從量來看,去年第四季房市交易量明顯減少,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自去年10月起轉呈負成長,去年12月年增率降至-11.7%,今年1月續降至-40.3%;房價方面,由各大機構調查指數也可發現,去年第四季房價漲勢已收斂。
央行認為,民眾對房價看漲之預期心理趨緩,今年第一季信義房屋購屋意向調查結果顯示,民眾看漲房價比率由上季的26%降至16%,連二季下降。
其次是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比率上升,銀行辦理受限貸款(第二戶以上購屋貸款、高價住宅貸款等)的貸款成數下降,投機交易貸款資金受到限制。本國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也由2023年1月底的57%,升至今年1月底的61.5%。
三是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及不動產貸款增幅均趨降。央行統計,今年1月底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由近期高點去年6月底的37.61%降至37.12%。不動產貸款餘額、購置住宅貸款餘額、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也分別自近期高點降至今年1月底的8.3%、9.9%及3.7%。
2025.03.13 經濟日報
辜家天母豪宅出售 持有11年、帳面獲利3,189萬元
實價揭露,天母指標豪宅「國泰天母」,1月中高樓層戶交易,總價2.38億元,換算每坪139.3萬元。該戶前一手屋主於2014年以2億611萬元買進,持有11年轉手,帳面增值3,189萬元。
交易謄本資訊顯示,賣方為富品投資,負責人為台泥辜家成員。
台灣房屋朗居天母加盟店協理洪浩庭表示,這次交易的國泰天母屬於前棟戶別,面陽明山,享有高樓層景觀,因此這次成交單價139.3萬元屬合理行情。
他表示,該社區成交最高單價,是2021年時,1樓戶成交156.8萬元,主要是因1樓擁有私人庭院,享有戶外獨立空間,因此有高價表現。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進一步統計,近兩年天母億元豪宅交易狀況,2023年共計25件,2024年則略多一些達27件;2023年成交均價121.8萬元,2024年則提升至134.8萬元,增幅達10.7%。
近兩年成交單價最高的社區,前年是「仰哲」每坪143.7萬元,去年則是「華固天鑄」每坪178.4萬元居冠。
洪浩庭指出,天母大多數的買方,擁有地緣關係,或是看重天母有美國、日僑學校等學區優勢,為了孩子就讀學校的需求而置產,加上附近有榮總、振興醫療院所,不少在地天母人鍾情這裡的居住環境,因此仍會就地換屋、做退休宅等規劃。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豪宅市場不乏豪客一次在同社區買多戶,為子女或家族成員置產,預售時多戶購入也較能有議價空間,及選戶優勢,而長期持有多能有一定增值,是富人偏好的資金配置方式。
2025.03.13 經濟日報
房價沒回頭!泰山新案衝上7字頭 這裡還有高 CP 值
中信房屋指出,泰山雖位於新北相對外圍的區域,但在各項利多題材帶動下,房市也有明顯提升。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泰山區仍有預售案「閱讀台灣」、「義泰華」多筆交易成交單價衝破7字頭。
對此,中信房屋泰山十八甲加盟店店長許榮展指出,這些建案均位於塭仔圳重劃區,地段位置佳,創高價並不意外。
他表示,雖然這些高價交易目前仍屬個別表現,但也充分反映出建商與購屋民眾對泰山未來發展的強勁信心,預計隨著各項建設項目陸續落實,區域房市交易量能仍有穩健成長的空間。
許榮展指出,泰山近新莊、林口、五股,吸引周遭產業園區就業人口入住,機場捷運通車後,也有不少台北市通勤族把目光轉向房價相對親民的泰山,用通勤時間換取可合理負擔房價,人口的湧入讓泰山房市有了很強的支撐力道。
不僅如此,泰山區還擁有塭仔圳重劃區題材,加上規劃中的五股泰山輕軌,進一步提升了區域的房市能見度。
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泰山的平均單價已攀升至41.8萬元,相較於2020年每坪31.1萬元,5年漲幅達34%,區域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從909棟大幅增加至1,326棟,成長幅度達45%,顯見泰山房市交易量能正持續升溫。
許榮展表示,目前泰山新建案房價普遍已經來到6字頭,前幾年相比確實上漲不少,不過還有不少高CP值的區段和產品可供挑選。
以十八甲重劃區為例,此重劃區發展較早期,區內生活機能已經相當完善,有泰山公有市場、全聯、泰山運動中心等機能,又與塭仔圳為鄰,居住條件相當優越。
目前十八甲重劃區內以屋齡20年左右的中古屋居多,成交單價普遍落在4-5字頭,總價約1,700-2,000萬就能買到屋況還不錯的三房含車位的電梯華廈,很受購屋民眾青睞。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泰山房價基期相對較低,又有可觀的未來發展性,在目前新北外圍第一環精華區的新案房價已站上7字頭的情況下,泰山相當值得小資族、首購族留意的置產區域。
2025.03.13 經濟日報
國泰天母 11年增值3,000萬
2025年天母首筆億元豪宅交易出爐,據實價資訊,指標豪宅「國泰天母」今年1月成交中高樓層戶,總價2.38億元,共220.8坪,換算每坪單價為139.3萬元;值得一提的是,該戶前一手屋主於2014年以2億611萬元買進,持有11年賣出、帳上增值逾3,000萬元。
據交易謄本資訊顯示,賣方為法人「富品投資公司」,公司負責人為台泥(1101)辜家成員,推測為辜家持有房屋售出。
台灣房屋朗居天母加盟店協理洪浩庭表示,這次交易的「國泰天母」,屬於前棟戶別,面陽明山,享有高樓層景觀,因此這次成交每坪成交價139.3萬元屬合理行情。
而社區每坪成交最高單價落在2021年、當時一樓戶每坪成交156.8萬元,主因ㄧ樓擁有私人庭院,享有戶外獨立空間,因此有高價表現。
另外,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近兩年實價登錄中的天母億元級豪宅交易中,2023年共計25件,2024年則達27件、年增8%;2023年天母豪宅每坪成交均價121.8萬元,2024年則提升至134.8萬元,增幅達10.7%。
近兩年北市天母豪宅最高每坪成交價社區是2023年「仰哲」、每坪143.7萬元,2024年則是「華固天鑄」每坪178.4萬元居冠。
2025.03.13 聯合報
台積電赴美大投資 衝擊中南部房市行情?
日前台積電宣布將於美國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外界擔心排擠台積在台灣的投資,甚至影響到中南部設廠進度及對當地房市的帶動效應。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徐士勛今日指出,雖然台積電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可能會兼顧房市、就業等影響,但這些因素並非其首要目標;而政府推出政策也有整體考量,未必能與企業利益完全一致。
國泰金控今日發布對台灣2025年第1季的經濟氣候與金融情勢預測,媒體提問,台積電去美國擴大投資,對台灣中南部房市是否有影響,甚至達到軟著陸?徐士勛指出,台積電外資比重逾70%,其投資決策以極大化公司利潤為主要考量,而非以台灣的經濟成長為優先。
徐士勛表示,根據台積電先前規劃,2025年在台投資約新台幣400億元,若年底實際投資額超過400億元、500億元甚至600億元,則顯示國內投資未受影響。不過仍需觀察此決策是否會導致相關上下游廠商跟進赴美投資,進一步影響台灣供應鏈。
徐士勛表示,短期內台灣經濟成長仍穩健,台積電赴美投資甚至可能有助於降低美國對台關稅政策的衝擊,不過,長期而言,此投資是否會對台灣經濟帶來負面外溢效果,仍需持續關注;目前尚未看到明顯影響,預計要到下半年或明年才會逐步顯現。
徐士勛說,近幾年多是台灣沾台積電的光,讓台灣在疫情後出現快速的經濟復甦,大家應該思考,如果沒有台積電,台灣還能出現什麼樣的公司、產業持續帶動國內經濟。
2025.03.13 工商時報
商辦旺!潤德去年獲利飆破表 大賺1.5個股本
潤德(6881)受惠商辦市場暢旺,加上住宅案也源源不絕,2024年獲利持續展現爆發力,據董事會今(12)日通過的財報,全年營收達20.05億元、稅後純益達2.24億元,雙雙破表!每股稅後純益則高達15.52元,大賺1.5個股本以上,為史上次高,令人驚艷。
潤德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去年財報。
潤德董事會擬配發現金股利13.5元、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1.5元,合計共15元。
依潤德今天收盤價235.0元計,現金殖利率達5.7%。
潤德來自集團內案、以及承接外案過去比例約為一半一半,集團內案以母公司潤泰新(9945)推出的新案為主;至於外案,則以科技大廠、大型的商辦為主。
潤德2024年新接訂單近26億元,僅2成來自集團內部需求,其餘都來自於外部客戶的訂單,源源湧入。
潤德目前在手訂單達近26億元,亦是史上新高位。法人預期,2025年營運可望有機會再挑戰新高。
2025.03.13 工商時報
台中南屯區「寶樺境溪行」最高單價7字頭 成八期指標新案
秉持「一棟長在樹林裡的房子」的建築理想,寶樺建設董事長賴國弘深植城市綠色建築地景,過去20年全心投入生機建築美學,陸續推出叫好又叫座的北屯區「寶樺境雙」、西區「寶樺境美術」等小而美的生機社區。最新推出的八期「寶樺境溪行」預售新案,實登揭露最高成交單價已站上7字頭,成為八期指標新案。
事實上,南台中八期重劃區位於南屯區,緊鄰新興熱門的13期重劃區,區域內擁有文心秀泰、豐樂公園、全球最賺錢的好市多台中南屯店、迪卡儂等生活機能與綠地公園,在13期預售新案單價「坐6望7」的堆疊效應下,八期預售新案因此出現強勁的補漲動能,「寶樺境溪行」就是最佳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專業結構技師背景的賴國弘,創立寶樺建設今年滿20周年,12日邀請建築師施惟仁與空間設計師潘正舉辦「生機鉅作」活動,共同探討建築與自然的融合,空間與人與生活的相處之道,以及「寶樺境溪行」合作期間的感性心路歷程,相互激盪精采火花。
賴國弘表示,「寶樺境溪行」座落八期核心地段、擁有絕佳的地利條件,左擁七期新光遠百商圈、右銜五期勤美草悟道,獨攬萬坪豐富公園第一排、土庫溪角地,坐擁八期好市多與文心秀泰商圈,串聯台中最醇熟的生活機能,「寶樺境溪行將城市的綠意、水光天色融入日常,住戶們不必尋尋覓覓,即可擁抱大自然!」
「寶樺境溪行」基地坐落於台中市南屯區文心南五路一段、精誠南路口,規劃地上12層、地下2層,產品規劃二房28-33坪、三房36-40坪,總戶數25戶住家+1戶店面。根據最新實登揭露,目前已有九戶成交,每坪均價65.49萬元,最高成交單價71.81萬元。
在建築與產品規劃上,寶樺境溪行秉持生機豪宅標準,推出唯一朝南、永恆棟距的綠馥景觀宅,量身打造剛剛好的宜居尺度,採光、通風良好,公設雖然不多卻很精緻。由涵碧樓建築師施惟仁與豪宅美學大師潘正聯手操刀,匠築出城市綠洲,透過第五立面、降板種大樹陽台、流泉生態、跳島樹院等13項美學職人工法,細膩雕琢每一寸空間,將建築藝術與自然共融。
建築師施惟仁表示,與寶樺建設合作最大的感受是,賴國弘董事長最重視的就是都市空間美學與生活美學;熱愛種樹的潘正則表示,「寶樺境溪行」的基地並不大,卻種植了雙排大樹,讓住戶每天回家先走入林蔭大道、再走進大門轉換心境;帶狀的花園以水袖為概念塑造流泉生態,庭院不只種花、還種了許多果樹,住戶隨時都能享受蟲鳴鳥叫、水流聲、聞到花香與果香,如同住在桃花源般的社區。
2025.03.13 工商時報
高雄今年329檔期 有點冷
政策打房持續發威,高雄房市因建商、買盤觀氣氛濃厚,今年329檔期「有點冷」,推案總銷528.2億元、年減25.46%,推案總戶數3,194戶、年減32.49%。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理事長吳曜廷表示,「目前看不到未來」,但因高雄科技轉型及招商引資成功,高雄房市長期看多。
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12日舉辦記者會,公布高雄今年329檔期推案狀況。吳曜廷指出,包括大樓華廈成屋、預售和透天建案,高雄今年329檔期共有36案進場,總銷金額528.2億元,推案總戶數3,194戶,均比去年的329檔期下滑。
他說,高雄今年329檔期,無論是開發商或購屋者,都瀰漫濃厚觀望態度,主要是政策連續打房,加上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國內外政經局勢的改變。
吳曜廷觀察,儘管目前房市去化速度不快,但迄今仍未見銷售中建案有降價現象,可能出現讓利的,都是全新進場建案,「開案就讓利」。他認為,由於政策打房似乎沒有鬆動跡象,市場恐將呈現「建商大者恆大」趨勢,中小型開發商未來恐被邊緣化。
對於高雄房市未來,吳曜廷坦言,「短期看不到未來」,在今年底前,整體高雄房市都較難有表現,屬於「量縮價平」,但因台積電投資高雄設廠等產業轉型成功,加上高市府努力招商引資,長期將是正向的,看多的。
2025.03.13 工商時報
興富發去年獲利翻倍! EPS 達3.13元
興富發(2542)今(12)日召開董事會,公布2024年財報,全年營收減少,至369.28億元,不過毛利率攀升,使得稅後純益呈翻倍成長,至62.87億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3.13元,也比2023年成長一倍,獲利為近三年最高。
法人分析,興富發2024年有6大新案完工交屋,包括:總銷75.7億元的「興富發T1」、總銷149.2億元的「站前新銳」、總銷67.3億元的「文心愛悅」、總銷55.2億元的「愛情河左岸」、總銷60.9億元的「愛琴海」、總銷26.6 億元的「興富發博愛」,合計新案總銷案量高達434.9億元,較2023年呈倍數成長。
法人分析,其中接近年底才完工的「愛琴海」與「興富發博愛」,考量驗屋仍需一段時間,2024年僅認列5成營收,剩餘的部份遞延至2025年完成交屋。
展望2025年,興富發可望迎來下波完工交屋潮,預計全台新案的新完工量,高達900億元,獲利將迎來高峰。
興富發法說會內容顯示,2025年可望完工交屋的新案,有高達11筆,總銷金額合計會超過900億元,且相對多數不是完銷、就是接近完銷,業績能見度高。
市場預期,興富發今年業績成長力道被看好,若可突破房貸「排隊潮」,順利完成交屋,則全年入帳量被看好,獲利有機會迎來下波高峰。
此外,今天興富發董事會也決議,訂於6月17日召開股東會。
2025.03.13 工商時報
長虹去年 EPS 7.85元 訂6月26日召開股東會
營建股績優生長虹(5534)今(12)日召開董事會並公布2024年財報,受惠去年完工交屋量放大、房屋銷售順暢,全年業績亮眼,營收重返百億元大關,達120.71億元,創下歷年次高紀錄,稅後純益達22.78億元,EPS攀升至7.85元,優於2023年的6.32元。長虹董事會並訂於6月26日召開股東會。
長虹去年迎來完工交屋潮!全年業績大躍進!今天最新公布的2024年財報,營收達120.71億元,稅後純益22.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7.85元。
長虹目前手中新案已預售近300億元,其中22億元已認列,推估未來四至五年還有270億元可陸續入帳。
長虹手握案源,約有22筆,儲備推案量達1,500多億元,住宅、商辦各約5成。其中700多億元已取得建照、準備開工,中長線業績無虞。
2025.03.13 新浪網
開雲湖璟華庭認籌熱度下 浦開集團的上海內中環佈局與野望
雖然此次開雲湖璟華庭實現日光清盤,但與一期、二期項目相比,第三期認購及認購率均有差距,或許是與地理位置關係有關。
觀點網 3月10日,上海本土房企浦開集團雲璟社區三期專案--開雲湖璟華庭結束認購,合計實現673組認購,最終認購率高達296%,再次觸發積分,實現日光清盤。
回顧專案前幾次開盤情況,一期開雲明月華庭首開318套房源,認購首日接待約500組認購,最終收穫1468組認購,認購率約461%,入圍分達到79.35分,開盤即日罄;二期開雲星薈華庭放出620套房源,獲2190組認購,認購率約353%,入圍分達到69.6分。
不難看出,雖然此次開雲湖璟華庭實現日光清盤,但與一期、二期項目相比,第三期認購及認購率均有差距,或許是與地理位置關係有關。
觀點新媒體獲悉,三期專案開雲湖璟華庭與雲璟社區一期、二期、四期、五期之間距離較遠,相隔一片張家濱綠地;此外,浦開雲璟一、二期行政區劃分屬於金橋,作為TOD綜合體配套上更為豐富;而開雲湖璟華庭行政區劃分屬於唐鎮區域,但距離外環、中環相對較近,交通較方便。
有業內人士向觀點新媒體透露,開雲湖璟華庭項目宣傳1.5容積率,實際為附帶社區商業項目進行計算得來的資料,實際社區居住建築覆蓋率較高,容積率或在1.8-2.0左右。"三期(的單價)相對於一二期已經降了1萬元左右,這個專案主力客戶應該也是張江、金橋產業區的工作人員吧。"
不難看出,雲璟一至五期項目覆蓋範圍橫跨上海內中環張江科學城,從金橋到唐鎮均有項目地塊坐鎮,總建築面積超過85萬平方米。事實上,當初在規劃雲璟專案時,浦開集團已經開始思考日後佈局。
浦開集團雲璟社區三至五期專案地塊資訊
時間回到2021年8月25日,浦開集團舉行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正式發佈雲璟生態社區品牌。據資料顯示,雲璟專案簽約銀團貸款總金額達到143億元,開工項目將在未來五年內陸續竣工建成,共規劃建造總投資近180億元的城市綜合體,其中包括了約30萬平方米的國際甲級辦公、約10萬平方米的華潤萬象天地購物中心、開放式街區商業、凱悅酒店和住宅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較注重地域性的城投型房企,浦開集團在規劃雲璟社區時,並不只是在自家區域單純開發專案,還選擇與行業頭部企業進行聯合操盤合作。
酒店配套方面,浦開集團先是聯手凱悅酒店管理集團引入凱悅尚萃品牌,後者成為浦東地區首家與凱悅集團簽約的五星級城市精品酒店品牌;商業方面,浦開集團找來華潤萬象生活,將把創新首店、地區旗艦店等概念注入10萬平方米的萬象天地。
回歸住宅專案本身,尚未開始認購的四期專案據說也將由浦開集團聯手綠城代建進行合作,此前,浦開集團與還綠城代建合作操盤了位於浦東中內環的摩登江南專案,開盤認購率約合102%,均價11.38萬元/平方米。
從項目落地伊始,雲璟社區幾乎包攬了內中環新房的討論熱度,與此同時,浦開集團也沒有忘記同位於內中環區域的北蔡板塊,於2020年開始加速佈局。
2020年10月,浦開集團首次進駐北蔡,摘得浦東新區北蔡鎮艾南村、南新村城中村改造地塊,出讓面積7.02萬平方米,容積率1.26,建築面積8.88萬平方米,成交樓面價4.05萬元/平方米,後期項目命名為開雲•艾尚裡,於2023年8月首次開盤,備案均價9.8萬元/平方米,認購率105%。預計未來將加推剩餘334套房源。
2022年9月,浦開集團聯合浦發、北蔡攬獲浦東新區北蔡南新地區2-1地塊,出讓面積1.91萬平方米,容積率1.2,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房地聯動價8.3萬元/平方米。據專案規劃設計方案顯示,預計推出300套房源,建設單體建築12棟,包括2棟銷售住宅、4棟自持住宅等,目前首棟住宅主體結構已經封頂。
一年之後,上海浦東新區發佈浦東新區北蔡南新地區1A-1地塊協定出讓公告,地塊土地面積4.65公頃,容積率1.2,建築面積5.58平方米,出讓價格31.46億元,樓面均價5.64萬元/平方米,公告中標明意向用地單位是隸屬於浦開集團的上海北蔡新城鎮開發有限公司。
來到2024年,浦開集團又以底價競得浦東新區北蔡楔形綠地C06-01地塊總用地面積1.6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合30.29億元。
與上述幾宗地塊性質不同,浦開集團拿下這宗地塊或許處於托底的打算,僅從地塊周邊環境來看,周邊為區域內城中村,生活配套也比較落後,地塊西南方向另設有安息堂。
觀點新媒體瞭解到,該區域內的整體改造規劃已經出爐,未來5-10年內北蔡楔形綠地建成後地區的住宅組團集體落地或將為該地塊項目帶來一定銷售活力。
對比其他專案,地塊東側中國鐵建(8.240, 0.04, 0.49%)聯合國貿競得地塊,成交價達到49.75億元,房地聯動價9.2萬元/平方米,案名定為國貿中國鐵建•西派海上,3月5日該項目正式啟動認籌,累計約220組認籌,認籌率達到152.8%。
2025.03.13 新浪網
商辦零售雙重挑戰 陽光房地產基金尋找 “韌性”
商業客
“香港寫字樓出租率達到95%以上仍需要一定時間,我們能做到91%、92%已經算不錯,盡力而為即可。”
3月11日,陽光房地產基金發佈2023/24 財年全年業績,並召開媒體電話會議。
據業績報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8個月,陽光房地產基金全年收益12.36億港元,物業淨收入約9.58億港元,可分派收入約為4.99億港元,派發比率為94%。
目前,陽光房地產基金的物業組合全部位於香港,包括11座寫字樓及6座零售物業,可出租面積合共130萬平方呎。截至2024年末,投資物業總估值為179.336億港元,其中寫字樓估值90.65億港元,零售物業估值88.69億港元。
寫字樓方面,截至2024年12月末,陽光房地產基金旗下11座寫字樓的平均出租率為92%,較2023年中期末下滑1.1個百分點;平均租金為32.1港元/平方呎,較2023年中期末減少了2.5港元/平方呎;整體續租率為79%。
在這其中,作為唯一的甲級寫字樓,大新金融中心在2024年底整體出租率為92.2%,較2023年6月末的90.4%有所提升。
但在租金方面,卻有明顯的下滑,從2023年中期的41.8港元/平方呎減少至2024年底的36.9港元/平方呎。報告期內,續租率為52%。
針對寫字樓的表現,管理層認為目前甲級寫字樓新增需求持續疲憊,市場整體空置率仍處於高位,租金方面存在壓力是在所難免的。
就出租率情況,管理層指出,隨著金融行業的微回暖,報告期內,仍有金融或銀行類客戶入駐到大新金融中心,空置率情況倒不必過於擔心。
“香港寫字樓出租率達到95%以上仍需要一定時間,我們能做到91%、92%已經算不錯,盡力而為即可。”管理層稱。
市場方面,2025年1月8月,世邦魏理仕曾發佈報告指出,2024年全年香港空置率上升至17.0%。空置率過高導致第四季度租金環比下跌1.7%,全年跌幅達6.3%,較2023年的年跌幅5.5%有所加劇。
至於零售物業方面,受境外競爭的影響,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已連續10個月下滑。
來自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2024年12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28億港元,同比下跌9.7%。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跌幅達到13.8%。
在此背景下,2024年12月末,陽光房地產基金旗下的零售物業整體出租率為90.1%,較2023年6月30日下降3.4分百分點。但好在,續租率及租金仍能維持不變,分別為79%、65.6港元/平方呎。
6座零售物業中,上水中心購物商場、新都城一期物業為主要物業。
上水,香港人將稱之為“水鬼”。往前倒幾年,內地遊客來香港旅遊掃貨首選之地必是上水,甚至包括香港代購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到此地進貨,一是交通方便,距離羅湖僅一站;二是價格實惠;三是品類齊全,SASA、卓越、萬甯等三步一家。
依靠內地強勁的購買力,上水中心可以說是混得“風生水起”。2018年6月末,上水中心的租用率為98.9%,現行租金115.9港元/平方呎,估值42.77億元。
而如今,時過境遷,港人北上消費、港元利率不再占優、電商消費強勢崛起,上水“代購天堂”的神話也成為了過去式。2024年末,上水中心的租用率下滑至91.4%,現行租金跌至103.9港元/平方呎,整體估值大幅縮水至37.63億元。
但若與2023年相比,上水中心的運營情況略有好轉。2024年全年,租金及停車場收入微漲至1.518億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個月:港幣1.515億元)。同時,續租租金正增長4.2%,續租率77%。
相比之下,位於將軍澳的新都城中心一期商場(MCP ONE),於2023年7月完成翻新工作後, 2024年全年在運營方面似乎並未取得有明顯的增長回報。
報告期內,新都城中心一期租金及停車場收入約為1.99億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個月的則為1.33億港元,較同期增長130萬港元。而收入的增長是源於報告期內以2000萬港元出售若干車位。
期末,新都城中心一期租用率下降至91.7%,而2023年6月末為92.2%;續租率為82%,續租租金為負增長0.9%。現行租金從2023年6月30日的53.8港元/平方呎下滑3%至52.2港元/平方呎。
對此,管理層解釋道:“其實出租率變化幅度並不大。翻新完成後,除了主要通道外,第二通道的人流有明顯的增加。我們更換了部分租戶後,商場的人流和氛圍有明顯的提升。”
提到翻新工作,管理層進一步指出,未來也會對西九匯物業進行翻新,包括在地下打造一個亮麗的出入口、創建共用空間,希望能借此加強與社區的聯繫,從而增加商場的人流量與氛圍。
但同時,考慮到成本方面,管理層表示翻新投入的資金並不會太多。“我們希望資金投入後,回報是好的。因此,未來可能會在出租率或租金提升方面投放得多一些,除此以外在房地產科技上也會有所投入,儘量降低勞動成本。”
資本市場方面,截至2025年3月11日收盤,陽光房地產基金報1.92港元/股,微漲0.52%,股本17.27億,市值33.15億港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末,該基金將分派1.61億港元,每基金單位末期分派9.3港仙。
2025.03.13 新浪網
龍湖集團:預計2024財年淨利潤下降約20%
龍湖集團公告,預計2024財年淨利潤將較2023年錄得的129億元下降約2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產開發業務的收入和毛利率下降。
2025.03.13 新浪網
IWG 集團2024年系統收入達到42億美元 新簽署899個辦公中心
近日,IWG集團公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全年財務業績,報告顯示,隨著混合辦公模式在全球的普及和靈活辦公空間的持續擴展,集團全年系統收入創下歷史新高,達到42億美元,同比增長2%。
2024年,IWG集團在多個財務指標上取得了顯著進展。集團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EBITDA)增長11%,達到5.57億美元。淨利潤方面,集團實現了每股收益2.0美分,相比2023年的每股虧損26.7美分,成功扭虧為盈。此外,淨財務債務降至7.12億美元,較2023年的7.75億美元進一步減少。
2024年,IWG集團在全球範圍內新簽署了899個辦公中心,其中624個已投入運營。絕大多數新中心將採用輕資產模式運營。全年新中心的資本支出降至51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
IWG集團的數字與專業服務業務在2024年實現了8%的收入增長,EBITDA增長18%。
2025.03.13 新浪網
土拍火熱、二手房成交量上漲 多地樓市回暖加速
3月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人在全國兩會民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繼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實現了正增長以來,今年一二月份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止跌回穩”積極勢頭。
記者近期在各地採訪中發現,多個城市的土地市場成交活躍,北京、上海等地陸續成功出讓多塊土地,進一步提振了房地產市場的信心。
春節過後,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土地拍賣市場接連出現地塊高溢價率成交。在上海,今年首次出讓的4宗商品住宅用地全部成交,總成交金額159.26億元。記者梳理發現,總體看,上海今年土地市場得到眾多房企的關注,成交持續活躍。
而近期在北京朝陽的一宗用地出讓中,多家房企參與競拍,經過超過百輪的競價後,最終以87.295億元的價格成交。在杭州,隨著2月份土地拍賣的收官,總成交金額達到179.5億元,土地市場熱度依舊保持延續。湖北武漢市近日也一口氣掛牌了16宗地塊,將於3月28日拍賣。在西安,2月28日,一天就成交了4宗涉及住宅的地塊,總成交價25.74億元。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 嚴躍進: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是止跌回穩態勢,它對土地市場也有積極的表現。溢價率的指標,包括企業的拿地總價的指標都是非常好的。這就說明我們的市場向好的發展,對企業投資端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回饋,企業的市場信心增加了。
專家表示,隨著核心城市新房銷售速度的加快,房企對優質地塊的信心有望進一步提振。與此同時,針對房企拿地信心增強、拿地意願上升的情況,各地目前也在加大土地供應的力度。
日前,北京市公佈了今年第二輪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專案用地資訊,6個地塊均位於市場需求突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較完善的區域,地塊將於3月底前完成土地供應。廣州也集中推介30宗優質地塊精准匹配企業多元化投資需求和民眾多樣化住房需求。
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 虞曉芬:各地政府主動調整供給的結構,加大了核心區域的優質土地及小而美的土地供給力度。以杭州為例,今年已出讓的20種商品住宅土地中,90%它的單種的建築面積沒有超過9萬平方米,那麼這些土地配套齊全,容積率適中,更適合開發滿足居民對品質居住的房產產品。
今年2月多地樓市升溫顯著
不僅是土地市場回溫明顯,春節過後,從市場交易來看,以深圳、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以及部分二線城市在春節過後迅速擺脫假期影響,新房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節後交易快速復蘇。
儘管是工作日,在北京豐台的一個新房專案售樓處記者看到,現場有不少意向購房人正在向銷售人員瞭解樓盤情況。記者在現場粗略了統計一下,一個小時之內,售樓處大廳共接待了40多組來看房的人。
北京市民:一會我還要再去看一下樣板間,現在政府給的政策和優惠都是比較好的,讓我對現在購房的信心特別的充足。
北京某樓盤銷售經理 張佳琪:正月十五之後到現在,我就已經成交了三套房。週末客戶要去樓上看樣板間,因為客戶量太多了,有時候我們還得排隊等著,前面一批走了之後,我們才能去參觀樣板間,在以前的話也是從來沒有經歷過的。
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近期北京不少新房專案的諮詢量、線下到訪量明顯增多,部分專案到訪量較年初增長了七成。根據北京市住建委公佈的最新資料,今年2月,全市新房網簽2295套,同比上漲58.82%。
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新房成交量也一直處於高位運行。2月,上海新房成交8299套房源,成交面積為27.9萬平方米,同比增加54.8%;廣州新房成交3420套,同比增長59%;深圳新房成交同比增長141%。
上海市民 夏亞會:現在整體政策還是比較利好的,利率也在下調,然後這個首付比例也不高,整體來講就是一個入手的好機會。
廣州某樓盤銷售主管 許揚揚:每週的成交量其實基本都是在20上下的,我都賣了有三套,整體忙碌起來,客戶的信心也是越來越發充足。
京滬二手房延續回暖態勢
成交量明顯放大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近期北京、上海的二手房市場繼續延續回暖態勢,成交量也明顯放大。
在北京朝陽區的一處房屋仲介簽約中心,一個小時內,就有4組買賣雙方在簽約,同時還有客戶在諮詢銀行貸款的有關政策,即便到了午飯時間,工作人員也在忙著處理合約文本、接待客戶。記者瞭解到,當天預約的客戶達到20組,而在週末接待客組量是平時的至少三倍。
北京某房地產仲介公司團結湖簽約中心負責人 高尚:市場的預約量實際上是在持續增加的,我們週六日,日均接待客戶或者說來這談判的客戶大概在七八十組,最後成交的客戶可以占六到七成左右,也能看到市場趨於一個比較活躍的狀態。
北京市住建委最新資料顯示,今年2月全市二手房累計網簽量為11876套,同比增長87.6%。業內人士表示,從這幾周的市場表現來看,春節前的市場熱度在節後得到了延續。
北京某房地產仲介門店經紀人 徐守慶:現在的成交節奏,包括總的量、掛牌量,對比之前確實有一個不小的提升。
不僅是帶看量和成交量增長明顯,市場持續回暖也增加了業主信心,置換房源的市場需求也刺激了近期北京二手房市場房源掛牌量的上漲。記者從北京某房地產仲介公司瞭解到,目前該公司平臺上房源掛牌量超過15萬套。
而在上海,記者走訪一些房地產仲介機構瞭解到,二月份以來,二手房市場回暖明顯,一些年輕的剛需群體在積極入場。
上海某房地產仲介機構金橋商圈總監 陳鵬:之前客戶成交週期大概在30天,最近1到2周的客戶成交週期在3天到7天的占比60%,週期也大幅度提升。
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資料顯示,2月,全市二手房成交量為16742套,遠超去年同期。3月的第一個週末,兩天成交量超2500套,其中,3月1日網簽成交1296套,刷新2025年單日最高成交紀錄。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二手房剛需改善的需求已經開始釋放出來,我覺得對於很多新市民、年輕人來講是比較好的一個現象。另外的話很多人的改善性需求釋放出來了,對於二手房庫存的去化也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部分核心城市新房價格呈現結構性上漲
最新市場機構資料顯示,百城新建住宅價格呈現結構性微漲態勢,二手房市場跌幅繼續收窄。業內人士表示,結合最新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房地產的要求,相信未來相關政策將加快落實,房地產市場有望延續回穩態勢。
近日,協力廠商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發佈《百城價格指數報告》顯示,2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71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1%。從城市來看,一線及二線城市新房價格表現亮眼,環比分別上漲0.24%、0.08%。部分核心城市在優質改善項目的強力帶動下,新房價格呈現結構性上漲。 二手房市場方面,2月全國100個城市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407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42%,但跌幅較上月收窄0.09個百分點,已連續7個月呈現收窄趨勢。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這意味著部分城市仍在實施的限購限貸政策,存在繼續調整的空間。與此同時, “好房子”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將持續推進“好房子”的各項建設。因此,總體來看,今年仍將是政策利好的一年。
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 虞曉芬:各地政府也會進一步加大優質土地的供給力度,並通過優化土拍的規則,地塊計容規則等助力“好房子”的建設。同時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專項債等措施推進,將進一步加快修復市場的預期。
2025.03.13 新浪網
金茂換帥!陶天海走到權力中心
金茂的“一把手”退休了。
3月11日晚間,金茂對外披露公告稱,張增根因到退休年齡而辭任公司主席、執行董事、戰略及投資委員會主席及ESG委員會主席。
中化老將退休
回溯來看,張增根於2023年5月末加入金茂,彼時原公司主席李從瑞因工作調整而離開,延續以往由母公司中化集團高管兼任金茂一把手的人事風格,“老兵”張增根突降金茂。
張增根生於1965年,自1993年4月加入中化集團以來,歷任中化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化國際(3.800, 0.01, 0.26%)石油公司副總經理,中化集團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總經理,中化集團和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安全總監,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氯堿事業部黨委書記等職位。
他的職業生涯貫穿化工和石油倉儲貿易、風險管理、企業經營管理、安全生產等領域,有著30年的豐富經驗。
金茂對張增根評價頗高。公告中提到,近兩年,他帶領全體同仁直面困難,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管控體系,主導制定了“深耕聚焦,提質增效”的經營策略,煥新升級“金玉滿堂”四大產品系,第二曲線業務加速發展,公司資產結構和品質有效改善,為跨越行業週期,實現轉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組資料可以看到金茂經營面的改善。
在全力推進控費提效等措施下,2024年金茂預計錄得公司所有者應占溢利約10億元,相比上年同期虧損69億元大幅增長。
兩年兩個臺階
這次接任張增根,是陶天海繼2023年後的又一次躍升。
1975年10月出生的陶天海,於2007年7月加入金茂,曾在附屬公司中國金茂(集團)有限公司陸續擔任企業規劃部經理、戰略規劃部總經理等多個管理職位; 2009年10月起先後擔任公司戰略運營部總經理、成本合約部總經理及總裁助理等職位;2017年1月起出任金茂副總裁,同年10月起出任公司高級副總裁。
2023年4月,陶天海升任首席執行官。沒多久,主席一職空出,彼時外界有猜測,認為陶天海或將接過主席一職,但也有聲音認為,儘管陶天海是一名“老兵”,但主席人選仍需參考以往的人事風格,從中化集團調任。
市場看好陶天海的原因在於他此前在華東區域打拼積攢下的功績。
2011年,陶天海來到上海,負責開拓華東版圖,彼時在這片東部區域中只有上海留下了金茂的足跡。截至陶天海升任前,即2022年,金茂華東已經成功進入了包括南京、無錫、蘇州、杭州等在內的17個城市,擁有項目數量154個,占公司總專案數量的42%左右,其中有87個位於南京、上海、溫州、寧波四城;區域合計未交付面積約2598.43萬平方米。
2022年,中國金茂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550億元,華東區域為這份成績做出了不少貢獻。根據中指院資料,該公司當年在上海實現銷售額120億元,江蘇銷售額為282.39億元,溫州31.6億元。
如今,這位在一線戰場拼搏過的猛將開始坐鎮後方,與此同時近兩年沉默的金茂也開始有了一些變化,比如土地端的“補倉”。克而瑞資料顯示,今年1至2月,金茂新增土地價值188.5億元,在TOP100排行榜中位居第二,僅次於華潤置地。
其中,在2月的北京土拍中,金茂與保利發展(8.540, -0.09, -1.04%)聯手,以近87.3億元的價格競得朝陽區三間房組合地塊,溢價率10.5%,成交樓面價約5.2萬元/平方米。拿地沒多久,市場就有消息流出,稱該專案中的兩幅住宅地塊將被分開操盤,保利負責南區06地塊,定位為保利TOP級“天”字系;金茂則單獨操盤D區07地塊,擬打造成北京的首座“滿”字系新盤。
同月的上海首場土拍中,金茂攜手慶隆以89.64億元、溢價38.2%的價格摘下了虹口瑞虹新城地塊,樓面價達到11.75萬元/平方米,這也是今年全國範圍最高的成交樓板價。該地塊介於招商雲璽和瑞虹瑧庭之間,被市場戲稱為瑞虹11期項目,地塊容積率3.95。據測算,該項目可售樓板價在12.5萬元/平方米左右,市場預測未來售價或超16萬元/平方米。
隨著新項目的注入,市場也好奇,陶天海掌舵下的金茂將駛向何方。
2025.03.13 經濟通
招商局置地去年盈轉虧近19億人幣,不派息
招商局置地(00978)公布,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約18.5億元(人民幣.下同),2023年度盈利1.3億元,每股虧損37.73分,不派末期股息。
該集團指,收入206.6億元,跌28%,毛利9.8億元,跌75%,因結轉收入中毛利率較低項目佔比較高,毛利率4.77%,跌8.67個百分點,分佔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虧損1.28億及1.17億元,預期信貸虧損撥備約3.3億元,以及商譽減值虧損1.6億元所拖累。
*有關業績的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告
2025.03.13 經濟通
陽光中國主席及董事於禁售期內被強制出售521.3萬股
陽光100中國(02608)公布,公司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易小迪、執行董事范小沖及非執行董事范曉華通知,彼等被視為於禁賣期內在公開市場以強制出售方式出售樂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521.3萬股公司股份,乃因融資保證金出現違約。
根據上市規則附錄C3第A.3段,公司董事於公司財務業績刊發當日及緊接年度業績刊發日期前60日內不得買賣任何公司證券。刊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之董事會會議將於2025年3月28日舉行。雖然易小迪、范小沖及范曉華對出售事項並無影響力或控制權,但出售事項仍在禁售期內,並視作彼等進行交易。
2025.03.13 經濟通
建業地產︰2月物業合同銷售額按年增加46.7%
建業地產(00832)公布,2025年2月份,集團取得物業合同銷售額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為46.7%;合同銷售建築面積16.4萬平方米,按年增加47.3%;每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為6043元,按年減少0.4%。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2個月,集團已取得物業合同銷售總額15.7億元,按年增加為13.1%;總合同銷售建築面積25.5萬平方米,按年增加為15.9%;每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為6139元,按年減少為2.4%。
2025.03.13 經濟通
瑞銀上調越地、綠城中國目標價,評級升至買入
瑞銀研究報告指出,越秀地產(00123)及綠城中國(03900)目前持有的土地儲備較新;高比例布局核心城市;以及集團積極買入土地多個利好因素下,該行將綠城中國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亦由10元上調至19元;而越秀地產評級亦由「中性」升至「買入」,目標價由5元上調至6.5元。
*料中國房價於2026年初趨穩*
報告指出,中國經過四年的房地產市場下行,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市場穩定的跡象日益增多,包括2025年前兩個月二手房交易復甦、一線城市庫存月數降至低於平均水平、土地拍賣溢價上升以及二手房掛牌價趨穩等。該行指出,目前情況與2014-15年房地產周期拐點時的情況相似。
自2024年年中限價措施放鬆後,該行認為發展商更有動力提升產品質量,從而增加與周邊二手房的差異化。該行將2025至2026財年新房銷售預測上調7-16%,二手房銷售預測上調7-10%,並預計全國房價將於2026年初趨穩。
*綠城中國土地儲備重組靈活性優於同業*
該行預計發展商將出現分化,因僅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市場趨穩,並認為綠城中國的土地儲備重組靈活性使其優於同業。於2024年,綠城中國的土地購置僅按年下降9%,並佔杭州土地銷售市場份額的19%。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擁有2100萬平方米可售土地儲備,約60%的土地儲備購置於2021年或之前,低於行業平均的66%。該行認為,由於該集團土地儲備較新且規模較小,綠城中國更有能力將投資轉向核心城市。
儘管短期銷售復甦,瑞銀預計發展商即將到來的財報季將出現盈利下調。綠城中國早前發出盈警,估計淨利潤率約為1%。但隨著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銷售趨穩,該行預計2025年淨利潤率將會上升,所以將綠城中國2025至2026財年利潤率上調1-2個百分點,並將2025至2026財年盈利預測上調5-28%。
*預計越秀地產2025年利潤率將改善*
越秀地產早前發出盈利預警,預計2024年盈利按年下降65-70%至100-110億元人民幣,該行估計報告淨利潤率約為1%。該行預計越秀地產2025年利潤率將改善,將2025至2026財年毛利率預測上調0.3個百分點,並將2025至2026財年盈利預測上調5-20%。
另外,該行指出越秀地產如果新增可售資源的利潤率提升至歷史平均的7%,預計將錄得40億元人民幣的利潤,按當前市值計算,市盈率為5.4倍,該行認為具有吸引力。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2025.03.13 信報
旺角亞皆老街舖70萬獲預租
每呎167元漲40% 傳麻雀館進駐
消費模式轉變,本港零售額連續下跌11個月,主要旅遊區的舖位搶手情況不再,而且部分零售商更已打退堂鼓,個別舖位需要轉換租戶類型才能以較高價錢租出。位於旺角亞皆老街、現由本地連鎖時裝品牌G2000租用的複式舖位,據悉剛以每月70萬元獲預租,租金逆市彈升四成,有指新租客以麻雀館呼聲最高。
上址為旺角亞皆老街28至30號地下至1樓,合共建築面積約4200方呎,現租戶為G2000,在2020年中起租用,現時月租50萬元,呎租約119元,租約至今年5月。據消息人士指出,舖位已經以每月70萬元獲預租,呎租約167元。最新月租上升40%,每月多收20萬元租金。
代理指出,該舖位於去年已推出市場放租,叫租一直維持70萬元,隨着G2000的租約快將到期亦未有調整意向價,最終以放租叫價租出。
老牌金馬餐廳舊址 現租戶G2000
翻查資料,上述舖位原為在旺角有逾40年歷史的老字號西餐廳金馬餐廳舊址,由餐廳自用,直至2004年5月以約1.04億元交吉售予資深舖位投資者黎永滔,該老店同年10月正式結業。
由於該舖位鄰近旺角區內人流最旺的西洋菜南街,加上屬於複式舖位,在2003年「自由行」實施後深受零售商戶垂青,隨後超過20年都一直租予時裝店商戶。時裝連鎖店bossini於2004年底起租用上述舖位,最初月租為72萬元,呎租約171元。在2010年續租時,月租增至100萬元,呎租提升至約238元。而在2013年高峰期,該複式巨舖租金更加高見每月120萬元,呎租約286元,成舖位歷來租金新高。
其後零售市道下滑,舖市開始向下,2016年bossini以每月100萬元續租,租金回落16.7%,為該品牌租用該舖位多年以來首次獲減租,但最後更在2019年中租約期滿後撤離,結束租用上址約15年的歷史。
零售商戶旅遊區租舖趨審慎
雖然bossini撤退後,上述兩層舖位迅速獲化妝品店提價20%至120萬元租用,但在裝修期間本港爆發社會事件,化妝品店未有開店便決定「褪軚」撻租。隨後在2020年初起更出現新冠疫情,令零售業雪上加霜,舖位最終丟空約一年後,在2020年中由G2000接手租用,月租大減至50萬元。
G2000以「低價」租用5年後最終離場,舖位相隔逾20年後,由非零售業租戶進駐,反映一向承租能力較高的零售商戶都對租用核心旅遊區舖位採取審慎態度,連昔日搶手的核心地段複式商舖都放棄租用。
近年內地遊客來港以深度遊為主,麻雀館是香港其中一個獨有的交化,故受個別旅客歡迎。政府於1956年將麻雀業合法化,並以麻雀牌總數「144隻」為發牌數目的上限,即最多發出144個牌照。按民政事務總署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領有麻雀館牌照而有經營的處所共有66間,反映市場仍有開設店舖的空間。
2025.03.13 信報
深水埗舖位持12年輸「七球」
民生區地舖錄得蝕讓,深水埗欽州街一間現由茶飲店租用的舖位,以1000萬元沽售,原業主持貨12年,賬面輸700萬元離場。
最新易手的舖位為深水埗欽州街74A號地下3號舖,建築面積約300方呎,原以2000萬元放售,終劈價一半,以1000萬元沽出,呎價約3.33萬元。舖位現由茶飲店以4.8萬元租用,新買家可享約5.8厘租金回報。
資料顯示,上述舖位由資深投資者黃海明於2012年9月以1680萬元購入後,約8個月後、即2013年5月以1700萬元摸出(完成交易前售出),賬面微利20萬元或1.2%。而該名買家接貨後一直收租,至近期賣出,持貨12年,賬面大幅虧損700萬元或41.2%。
尚翹峰一籃子銀主舖叫1.15億
另外,資深投資者「舖王」鄧成波家族原持有灣仔尚翹峰1座的基座一籃子商舖,近期由銀主接管並放售。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執行董事莫偉豪表示,灣仔道3號尚翹峰1座的地下B5號舖、1至2樓、外牆廣告位及兩個上落貨位,建築面積合共約14787方呎,意向價為1.15億元,呎價約7777元。
至於原由鄧成波家族持有的筲箕灣阿公岩村里8號民興工業大廈3樓全層,建築面積約7480方呎,則由銀主接管後以1800萬元售出,呎價約2406元。
據了解,鄧成波家族於2017年3月以2850萬元入市,賬面貶值1050萬元或36.8%。
2025.03.13 信報
上然暫超購27倍今截飛
萬科香港旗下大埔上然第一期將於周六(15日)首輪銷售228伙,截至昨晚8時,暫收逾6600票,超額認購逾27倍,今天截票。
上然第一期周六首輪銷售228伙,間隔由開放式至4房戶,折實售價238萬至1140.8萬元,折實平均呎價11494元。中原按揭為該盤買家提供按揭優惠,全期按息H加1.3厘,封頂息率最優惠利率(P,現為5.5厘)減2厘,實際按息3.5厘,設有高達貸款額1%的現金回贈。經絡按揭同時提供類似按揭優惠。
恒地(00012)牽頭發展九龍城南角道項目南首,昨天首推8個特色戶招標,即日售出4伙,成交價464.98萬至1038.8萬元,呎價20881至29017元。南首同日售出2伙標準戶,全日共售出6伙,套現約3700萬元;全盤本月1日開售起不足兩周共售出228伙,套現約11.9億元。
瓏碧最高折扣擴至44.5%
同樣位處九龍城的碧桂園(02007)瓏碧,昨天更新第6號價單,其中最高樓價折扣由21%擴大至44.5%,變相減價。以12樓F室為例,實用面積285方呎,定價951.4萬元不變,去年3月該價單首次登場時,折實售價751.7萬元,最新減至528.1萬元,減價223.6萬元或近三成,最新折實呎價18530元。
新世界(00017)和遠展(00035)合作發展的九龍東啟德柏蔚森II(柏蔚森發展項目第2期)亦增加樓價折扣吸客。買家於3月16日至4月30日期間買入指定21伙單位,可額外享樓價4%折扣,令最高樓價折扣增至22%。
2025.03.13 信報
天寰四房跌價1,784萬沽 歷來最傷
樓市未見起色,九龍區連爆大額蝕讓。九龍東啟德天寰有4房戶以2750萬元沽出,樓價大幅貶值1783.9萬元或39.3%,不論損手金額或蝕幅俱創該屋苑歷來最傷。
二手住宅市場昨有最少9宗新蝕讓個案曝光,最大宗為天寰天海匯1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1190方呎,4房間隔,據悉,單位原以4200萬元放售,輾轉累減1450萬元或34.5%,至2750萬元沽出,呎價23109元。原業主2018年以4533.9萬元一手購入,賬面貶值1783.9萬元,虧損39.3%。
九龍塘怡苑累劈40% 呎售21960
尖沙咀名鑄及同區九龍站擎天半島亦各有業主大幅損手700萬及800萬元,其中名鑄中層G室,實用面積1041方呎,2房間隔,以3380萬元賣出,呎價32469元,按原業主2021年斥4080萬元入市計,樓價貶值700萬元或17.2%。至於擎天半島1座高層D室4房戶,實用面積1403方呎,則以3700萬元成交,呎價26372元,較原業主2017年入市金額4500萬元,低800萬元或17.8%。
傳統豪宅地段九龍塘亦未能幸免,消息指出,位於喇沙利道的怡苑,一個地下複式戶,實用面積4918方呎,5房間隔,附約1200方呎花園,累削7200萬元或40%,連雙車位以1.08億元易手,呎價21960元。原業主1999年以9950萬元買入,賬面僅賺850萬元或8.5%。同區牛津道1號一幢雙號屋,實用面積4913方呎,以1.45億元成交,呎價29514元,原業主2017年以1.44億元入市,物業亦只升值100萬元或0.7%。
私樓平均呎租37.81 4個月高
相對樓價疲弱,住宅租金卻有回勇之勢,據美聯物業「租金走勢圖」顯示,2月以實用面積計算的私人住宅平均呎租錄得37.81元,按月升0.4%,創4個月新高,按年同期更大漲6.15%。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說,雖然2月仍處租務淡季,但租金已有回升跡象,反映本港住屋需求強勁。隨着第二季租務旺季臨近,愈來愈多內地生來港升學,勢為租務帶來需求,租金有力進一步向上。
2025.03.13 信報
力寶中心低層 3年貶39%出貨
本港商廈售價急挫,其中,金鐘力寶中心新近有低層單位以2078萬元獲承接,物業於短短3年跌價接近四成。
市場消息指出,金鐘力寶中心1座13樓1室,建築面積約1495方呎,有指以2078萬元沽售,呎價約13900元。原業主2022年1月斥3420萬元購入,持貨3年,賬面蝕讓1342萬元,單位期內跌價39.2%。
海港中心呎價15924返2014年
此外,灣仔海港中心錄得近3年首宗成交,為海港中心14樓7至8室,建築面積約3140方呎,成交價5000萬元,呎價約15924元。原業主2006年4月斥資2198萬元入市,賬面獲利2802萬元或近1.3倍。
資料顯示,海港中心於2022年初曾錄得呎價20708元的成交,相隔3年該廈再錄交投,成交呎價已比3年前低23.1%,並重返該廈2014年的呎價水平。
2025.03.13 經濟
10大屋苑估價續跌 海怡降3.7%最傷
新盤搶客+印花稅效應未現 業界望下半年回升
新印花稅政策效應未現,銀行估價續偏軟。10大屋苑6個銀行估價下跌,跌幅由0.6%至3.7%,鴨脷洲海怡半島最傷。分析指,新盤低開遏抑樓價,料待下半年美國再減息及一手庫存減少,方助銀行估價拾回升勢。
本報追蹤滙豐及中銀香港 (02388) 對10大屋苑部分單位的網上估價走勢,兩間銀行本月均有單位估價按月下跌,其中滙豐銀行佔5個,中銀香港則佔4個,共涉6個屋苑,部分屋苑估價跌幅擴大。
當中港島3大藍籌屋苑估價均見回調,跌幅最高為鴨脷洲海怡半島29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687平方呎,3房,滙豐估價由上月初錄870萬元,最新急降至838萬元,挫幅約3.7%,估價創該單位自去年11月初錄827萬元後的4個月新低;鰂魚涌太古城2房,估價亦由上月初錄1,875萬元,降至1,834萬元,按月跌2.2%,為10大屋苑跌幅第2高。
一城2房估價跌穿400萬
新界上車盤方面,沙田第一城1座中層C室,實用面積327平方呎,2房戶,繼續受近期蝕讓成交拖累,估價跌穿「4字頭」,上述兩間銀行目前對該單位估價為399萬及441萬元,按月跌1.5%及2%,亦是繼去年11月錄395萬元及426萬元後,約4個月新低。
相對滙豐,中銀本月有6個屋苑估價持平,或見升1%至2%,其中將軍澳新都城3房,估價表現最好,錄812萬元,按月升2%,並重回去年7月錄829萬元後的新高位。至於上述的海怡半島3房、紅磡黃埔花園2房、藍田麗港城2房,以及天水圍嘉湖山莊3房,估價則按月不變。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發展商抱先求量後求價取態,新盤貼市價推售,遏抑二手樓價及網上銀行估價。新印花稅政策出台帶動一二手市場轉趨活躍,但主要反映在成交量,並非樓價上,「賺定蝕就唔一定」,故料上半年網上估價持續反覆。
中介:銀行按揭取態積極
他續指,美國或在今年6月減息,可望帶動香港減P,按息或降至3.25厘,加上預計屆時一手餘貨量逐被消化,支持樓價回穩,網上估價在下半年才有望回升。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則指出,3月份出現樓市「小陽春」,目前一手交投量已按月升逾3倍,二手亦升1倍。樓市氣氛明朗化,有望支持未來樓價回穩,甚至微升1%至2%,繼而推動估價企穩。惟關鍵在於是次樓市轉旺是「小陽春」,抑或可持續性令樓市轉好,預料網上估價橫行步伐溫和。
兩人均認為,銀行按揭取態正面積極,審批速度正常,惟拆息在3.5至4厘間變動,仍屬高水平,息口調整空間不大。王美鳳認為,現時銀行多以現金回贈吸客為主;曹德明則認為,中小型銀行的回贈比例,會較其他大行略高,但均未必會長時間推出相關優惠。
2025.03.13 經濟
九龍塘牛津道1號 雙號屋1.45億沽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九龍塘牛津道1號雙號屋,剛以約1.45億元易手,單位實用面積4,913平方呎,樓高3層屬於6房間隔,並連約618平方呎花園,成交呎價約29,514元。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7年以約1.44億元購入,是次易手帳面獲利100萬元。不過,若連購入單位的釐印費(約612萬元)及代理佣金等雜項支出計,估計明賺實蝕逾500萬元離場。
其次,西半山干德道金徽閣低層C室,實用面積1,682平方呎,原本叫價2,80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約2,500萬元易手,呎價約14,863元。
2025.03.13 經濟
指標甲廈淡靜 2月僅錄1成交
美聯工商舖研究報指出,甲廈交投量冰封,2月份僅錄得1宗指標甲廈成交,是自2023年11月以來首次。
投資市場方面,上月永倫集團以7.65億元將青衣永倫800酒店售予香港機管局,該物業提供800間客房,故平均每間房間的價格僅為95.6萬元左右,價格水平較近期其他酒店成交為低。
美聯商業董事李鎮龍指,商廈市場作為反映本港經貿活動的指標,但鑒於本港的貿易活動短期內未必會即時受到關稅的影響,所以目前本港的商廈價量表現亦不會因關稅政策而出現顯著的下跌。
2025.03.13 星島
牛頭角彩霞道住宅地估值逾10億
市區住宅地新供應罕有,來年度賣地表更推出九龍區2幅新增住宅地招標,包括牛頭角彩霞道改劃中的住宅地,前身為瑪利諾中學的空置校舍,預計可以提供約420伙住宅單位;綜合市場估值約10.81億至12.91億,每呎樓面估值約3600至4300元。
牛頭角彩霞道(新九龍內地段第6675號)住宅地,前身為瑪利諾中學空置校舍,現址作香港海關訓練及青年發展中心用途,即鄰近彩頤居及淘大花園,規劃署及土拓署今年初擬議修訂《牛頭角及九龍灣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建議將該用地由「政府、機構或 社區」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3」地帶,認為具潛力改作私樓用地發展。
預計提供約420伙
上述用地亦曾已向教育局確認,毋須用作學校用途,而該署按政府中央調配機制檢討土地,並建議作住宅發展。
地盤面積約3.34萬方呎,涉及可建總樓面約30.03萬方呎,料可提供約420伙私人住宅單位,料可容納約1092人;同時亦涉及4.52萬方呎非住宅樓面,以提供社福及零售設施,包括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等設施。綜合市場估值約10.81億至12.91億,每呎樓面估值約3600至4300元。
普縉總監(估值及諮詢)李雋傑表示,地皮位於九龍灣中心區域,鄰近港站約10分鐘步程,而且四周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地理位置及地皮剪裁有優勢,惟獨發展項目要包含社設施,在市況向好時候可以納入樓價內,相反市況疲弱時會成為致命傷,發展商不得不考慮負面因素,估計樓面呎價會尋底。
萊坊執行董事及大中華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方耀明表示,九龍灣及牛頭角住宅地新供應罕有,而且九龍東一帶本身人口眾多,分支家庭客不少,亦有外區客,認為附近人口及潛在買家不少;雖然用地規模不細,連同建築成本可能需要20億以上,始終屬市區用地,認為發展商對該地有興趣。
2025.03.13 星島
北都起動獲批改住宅涉2.85萬伙
北都是本港未來主要房屋土地供應來源之一,發展更是「重中之重」,近年來不少財團率先於區內插旗,為建設揭開序幕,據本報統計,自北都發展大計公布以來,現時區內至少有17個項目已完成改劃,涉及最少2.85萬伙,即供應量相當於1.8個天水圍嘉湖山莊;當中以「大地主」之一的新地佔最多、共涉5個項目涉約1.47萬伙佔整體約48%。
近年來不少財團響應北都發展,據本報統計,目前至少有17個住宅項目已通過城規改劃程序,涉及2.85萬伙新供應,只要完成補地價程序後可隨時上馬,若連同已向城規會申請改劃的至少23個項目,共有約6.62萬伙,即已申請或已獲批改劃發展項目至少有40個,未來潛在供應涉9.47萬伙,即供應量相當於約6個嘉湖山莊。
至少17個項目
單計新地已有5個項目獲批發展,共涉1.47萬伙,當中亦見「巨無霸」項目,為元朗潭尾濕地緩衝區等用地,即前身為方艙醫院、濕地緩衝區、棕地及醬油廠等用地,今年2月已獲城規會局部批准發展,未來將集住宅、學校及商業設施等於一身,涉及36幢住宅、提供9940伙的大型住宅群,規模媲美沙田第一城。
「大地主」新地近半
另外,新世界在北都亦有3個獲批項目,共涉5413伙,包括元朗南生圍榮基村鄰近一幅用地,面積約73.6萬方呎,包括6.5萬方呎政府土地,擬建7幢樓高不多於15層(另有2層地庫)住宅大樓,提供1997伙,可建總樓面約105.14萬方呎;另有3幢不多於3層高的非住宅,可建總樓面約3.3萬方呎。同時計劃把地盤內約三成面積約21.73萬方呎土地作濕地修復。
而恒基旗下上水古洞北鄰波樓路一幅住宅地,地盤面積維持5.65萬方呎,以興建2幢樓高不多於33層、包括2層地庫的住宅大樓,以提供924伙,平均每伙面積約336方呎,住宅可建總樓面31.08萬方呎,另有56511方呎非住宅樓面,作零售及會所等用途,即整個項目可建總樓面約36.73萬方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