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11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03/18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03.18 經濟日報
國揚、藏美投資110億元 亞灣蓋社宅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昨(17)日完成「前鎮亞灣智慧公宅公辦都更案」評選,由國揚集團子公司威力國際開發領銜,與藏美集團旗下藏裕營造組成合作聯盟獲選最優申請人,全案預估投資金額達110億元以上,將為亞洲新灣區提供650戶以上社會住宅,落實居住正義。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因應亞洲新灣區「亞灣2.0智慧創新園區」、高雄軟體科學園區二期等重要產業進駐,已經吸引鴻海、輝達、宏達電、信驊科技等知名企業,市府積極透過公辦都更、捷運聯合開發案,提供產業進駐所需樓地板,並透過環境影響評估、都市設計審議等程序嚴格把關周邊居住空間品質,進一步提供高品質居住環境,市府推動亞灣智慧公宅計畫,整合智慧科技與宜居環境,讓人才留得下、住得好。

高市都發局長吳文彥說明,本案規劃興建4.3萬坪量體,規劃二棟地上24層、地下4層,及二棟地上29層、地下5層的集合住宅。全區規劃以「5GAIoT智慧建築」、「城中的公園」為理念,將地面層保留大面積的開放空間,營造都市綠帶並搭配立體綠化設計,導入節能及景觀生態系統,目標取得黃金級綠建築、銀級智慧建築、新建建築能效一級、低碳建築二級及耐震設計,邁向淨零永續目標。

亞灣智慧公宅將與亞洲新灣區的產業相輔相成,期盼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落腳高雄,促進產業與城市共同成長,全案預計於114年第2季完成簽約,並隨即啟動「都更168專案」全力協助本案都市更新相關審議作業。


投資逾110億!國揚攜手藏美 得標亞灣智慧公宅公辦都更
工商時報

高雄「亞灣智慧公宅公辦都更案」,由國揚集團與藏美集團合組的團隊,獲得最優申請人資格,全案預估投資金額達110億以上,未來將為亞洲新灣區提供650戶以上的社會住宅。

高雄都發局17日公布「前鎮亞灣智慧公宅公辦都更案」評選結果,由國揚集團子公司威力國際開發公司領銜,與藏美集團所屬藏裕營造,組成的合作聯盟,獲選最優申請人,投資金額將超過110億元。

高雄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因應亞洲新灣區「亞灣2.0智慧創新園區」、高雄軟體科學園區二期等重要產業進駐,鴻海、輝達、宏達電、信驊科技等知名企業進駐,高市府積極透過公辦都更、捷運聯合開發案,提供產業進駐所需樓地板,並透過環境影響評估、都市設計審議等程序,嚴格把關周邊居住空間品質。

為了進一步提供高品質的居住環境,高市府推動亞灣智慧公宅計畫,整合智慧科技與宜居環境,讓人才留得下、住得好。

高雄都發局長吳文彥表示,該案規劃興建4.3萬坪量體,規劃二棟地上24層、地下四層,及二棟地上29層、地下五層的集合住宅。

全區規劃以「5G AIoT智慧建築」、「城中的公園」為理念,將地面層保留大面積的開放空間,營造都市綠帶並搭配立體綠化設計,導入節能及景觀生態系統,目標取得黃金級綠建築、銀級智慧建築、新建建築能效1級、低碳建築2級及耐震設計,邁向淨零永續目標。

都發局表示,該案高市府預計分回650戶,做為社會住宅使用,與一期總計可提供約1,200戶社會住宅,並於地面一、二層規劃圖書室、會議室等多元公共設施空間、以及商業設施。

都發局說,亞灣智慧公宅將與亞洲新灣區的產業相輔相成,期盼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落腳高雄,促進產業與城市共同成長,後續都發局將依法儘快與最優申請人洽商契約簽訂事宜,預計於114年第二季完成簽約,並隨即啟動「都更168專案」,全力協助都市更新相關審議作業。
 
2025.03.18 經濟日報
今年台中329房市檔期案量估900億 屯區及海線都是推案熱區
第七波信用管制去年9月突襲市場,打亂第三、第4季推案步調,不少建案延後至今年推出。據統計,今年台中329檔期預估有900億案量,包括西屯、南屯、北屯、海線都是推案熱區,除了14期、13期等熱門重劃區依舊為座上賓之外,成熟市區如四期、五期新案也有增多趨勢。

今年台中329檔期的900億案量,與去年同期850億元相比略微增加,大致呈持平,顯示房市供給速度已趨保守緩和,且不少新案因金龍風暴後選擇「避風頭」而延遲進場,不但購屋客觀望,連建商推案也出現觀望心態。

此外,部分新案因前置作業已箭在弦上,但推案節奏改走低調長線策略,因此在329檔期新案的分界線更為模糊,形成要開不開的「蛤蜊現象」,甚至有個案從去年329檔延到今年329檔,而後續實際的公開狀況,端看市場熱度而定。

觀察今年台中329檔期新案,以北屯14期最為集中,其中豪宅一哥寶輝建設的PARK系列共三案,合計總銷達120億元,規劃45、50坪的中坪數產品。而「北屯一哥」大城建設則是持續深耕機捷特區,以純三房「大城吾界」迎合區域自住換屋客,總銷估45億元。

南屯區則由位在南屯單元三的「豐邑泊金灣」領軍,總銷計90億元,產品以二至三房格局為主力。13期的「順天Mr.L」以文心秀泰第一排的絕對優勢,詢問熱度居高不下,更喊出8字頭開價行情。此外,鉅陞、亞昕(5213)、磐鈺等建商皆布局南屯市區,醞釀開案時機。

而在台中海線的沙鹿、清水區,有富宇機構一口氣推出5個新案,氣勢大勝景氣,分別為「富宇中山匯」、「富宇光嶼」、「富宇玥和」、「富宇君湛」、「富宇蒔光」,合計案量約151億元、926戶,登上台中第1季推案王。

人口移入熱區的太平,也成為台中首購一級戰區,而豪宅建商由鉅建設首次跨足太平,將推出位在馬卡龍公園第一排新案,早已未演先轟動,全案總銷估計55億元,可望刷新太平房價紀錄。


台中329檔期推案 喊燒 高雄2月申報開工總銷飆逾5倍
工商時報

近期房市買氣變得冷清,建商推案心態傾向保守,惟在遞延推案效應下,台中今年329檔期推案金額仍逾900億元,年增5%至10%,高雄也也由三大案申報開工,使得全境2月申報開工總銷金額達442億元,較去年同期猛增548%。

業界表示,部分新案雖已箭在弦上,但推案節奏改走低調長線策略,形成要開不開的「蛤蜊現象」,甚至有個案從去年329檔期延至今年329檔期,而實際公開時程仍要觀望市場熱度而定。

今年台中329檔期以西屯七期、南屯13期、北屯14期三大重劃區為推案熱區,百億案量由七期「寶璽天讚」、14期「寶輝PARK系列」領軍;富宇營建機構在台中南區、沙鹿、清水區一口氣推五建案,總銷合計逾150億元,登上台中329檔期「推案王」。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市場資訊委員會觀察,今年329檔期台中西屯區指標推案總銷約288億元,其中七期「寶璽天讚」豪宅預售案總銷達140億元,是今年台中329檔期總銷最高的個案。

台中北屯區329檔期以14期推案最火熱,包括寶輝、坤悅、磐興、新業、豐穀、熊圖等建商都將進場,推案金額近280億元。14期指標案以美和段的「寶輝GREEN PARK」、「寶輝WATER PARK」、「寶輝SKY PARK」三建案最受矚目,總銷合計120億元。

高雄房市儘管近期面臨房價修正幅度較大的壓力,仍檔不住建商申報開工的意願。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公會聯合統計,今年2月高雄全境申報開工的推案總銷達442.39億元、年增548.02%,累計前二月總銷603.21億元、年增102.56%。

高雄二大公會表示,2月申報開工總銷大增,跟建商是否看好房市景氣無關,主要是有三個總銷均逾70億元的大案開工,加上建商在取得銀行土建融之後,有18個月內限期開工的壓力。


台中329檔期推案量逾900億 推案熱區集中在三大熱門重劃區

自政府去年9月打炒房至今,房市買氣冷清,建商推案心態普遍傾向保守,惟在遞延推案效應下,台中市今年329檔期推案金額仍逾900億元,預估年增5至10%。部分新案雖已箭在弦上,但推案節奏改走低調長線策略,形成要開不開的「蛤蜊現象」!甚至有個案從去年329檔期延至今年329檔期,而實際公開時程仍要觀望市場熱度而定。

而今年329檔期以西屯區七期、南屯區13期、北屯區14期三大熱門重劃區為推案主戰場,百億推案量由七期「寶璽天讚」、14期「寶輝PARK系列」雙寶領軍;而富宇營建機構一口氣推出五建案,總銷合計逾150億元,登上台中329檔期「推案王」!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市場資訊委員會表示,觀察329檔期西屯區指標推案,總銷約達288億元。其中,七期新市政中心的「寶璽天讚」豪宅預售案,攜手全球前三大建築事務所「Nikken Sekkei」聯手打造,基地廣逾1,200坪,產品規劃100至130坪,總銷高達140億元,是今年329檔期總銷最高的單一個案。

此外,西屯區親家建設「文心路案」總銷58億元、中央公園特區「泰御Sky Island」總銷50億元、「達麗拾穗」總銷40億元。

北屯區329檔期尤以14期重劃區推案最火熱,包括寶輝、坤悅、磐興、新業、豐穀、熊圖等建商都將進場,再加上北屯機捷「大城吾界」,北屯區推案金額逼近280億元。

其中,14期指標新案以美和段的「寶輝PARK系列」最受矚目,包括「寶輝GREEN PARK」、「寶輝WATER PARK」、「寶輝SKY PARK」三建案,基地面積合計近4,000坪,總銷合計達120億元,規劃45、50坪的中坪數產品;坐擁台中巨蛋首排視野的「磐興寬悅」,同樣是14期市場焦點,總銷約20億元。

南屯區則由單元三重劃區的「豐邑泊金灣」領軍,總銷達90億元,產品以2至3房為主力;順天建設鎖定13期重劃區推出「MR.L」,基地逾千坪,主打45至90坪精品宅,瞄準高資產客層需求,導入迎賓車道、頂級泳池等高規格設施,市場預估,該案將創區域單價新高。

而富宇營建機構一口氣在台中南區,以及海線地區的沙鹿、清水合計推出五建案,分別是「富宇玥和」、「富宇中山匯」、「富宇光嶼」、「富宇君湛」、「富宇蒔光」,五建案總戶數926戶,總銷合計151億元,成為今年台中329檔期的推案王。

總人口數已突破20萬人的太平區,名列台中市第四大行政區,已成為台中首購一級戰區,而豪宅建商由鉅建設首度跨足太平區,今年329檔期將推出位於環中東路、馬卡龍公園第一排新案,總銷估55億元,備受市場矚目,可望刷新太平區單價紀錄。

此外,西屯區12期勝美上安段新案,總銷120億元、櫻花建設烏日高鐵特區新榮和段案,總銷75億元、鉅陞建設南屯路五期新案,總銷60億元、麗晨建設南屯區八期豐業段案,總銷30億元等大案,正在醞釀開案時機。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產業升級帶動購屋需求變革,「新剛需」主力,擁有更充足的預算實力,對於居住品質的要求也顯著提升,重劃區的發展也從過去單純的「造鎮」,轉為講求產品規格與附加價值的「規格戰」,品牌實力、社區維護管理及建築設計的獨特性,都已成為購屋決策的重要考量。建商若能在這些面向展現更具競爭力的規劃,自然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2025.03.18 中時新聞網
鼓勵都更 房地合一稅2.0釋利多
房地合一2.0上路已經3年半,財政部近期將檢討房地合一稅2.0窒礙難行的地方,修正《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作業要點》,據知目前方向包含擴大解釋都更案中起造人範圍、可適用20%的較低稅率。財政部官員表示,國稅局還在盤點相關案例,以利未來修法調整。

房地合一稅2.0自2021年7月以來上路,最大的改革就是將企業炒作房市納入規範,為了避免企業或家族透過營利事業短期買賣規避稅捐。房地合一稅2.0規範只要個人或者家族直接或間接持股超過50%,以及該營利事出資價值50%以上是房地構成,不論短期交易房地或股權都是房地合一2.0課稅範圍。

房地合一稅2.0規範,持有2年內出售,所得會被課徵45%稅;持有2到5年會被課徵35%的稅。工商團體也力爭,企業交易股權鬆綁,工總爭取,企業適用房地合一稅2.0股權交易,標的公司應該排除2016年以前取得房地,以利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家族傳承。

工商協進會解釋,企業早年生產所取得土地和廠房,近年因房地產飆漲,很容易就達到房地合一2.0中房地價值超過出資額、價值的50%。若計入企業價值50%當中,就會限制這些企業的股權交易、IPO,不利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家族傳承和中小企業異業合作,建議檢討房地合一稅2.0中「特定股權交易之認定標準」。

財政部現正盤點個案、檢討作業要點。據知目前方向有,現行都更或者危老重建地主、建商、地主或者分回的房屋交易,首次移轉可以不受房地合一2.0的限制,適用20%的稅率,個案中也有許多以蓋房子為主的營利事業,在都更案中因現實種種原因無法擔任起造人,轉移時可能被課高額稅捐,財政部也正在檢討規範、擴大解釋,避免都更、危老重建案件、非炒房者被誤殺,並有鼓勵的作用。

對於工總、工商協進會建言,檢討房地合一稅2.0股權交易,財政部回應研議當中。官員表示,國稅局還在蒐集個案,希望未來作業要點修正可以符合現實所需、且不違反房地合一2.0立法原則。
 
2025.03.18 經濟日報
樞紐軸承大廠新日興進駐「遠雄商舟」 砸6.1億元買4戶
遠雄(5522)17日公告,出售商辦「遠雄商舟」房地4戶、車位25車,交易總金額約6.1億元,買方為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預計處分利潤率約20-23%。

遠雄指出,「遠雄商舟」目前已售八成以上,力拚上半年可望完銷,該案預計4月可拿到使照,最快第3季就可開始交屋認列營收,將成為今年的營運動能之一。

近年遠雄建設住宅、商辦雙頭布局,手上位在北士科的商辦大案「遠雄商舟」已進入銷售尾聲,且政府打住不打商,近年辦公市場受惠台商回流、產業擴產升級等,且科技業、電子業還是有企業總部的需求,不少自用型買方偏好新的辦公室大樓,讓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熱絡。

遠雄今年進入完工入帳期,包括北士科商辦案「遠雄商舟」在內,還有台北市住宅案約40億元、桃園市住宅案28億元、台中住宅案181億元及台南住宅案25億元,合計今年完工量約368億元。

展望未來,遠雄表示,目前北、中、南在手建設開發案分布均衡,若以七都來看,推案主力戰場為台中、高雄及台南等,未來將持續參與多元的土地開發模式,不論是購地、都更、危老、公辦都更案等皆會積極評估合適的標的。
 
2025.03.18 經濟日報
達麗奪高雄公辦都更案
達麗建設(6177)奪公辦都更再下一城,昨(17)日公告分別獲選「高雄市左營區廍後段3-6地號等7筆土地單元一及單元二」之最優申請人,合計基地面積逾萬坪,總投資規模達百億元。

「高雄市左營區廍後段」公辦都更案位於中海路與軍校路路口,及海功路與軍校路路口,周邊交通便利,鄰近台積電高雄廠區、左營高鐵門戶與國道10號高速公路,其中單元一面積約4623坪,屬第五種住宅區,單元二面積約5,508坪,屬第五種住宅區及第三種住宅區。

達麗指出,除了此次拿下的「高雄市左營區廍後段」單元一、二外,目前手上公辦都更案包括「台南市東區平實段 R10、 R11、R12」,捷運聯開則有高雄岡山區「捷運紅線RK1」、高雄鳳山區「捷運橘線 010」等。
 
2025.03.18 經濟日報
富旺六建案將申請使照
富旺國際(6219)今年大船入港,目前手中有總銷達118億元的六個建案將陸續申請使照,包括富旺鈺時代、耀時代VILLA、天際W-ONE、富旺敦厚、富旺艾美莊園及悅榕花園,隨著建案如期交屋入帳,為公司營運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另外,富旺在台中高鐵站特區規劃的「F Plaza」複合式商城,預計4月取得使照,第3季開幕營運。

此案總開發面積5,429坪,將以親子共融同樂為主軸,現正積極招商中,初估每年可貢獻約7,800萬元租金收入。
 
2025.03.18 聯合報
房市降溫 去年 Q4 房貸額度、成數雙降
政府去年下半年重手打炒房,導致去年第四季房貸授信狀況大幅減少,授信額度等數據也下降。專家表示,目前房市仍處於盤整狀態,區域性房價可能出現分化,尤其過去投資熱絡的區域,修正壓力較大,然而,央行打炒房政策並非要讓房市急凍,而是希望市場能夠軟著陸。

根據聯徵中心資料,去年全國房貸授信狀況,第四季的樣本數較第三季減幅約廿五個百分點,授信額度也減少四十二萬元,平均核貸成數減少零點七個百分點,唯一上升的是貸款利率,增加○點○五個百分點,顯示中央銀行祭出的第七波限貸令讓房市明顯降溫。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第二季房市可能略微回穩,但與過往高點仍有落差,且區域性房價分化趨勢明顯,特別是過去幾年大漲的地區。住商機構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說,目前市場上賣家缺乏加價動機,買方也無法承擔更高價格,若無重大利多刺激,房價仍有下修空間。

市場關心周四央行理監事會議的政策動向,徐佳馨說,去年九月的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政府雖未進一步加嚴信用管制措施,不過央行加強金檢,導致銀行內控標準也提高,對貸款客戶的挑選更加嚴格,影響房市資金流動。

針對有意申請房貸的民眾,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說,央行的打炒房措施使得銀行審核速度和標準趨嚴,透過利率門檻來過濾客戶,順利申貸的物件也都偏向低總價、小坪數。

徐佳馨說,民眾應避免持有多戶,並維持良好信用與穩定收入,增加核貸機率,同時挑選符合銀行標準的物件,如避免過於偏遠或坪數過小的房屋,也有助提高貸款成功率。曾敬德表示,民眾可多比較各銀行條件,選擇有利的貸款方案。
 
2025.03.18 工商時報
高雄車站商業大樓招租 百貨、飯店進駐可期
高鐵確定南延並採高雄方案,高雄車站未來將形成台鐵、捷運和高鐵「三鐵共站」,人潮商機可期,高雄車站商業大樓將採出租的方式招商,可望吸引民間企業經營商辦、商場和飯店進駐。

「高雄車站商業大樓暨車站周邊商業空間遴選出租案」17日舉辦招商說明會,台鐵產開發處長胡雅芳表示,高鐵南延並採高雄方案,這是高雄車站經過10多年地下化建設的漫長等待之後,終於換來華麗的轉身。她並預告,高雄車站的另一個飯店大樓,也預定今年下半年公告ROT招商。

高雄車站商業大樓招商專案經理林郁馨簡報指出,高雄新車站將成為台灣新南向重要門戶,

除了高鐵南延的利多,高雄市政府也針對高雄車站周圍開發,提出大都更計畫、高雄表參道計畫,重塑火車站鄰近商圈的整合。此外,包括高雄客運都更案、日勝生的台鐵站東都更案、以及捷運黃線Y10站聯合開發案,也都將陸續進行開發。

林郁馨表示,此次招商的高雄車站商業大樓九個樓層、一樓平面的七間獨立店面、地下一層和地下三層,共有超過1.62萬坪的樓地板面積,希望引進民間企業經營商辦、商場和飯店。高雄車站三鐵共站之後,未來每日平均人流可望突破10萬人次,商機潛力可觀。

林郁馨表示,此次高雄車展商業大樓招商採出租方式,20年租金底價1.5億元,每次可優先延長十年,共兩次,至於權利金,則依不同級距的營業總收入及百分比計算。
 
2025.03.18 工商時報
積情退 科學園區房價現反轉
去年Q4台南園區季增1%,高雄季跌4.7%最多,中科季減3.8%居次,竹科則減3%

難敵政策衝擊,過去領漲房的科學園區房價開始反轉。根據「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顯示,去年第四季各大園區的中古屋房價指數與第三季相比,除南科台南園區季增1%持平外,高雄園區季跌幅4.7%為最多,中科園區季減3.8%的跌幅居次,竹科也季減3.0%。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表示,科學園區為台灣科技發展的重要基地,大量產業進駐後帶動龐大人才需求,吸引人口湧入,購屋需求走升。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科學園區周邊房屋買氣也受影響,熱度明顯降溫,多數民眾對於房價上漲預期已扭轉,轉而開始期待房價下修而放緩購屋腳步,出價也較為保守,使科學園區房價出現反轉。

郭翰表示,目前市場的交易關鍵是價格,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仍在磨合中,剛需強勁的地區房價支撐性較強,修正幅度可能有限,過去過度炒作或是供給量大的區域,房價下修空間可能較大,區域將因供需變化呈現截然不同的房價變化。

此外,台積電於今年3月宣布加碼投資赴美設廠,牽動投資人信心,也可能對部分園區房價帶來不小的波動變化。

該指數顯示,去年四個季度中,竹科、中科及南科高雄園區前三季季增率均為正數,但第四季均出現反轉,其中又以前二季季增幅均逾6%、漲勢最強的高雄園區第四季下跌4.7%最重;過去房價漲勢兇猛的台南園區因房價漲幅已漸超越購買力,買方難以追價,房價較早下跌。

郭翰表示,高雄園區近年來受益於台積電設廠的投資,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園區周邊土地與房屋價格飆漲,房價有所支撐,不過在近期政策影響持續下,高雄園區周邊買氣急凍,房市熱度降溫,使近年來漲多的房價亦開始反轉。
 
2025.03.18 工商時報
打房連環拳 天龍國房價鬆動了
北市去年12月首見住宅價格指數、標準住宅總價及單價三大指標全下跌

中央銀行祭出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近半年後,天龍國房價終於鬆動。台北市政府地政局17日公布統計,去年12月北市住宅價格指數、標準住宅總價、標準住宅單價等三大指標,首度出現全面下跌的紀錄,其中電梯大樓首見下跌、公寓已連三月下跌。市場預期,央行打房政策效果已顯著,預料本周理監事會議暫時不致再出重手。

北市地政局依據實價登錄資訊,公布去年12月相關統計,單月交易量428件,月減13.36%、年減50.41%,交易總額119.04億元,月減17.34%、年減45.02%。

就各行政區表現來觀察,12月交易件數有1區增加、1區持平、10區減少,增加者為士林區(月增2.94%),減幅最大的是大同區,月減51.35%。去年12月各行政區交易總額,前三名依序是信義區17.12億元、內湖區16.05億元、中山區14.29億元,交易總額增幅最大為南港區、月增21.96%,減幅最大的是大同區、月減71.65%。

至於房價表現,包括住宅價格指數、標準住宅總價、標準住宅單價三大指標,首度出現全面下跌的紀錄。

台北市住宅價格指數去年12月降至130.65,較史上最高峰的11月130.75,下跌0.08%;標準住宅總價2,070萬元,也比最高峰的2,071萬元,呈小跌趨勢;每坪標準住宅單價史上最高峰也是落在去年10、11月,每坪約65.95萬元,12月微降至65.92萬元。

在各住宅產品類型方面,身價最高的電梯大樓也首現下跌,住宅價格指數140.28,月跌0.03%;每坪單價從最高峰的11月82.15萬元,下修至12月的82.12萬元。

公寓產品則連三月下跌,每坪降至50.89萬元;平均住宅價格指數117.95,月跌0.14%。

另外小宅產品,單價最高峰則是去年9月的每坪80.56萬元,歷經連續兩個月下修後,12月止跌回升,重返80萬元大關;住宅價格指數為130.35,月漲0.75%。
 
2025.03.18 澎湃
“四叔” 李兆基往事:創辦香港兩大地產巨艦,拒絕股神名號
有“四叔”之稱的香港地產富豪、恒基兆業地產創始人李兆基去世了。

3月17日,據恒基兆業地產官網發佈消息稱,“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沉痛宣佈集團創辦人李兆基大紫荊勳賢,痛於今天黃昏 (西曆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七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與世長辭,積閏享壽九十七歲。”

李兆基出殯儀式的舉行日期,一切等家族安排妥當後,將會另行公佈。

香港四大地產天王中唯一創建過兩家天王級地產企業的人

李兆基,一個從順德走出來的地產巨擘,憑藉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和獨特的經營策略,在香港乃至亞洲地產界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李兆基與李嘉誠、郭得勝、鄭裕彤並稱為“香港四大家族”,李兆基是香港四大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隨著李兆基的去世,“香港四大家族”創始人已有三位仙逝,僅與李兆基同樣1928年出生的長和集團創始人李嘉誠仍健在。

值得一提的是,李兆基是香港四大地產天王中唯一創建過兩家天王級地產企業的人。一家是由他參與創辦,後來交由郭得勝家族經營的新鴻基,一家是由他退出新鴻基之後創辦的恒基兆業。

1928年2月20日出生於廣東順德大良,1948年在香港開始創業,憑藉外匯和黃金交易賺取了第一桶金。之後他進入地產行業,1963年與合作夥伴共同創立了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新鴻基地產的前身),1972年,新鴻基地產在香港上市,之後李兆基辭去總經理一職,但留任副主席。

但李兆基並未離開地產行業,他另外尋覓了夥伴成立了永泰建業,並在之後的香港股市崩潰時大量收購地產。

到了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恒基地產,0012.HK),並且在1988年推動恒基地產上市。

李兆基採用獨特的“遊說法”來經營其地產業務,他很少在政府拍賣中高價競爭,而是通過遊說舊樓業主售樓來購買。他又長期在美國、加拿大等地的中文傳媒刊登廣告,向老華僑徵購舊樓。這一策略使他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大量購得價廉物美的產業。

李兆基提出“先疾後徐”的經營策略,即快速行動後鞏固陣地。因此,他在商戰中屢戰屢勝。

李兆基曾擔任恒基兆業、中華煤氣董事局主席和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曾在1995年、1996年和1997年連續三年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成為亞洲首富。1995年獲得“亞洲企業家成就獎”,同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的“大紫荊勳章”。

業內有人把李兆基稱之為“香港樓王”,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李兆基被香港人稱為“四叔”。

2011年,李兆基辭掉旗下33家香港附屬公司董事職位。2014年6月,退任美麗華酒店主席職位。2015年6月2日,李兆基宣佈從恒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的位置上退任,由小兒子李家誠接替。2019年3月,李兆基以301億美元的財富排在當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的第29位。同年5月,他再次退任,這次是離開了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及其他一些職位,正式將公司交給兩位兒子執掌。同時李兆基也宣佈退任新鴻基地產的董事局副主席,但仍繼續留任了恒基地產執行董事和新鴻基地產非執行董事的職務。2020年,李兆基宣佈退任新鴻基地產的非執行董事,也是這一年,李兆基以304億美元的身家超越李嘉誠,成為當年香港首富。

”亞洲股神”李兆基

李兆基不僅在地產業務上大展拳腳,還涉足其他行業,如香港中華煤氣(00003.HK)和香港小輪(集團)(00050.HK)。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是香港唯一的煤氣生產、輸送及供應商。1983年,李兆基正式成為煤氣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自此,香港的燃氣供應市場由中華煤氣公司壟斷。截至目前,李兆基家族仍然持有煤氣公司超過40%的股份,是公司的主要股東。

而購入香港小輪正是因為李兆基看中了這家公司擁有的土地資源、穩定的現金流和較低的股價。

香港小輪成立於1923年,前身為香港油麻地小輪船公司,航線服務曾是公司的重要核心業務。油麻地小輪當時主要從事渡輪船廠業務,擁有船舶、碼頭和地皮等資產。1989年,公司進行重組,更名為香港小輪集團。

截至2023年末,李兆基家族通過恒基兆業地產及其子公司間接持有香港小輪集團合計33.4%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除了有著“香港樓王”的名號之外,李兆基還被人稱為”亞洲股神”。

李兆基在20世紀90年代初大炒日本債券,賺到翻番的利潤。另外,他還曾買入中國網通、中國人壽、中國財險、中國電力、中石油、中海集運、平安保險、交通銀行、中遠控股、神華能源、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眾多國企股,獲得超過千億的回報,並贏得“股神”的名號。

但2008年後,李兆基開始拒絕這個稱謂。原因是,金融海嘯使其資產大幅縮水,並且謙虛地對當年購買國企股的戰績回應道:“它幾乎是強迫你賺錢,認購了一年半年也不能賣,那一兩年間,每只股份都升了幾倍。國企來香港上市,很多股份升十倍的也有。”

早已淡出大眾視線的李兆基在《福布斯》2025年中國香港富豪榜上,以292億美元的身家穩居香港第二大富豪之位。
 
2025.03.18 澎湃
遠洋集團擬對境內債券重組:8月推出新方案,至少涵蓋7只債券
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獲批之後,遠洋集團(03377.HK)著手處理境內債務。記者獲悉,目前遠洋集團正在與債權人進行初步溝通,計畫在8月下旬之前推出整體重組方案,重組範圍至少涵蓋7只公司債,本金約130億元。

據悉,近期遠洋方面將召集債權人開會投票,若調整方案通過,會在2個月內兌付持倉本金的0.3%。

同時,遠洋集團計畫調整旗下4只境內債券的本息兌付時間至8月下旬。4只債券分別為H18遠洋1、H19遠洋1、H19遠洋2、H21遠洋1,已於2月25日起停牌。

4只債券發行人為北京遠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遠洋控股稱,公司將在寬限期內持續與投資人溝通,努力制定和落實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爭取妥善解決相關債務問題。

按照此前的展期方案,H18遠洋1、H19遠洋1、H19遠洋2、H21遠洋1等4只債券分別應於3月2日、6月20日、6月20日和8月12日支付5%的本金。4只債券均有30個工作日的寬限期條款。

另外3只境內債券H21遠洋2、H15遠洋3和H15遠洋5並未停牌。記者注意到,這3只債券最近的本金償付節點分別為今年12月27日、明年11月19日和後年1月19日,償付金額為本金的5%。

在此之前,遠洋在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之間已經調整7只公司債券的本金及利息償付安排並調整增信措施。

按照此前的展期方案,7只公司債券的展期時間為30個月,從第15個月開始按照本金5%、10%、15%、15%、20%、35%的節奏,每個季度分期攤還本金。

2月20日,澎湃新聞曾報導,遠洋集團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已經獲批,但重組生效仍需要完成各種程式性的前置條件,預計在法庭裁定後的一兩個月內完成。
 
2025.03.18 澎湃
融創中國:預計2024年淨虧損最多達260億元
3月17日,融創中國(01918.HK)發佈盈利警告。

根據公告內容,融創中國稱,基於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管理帳目的初步審閱以及現時可得的資料,預期本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在255億元至260億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79.7億元),該金額已包含本年度實現的部分境內債務重組收益。

融創中國表示,本年度錄得虧損主要由於受市場下行的影響,公司結轉收入大幅減少且同時計提資產減值撥備及或有負債撥備所致。2024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較2023年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2023年錄得境外債務重組收益,如2024年度及2023年均剔除債務重組收益的影響,2024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預計較2023年有所減少。

融創中國披露的前兩個月銷售情況顯示,截至2025年2月底,融創中國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為86.4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為26.4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為32730元/平方米。

此前融創中國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就此前的呈請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關於公司股份轉讓的認可令,該申請已於2025年2月28日獲香港高等法院批准。

在公司獲授認可令後,儘管有針對公司發出的呈請,自提出呈請之日起所有公司已發行及繳足股份的轉讓均不會因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第182條而屬無效。

此前的1月10日,融創中國曾披露,公司收到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的清盤呈請,內容有關Shining Delight Investment Limited (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作為借款人及公司作為擔保人未向呈請人作為貸款人償還貸款,涉及本金總額30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

此次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認可令之後,融創中國可以在呈請清盤期間繼續推進債轉股。
 
2025.03.18 澎湃
樓市延續回穩態勢: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收窄,房企在核心城市積極拿地
3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5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降幅比2024年全年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降幅收窄了1.3個百分點;從銷售端資料看,今年1-2月份,房地產市場交易總體平穩,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降幅分別比上年全年收窄了7.8個和14.5個百分點。從監測的40個重點城市來看,前兩個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分別增長了1.3%和7.1%。

同日,國新辦就2025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指出,隨著穩樓市各項政策顯效,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交易保持總體平穩,新房銷售基本穩定,二手房交易較為活躍,一線城市房價有所回穩,市場預期總體穩定,房地產市場延續了上年四季度以來的回穩態勢。

具體而言,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720億元,同比下降9.8%(按可比口徑計算),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8056億元,下降9.2%,降幅收窄1.3個百分點。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指出,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速為-9.8%。在此前連續8個月兩位數降幅的基礎上,此次跌幅重回個位數水準,顯示出開發投資有趨穩的跡象。今年,各重點城市地王現象頻出,優質地塊交易吸引了眾多房企的投資,這為後續房地產開發投資指標的向好發展創造了更有利基礎。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1-2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0597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21351萬平方米,下降9.7%。房屋新開工面積6614萬平方米,下降29.6%。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4821萬平方米,下降28.9%。房屋竣工面積8764萬平方米,下降15.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328萬平方米,下降17.7%。

業內人士認為,1-2月份,全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跌幅較大,但考慮到前兩個月通常是新開工的淡季,因此這一指標走向還需進一步觀察。鑒於今年銷售市場預期較好,且房企在一些核心城市積極拿地,預計3月份開始新開工節奏會加快,從而會進一步優化這一指標。

從銷售端資料看,房地產市場交易有明顯改善。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2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107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7.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4%,降幅收窄10.7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額10259億元,下降2.6%,降幅收窄14.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0.4%,降幅收窄17.2個百分點。

截至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989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1%。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6.6%。

付淩暉指出,隨著房地產市場政策優化調整、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逐步釋放,上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交易逐步改善,今年1-2月份市場交易總體平穩。1-2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降幅分別比上年全年收窄了7.8和14.5個百分點。從監測的40個重點城市來看,前兩個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分別增長了1.3%和7.1%。

付淩暉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銷售保持平穩,一二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呈現止跌回穩的積極態勢,帶動房地產企業開發經營和回籠資金改善。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5577億元,同比下降3.6%,降幅比2024年全年收窄了13.4個百分點。

付淩暉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繼續向著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但也要看到,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仍然處在調整之中,市場回穩還存在壓力。下階段,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健全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25.03.18 澎湃
雅生活服務:預計2024年淨虧損最多35億元,大幅計提關聯方等應收款
3月17日,雅生活服務(03319.HK)發佈盈利警告。

雅生活服務稱,基於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集團未經審核綜合管理帳目及董事會目前可得資料的初步評估,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集團未經審核股東應占虧損預期在約32億元至35億元之間,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經審核股東應占淨利潤則為4.6億元。

雅生活服務稱,預計虧損增加主要是由於:公司充分評估重要客戶面臨的信用情況,出於謹慎性原則,本期對關聯方及與房地產相關的協力廠商之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進行了計提減值撥備約39億元至40億元。計提壞賬撥備不會對公司未來回款產生實質影響,公司也將持續與客戶保持密切溝通,磋商回款措施。

另外,由於公司開展城市服務的非全資附屬公司主動退出部分回款週期過長的項目,從而導致收入及利潤未及預期。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已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並根據減值測試結果擬對其中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相應計提約2億元至3億元減值撥備。

雅生活服務強調,公司重視現金流,主動調整業務結構,汰換部分利潤率較高但回款不佳的項目;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影響,外延增值服務的收入和利潤顯著下降對公司整體利潤產生影響。
 
2025.03.18 華夏時報
連續3個月房價漲幅第一,南京成樓市 “獨角獸”,業內:一線城市小陽春將至
2024年出臺的降低房貸利率、各城市解綁限制性政策等工具開始在市場釋放更強的效果。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今年2月份,從環比來看,受春節銷售淡季等因素影響,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總體穩中略降,但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同比來看,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降幅均繼續收窄。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依舊擔任此輪樓市復蘇的主角。業內直言,一線城市“小陽春”並無懸念。除了一線城市之外,南京則是“異軍突起”,連續3個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居全國首位。

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繼續上漲

從資料上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依舊“堅挺”,尤其是新房價格。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1%、0.2%和0.4%,廣州則是下降0.2%。同期,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1%轉為下降0.1%。其中,深圳上漲0.3%,北京持平,上海、廣州則是分別下降0.4%和0.3%。

2月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1%轉為持平,二線住宅則是環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擴大0.1百分點,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4%,降幅與上月相同。

“從2月份房價資料可以看出,市場正處於複雜的調整階段,一線城市新房價格有一定支撐,二手房市場的波動並不會改變市場持續復蘇的趨勢,但二、三線城市面臨不同程度的價格調整壓力,市場的分化還會持續存在,後續市場走向仍需要關注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的效果、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以及消費者信心的恢復情況等多方面因素。”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此外,張波直言,一線城市的“小陽春”並無懸念。同比來看,各線城市房價的降幅均在收窄。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其中,上海上漲5.6%,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5.5%,7.8%和4.4%。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4.9%,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則是分別下降2.9%、2.1%、9.4%和5.3%。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4.7%和7.4%,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0.3個和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下降5.9%和8.0%,降幅分別收窄0.1個和0.2個百分點。

銷售資料降幅大幅收窄

今年前2月,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有所收窄。具體到市場上,春節過後,成都、杭州等城市土拍火熱,房企拿地熱情再度高漲。資料顯示,前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為10720億元,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為8056億元,下降9.2%,降幅收窄1.3個百分點。

不過,施竣工資料降幅依舊較大。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前2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為605972萬平米,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為421351萬平米,下降9.7%。房屋新開工面積為6614萬平米,下降29.6%。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為4821萬平米,下降28.9%。房屋竣工面積為8764萬平米,下降15.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為6328萬平米,下降17.7%。

變動最大的資料為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兩者的降幅可以說是大幅收窄。前2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10746萬平米,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7.8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金額為10259億元,下降2.6%,降幅收窄14.5個百分點。不過,當前房企壓力依舊較大。前2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15577億元,同比下降3.6%。值得關注的是,利用外資僅有1億元,下降90.6%。

2月份,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增加5.1%,這一指標也明顯改善。“一是,在止跌回穩態勢下,購房需求持續釋放,增強了去庫存的動力。二是,各地持續收購存量商品房,也為後續庫存的去化創造了更好的基礎。總體上,2025年房地產多管道併發,為庫存去化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或將上演分化行情

國家統計局方面表示,2025年以來,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經營有所改善,一、二線城市房地產銷售呈現止跌回穩的積極態勢,帶動了房地產企業開發、經營和回籠資金的改善。但是,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仍然在調整之中,市場回穩還存在壓力。

張波表示,二、三線城市市場的分化比較明顯。成都、南京、杭州等熱點城市的房價潛在上漲動力依然較足,而大部分三線城市目前還存在一定壓力,二手房掛牌量增加,購房者的觀望情緒存在,以及賣家“以價換量”是房價下行的主要因素。

《華夏時報》記者同樣注意到,南京已經連續3個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連續3個月環比漲幅全國排名第一。此外,近期,成都土拍可謂“高熱”“新地王”入市,樓面價達到3.17萬元/平米,刷新紀錄,引發市場關注。

政策仍在持續加碼,住房消費已經納入提振消費方案。3月16日,有關部門發文表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大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允許專項債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
 
2025.03.18 經濟通
萬事昌國際擔保持49%公司借逾2億元發展土地
萬事昌國際(00898)公布,為持有49%的公司作為借款人就貸款本金總額1.32億令吉(約2.3億港元)作49%還款責任提供擔保。

該集團指,將由借款人用作收購及發展馬來西亞土地的資金。倘該集團根據公司擔保有任何擔保債務到期應付,擬以內部資源撥付有關款項。
 
2025.03.18 經濟通
建業地產料去年虧損最多40億人幣
建業地產(00832)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30億至40億元人民幣,而2023年度虧損32.6億元人民幣。

該集團指,虧損原因主要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及房地產市場下行的綜合影響,導致基於謹慎性原則,預估存貨、商譽和應收款項減損準備,以及房地產確認收入和毛利率下降。
 
2025.03.18 經濟通
永泰地產料去年虧損擴至26億元
永泰地產(00369)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約26億元,比2023年度虧損8.9億元擴大。

該集團指,虧損擴大因旗下投資物業公平價值不利變動、所持金融工具公平價值不利變動、及(發展中物業價值減值撥備總額估計約27億元。投資物業及金融工具價值變動及發展中物業減值撥備均為非現金項目,因此不會為經營現金流帶來影響。該集團整體財務、業務及營運狀況仍然維持穩健。

該集團預期於下周五(28日)或前後公布業績。
 
2025.03.18 經濟通
冠中地產料中期盈轉虧逾700萬元
冠中地產(00193)公布,預期截至今年1月31日止中期虧損不少於700萬元,而去年同期溢利630萬元。

該集團指,由盈轉虧主要歸因於金融投資組合的公平值虧損超過600萬元,去年同期公平值收益220萬元,以及應佔一間聯營公司溢利減少至400萬元以下。

該集團預期於3月公布業績。
 
2025.03.18 信報
銅鑼灣地舖租值最勁彈五成
旅客來港人數持續錄得增加,旅遊區舖位租金由低位回升。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昨日公布的2025/26年度(下年度)應課差餉租值(租值),核心旅遊區銅鑼灣舖位租值普遍上升,而且部分按年漲幅更達兩成以上,個別舖位反彈超過五成;同區二線街景隆街更有舖位租值飆逾64%。反觀昔日水貨客集中地上水租值上升乏力,有舖位租值錄逾15%跌幅。

景隆街二線舖飆逾64%

據差估署資料,四大傳統遊客區中環、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舖位租值轉趨穩定,當中以銅鑼灣表現較為突出,大部分舖位租值錄明顯升幅。昔日名店林立、曾是全球舖租最貴的地段羅素街自租金出現大幅度調整後,近年已由低位回升,其中羅素街59至61號麗園大廈地下B5號舖,下年度租值為552萬元,較2024/25年度(本年度)的366萬元反彈50.8%。上址建築面積約1433方呎,原由一家首飾店以每月30萬元承租,去年9月由內地無人機製造商大疆(DJI)以40萬元租用,租金上升33.3%。

同一地段麗園大廈地下G舖,位處羅素街與利園山道交界單邊,建築面積約700方呎,終止租值連跌8年的走勢,下年度租值反彈29.3%至450萬元。此舖於2016/17年度時租值高達1524萬元,目前較高位仍大幅下挫70.5%。資料顯示,該舖位去年9月以每月78萬元獲網上券商富途證券承租,租金升41.8%。

銅鑼灣二線街、由找換店承租的景隆街2號地下A1號舖位,下年度最新租值為42.6萬元,較2024/25年度(本年度)租值25.92萬元,按年大升64.4%;同一找換店亦租用毗連之A2號舖位,下年度租值維持57.6萬元。即找換店租用的A1及A2號舖,下年度合共租值100.2萬元,按年累升兩成。

尖沙咀廣東道舖反跌9.8%

核心區個別商舖租值仍下跌,如尖沙咀廣東道2A號1881 HERITAGE地下G8號舖,下年度租值為1548萬元,按年跌9.8%。

受北上消費影響,鄰近邊境的上水商舖租值持續偏軟,差估署資料顯示,新發街44號地下連閣樓,下年度租值194.4萬元,比本年度的228萬元下降14.7%。

中環甲廈皇九頂層租值連挫5年

甲級商廈空置率高企,租金持續受壓,核心商業區中環的甲級商廈2025/26年度(下年度)應課差餉租值(租值)普遍下跌,當中散業權指標甲級商廈皇后大道中九號頂層,下年度租值挫一成最傷。

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資料顯示,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34樓頂層,租值連續第五個年度下滑,下年度租值為561.6萬元,較2024/25年度(本年度)租值624萬元跌10%。該物業2020/21年度時租值高達837.6萬元,即較高位插水33%。

該皇后大道中九號頂層戶,建築面積約8570方呎,「收租王」永倫集團在2018年初透過買賣公司股權的「買殼」形式購入,有指作價近5.3億元,呎價61800元,是本港歷來買賣呎價最高的商廈單位。

中環中心國金二期未止跌

至於同區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頂層單位下年度租值亦跌逾6%,為79樓頂層1室,下年度最新租值為362.4萬元,比本年度租值386.4萬元,滑落6.2%。該物業2020/21年度租值為589.2萬元,同樣連跌5個年度,累跌達38.5%。

中環指標超甲級商廈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國金二期)租金仍未止跌,差估署資料顯示,國金二期58樓5室,下年度租值256.8萬元,按年跌3.2%,較2020/21年度高位336萬元累挫23.6%。

至於另一超甲級商廈中環長江集團中心58樓1、3及5室,下年度租值持平,錄1905.6萬元,終止連跌4年的頹勢;但較2020/21年度高位2724萬元,租值累降三成。

納米樓租值勁飆 嵐山漲10%

私樓租金反覆向上,部分實用面積不足215方呎的迷你戶,租值升幅顯著。大埔嵐山一個實用面積165方呎的高層單位,2025/26年度(下年度)應課差餉租值(租值)錄得10%的按年升幅。

環海.東岸突破10萬元

上述嵐山單位為2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165方呎,開放式,租值最少兩個財政年度維持不變後,下年度打破僵局,由約6.82萬增至7.5萬元,升達10%。

此外,紅磡環海.東岸1A座低層K室,實用面積194方呎,租值則由2024/25年度(本年度)約9.2萬元,一舉突破10萬元大關,按年飆近一成,至約10.12萬元;港島區方面,西營盤AVA128中層B室,實用面積178方呎,最新租值為12.01萬元,按年漲8.9%,連升兩個年度共約12.1%。

至於傳統十大二手屋苑,租值也全面上揚,漲幅由約3%至9.7%;大部分屋苑不同座數的租值變幅相若。不過,個別屋苑如鰂魚涌康怡花園,因屋苑範圍橫跨英皇道近港鐵太古站至位處半山的康盛街一帶,令到不同位置單位的租值出現較大差距,按年升幅介乎3.05%至9.74%。
 
2025.03.18 信報
天匯瘋狂跳層觸發修例
恒地(00012)及培新集團發展的西半山天匯,2009年因瘋狂跳層而引起爭議。一般講究意頭的發展商,會把4樓、13樓、14樓、24樓、34樓等被指不吉利的樓層號碼跳過,但天匯更誇張,除刪去上述5個樓層,該盤39樓的樓上5層直接跳至60樓、61樓、63樓、66樓及68樓,而68樓的樓上為大廈頂層,更索性定為88樓,極其講究。

事件引起政府關注,屋宇署諮詢業界後於2010年公布修訂的《作業備考》,規定發展商日後編排物業層數時必須按照順序,除13樓及尾數為4的樓層可刪除外,其他樓層一律不得刪除,而且也不得跳過兩層,例如要跳過13樓及14樓,應該為12A及12B,以便反映真實層數。

嘉亨灣曾捲發水風波

此外,恒地與煤氣(00003)合作發展的西灣河嘉亨灣樓盤惹發水爭議,2005年政府審計署報告揭發梁展文於2001年任職屋宇署署長期間,不當行使酌情權豁免計算公共交通總站面積13萬方呎及額外批出毋須補地價的逾11萬呎樓面予恒地,令住宅樓面得以由原定的92.3萬方呎增至145.8萬方呎,相當於每方呎樓面地價減37%。地政總署2001年招標該址時,已把預計住宅樓面上調至118萬方呎,由恒地以24.3億元投得。事件惹爭議後恒地隨即解畫,按樓面呎價1850元預算,得知可建上蓋面積為131萬方呎,才決定以高於底價31%的出價入標,強調按照建築規例及先例進行;若以1998年規劃署預計的建築面積上限,該址地價只值17億元。


千元來港創數千億王國 李兆基逝世
交棒兩子家傑家誠 主導中環兩大地王
(經濟)

人稱「四叔」的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創辦人李兆基逝世,恒地(00012)昨晚發公告,李兆基於昨天黃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與世長辭,享壽97歲。

白手興家創恒基兆業 享年97歲

恒地訃告形容,李兆基少年時來港,白手興家,創立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不單商界長袖善舞,一度獲評為全球富豪第4位,亦多年匡助內地、香港及海外教育數以十億計,形容李兆基的典範,「仍將碩德貽徽,道範長存,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恒地又指,李兆基出殯儀式的舉行日期,一俟家族安排妥當後,將會另行公布。

特首李家超對李兆基辭世致哀,讚揚李兆基是傑出的商界領袖和企業家,對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穩定貢獻良多。他亦是備受尊敬的慈善家,在教育及社會服務方面表現卓越,包括多年來向多間香港和內地大學及高等教育院校慷慨捐款,熱心支持高等教育發展和培育人才。

李兆基2019年以91歲之齡退任集團主席,並交棒兩子李家傑、李家誠,一同出任恒地聯席主席。自此,李兆基已罕有出席公開場合。

李兆基2019年榮休時,他稱讚兩子性格稍有不同,「(長子)家傑靈活,(次子)家誠實幹」,重申認為他們已做得很好,予他們的100分。他續稱,兩子一直都有很好的分工,李家傑主力負責內地,李家誠主力負責香港,所有重要決策他們都會參與,有商有量,一起做決定。

與郭得勝馮景禧 合稱「三劍俠」

他退休以來,環球政經格局大改,疫情挑戰、高息環境影響下,兩大上市旗艦恒地、煤氣股價表現都受制於宏觀經濟挑戰。但恒地繼續大舉投資香港,包括2021年以508億元奪得中環新海濱3號商業地王,每呎樓面地價亦達31,463元。另外,2017年恒地投得中環美利道2號的商業地皮,去年落成,成為中環新地標商廈「The Henderson」。

1928年出生的李兆基來自商人世家,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名為「四叔」。其父親李介甫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在順德經營黃金、滙兌、外幣買賣。李兆基年僅15歲已接手鋪頭,當4年掌櫃後,李兆基1948年帶着1,000元到香港發展。

李兆基在港從商與業界友好廣結良緣,與新地(00016)創辦人郭得勝、金融界教父級人馬馮景禧合稱「三劍俠」,尤為後人津津樂道。三人1963年創辦「新鴻基企業」,李兆基再於1973年創辦恒基兆業,自組商業王國,仍與兩人保持良好關係,甚至2019年從集團榮休,亦保留新地董事至2020年。

恒地以外,1970年代怡和和港燈曾發起敵意收購中華煤氣(00003),時任煤氣主席利銘澤輾轉找來李兆基入股,化解危機。李兆基其後也不斷增持,至1983年利銘澤過身後轉任主席,奠定恒地、煤氣兩大上市旗艦格局。

據恒基集團資料,單計香港上市公司,李兆基家族企業王國包括恒地、煤氣、港華智慧能源(01083)、美麗華酒店(00071)、陽光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00435)、香港小輪(00050)、恒基兆業發展(00097),合計市值逾2,500億元。

恒地擲900億 打造中環兩新地標

李兆基創立的恒基兆業地產 (00012) ,是本地四大地產商之一,旗下發展商的豪宅及甲級商廈可為多不勝數。近年更銳意於中環發展商業王國,興建大型寫字樓項目,單計兩大項目總投資額便達900億元。

508億投海濱3號 港最貴地皮

商業項目方面,恒地旗下最重頭項目要算中環新海濱3號,2021年以508億元投得,創下香港有史以來最貴地皮的紀錄,每平方呎樓面地價達31,463元,項目投資額630億元,預計第一期2027年落成。單計中環兩大商業項目,總投資額料達900億元。

其次,2017年以200億元投得中環美利道地皮,每呎地價高達5萬元,打破本港多項賣地紀錄,項目命為「The Henderson」,去年正式入伙,吸引了多個商戶,現時大廈出租率約8成。

天匯The Henderson 屢破紀錄

若連同早年與新地 (00016) 及港鐵 (00066) 等合作發展IFC,恒地現時算是中環大地主之一,恒基總部亦佔用IFC 70樓以上多層樓面,一直使用至今。

住宅方面,早於在1975年,恒地夥拍長實、新地、新世界 (00017) 等華資地產財團合作,發展沙田第一城,成為新市鎮大型私人項目典範。恒地多年來於本港發展多個住宅項目,由單幢盤、大型屋苑及超級豪宅均有提供。近年較著名的項目,包括西灣河嘉亨灣、土瓜灣翔龍灣、大埔比華利山別墅、以及將軍澳新都城等。

恒地多年來在港打造不少優質物業代表作,其中西半山豪宅天匯,更曾屬亞洲樓王,其頂層複式戶2015年以近6億易手,呎價逾10萬,創當時亞洲分層戶呎價新高。天匯樓高46層,提供66個大單位豪宅,實用面積2,123至5,732呎。
 
2025.03.18 信報
未補價資助房上半月僅一宗成交
未補地價資助房屋交投持續低迷,據房屋委員會資料,今年3月上半月只錄得1宗相關成交,雖然扭轉上月同期錄得零成交局面,惟連續7個月上半月只錄得單位數交易。

本月新增成交個案來自將軍澳居屋富康花園低層單位,實用面積592方呎,以未補地價422萬元易手,呎價7128元。

居屋富康花園低層422萬易手

該屋苑去年12月的2宗同面積低層戶,未補地價售價分別達436萬及480萬元,前述單位相較之下至少賣平14萬元,樓價下滑最少3.2%。

另一方面,房屋委員會更新上月同類成交錄得195宗,較今年1月全月共有219宗,按月減少24宗或11%,連續3個月下跌。期內鰂魚涌康山花園錄得一宗成交,為實用面積484方呎中層戶,以未補地價470萬元沽出,呎價9711元,扭轉康山花園同類市場今年1月冰封的局面。
 
2025.03.18 信報
紀惠傳1.94億沽遠金中心全層
紀惠集團連番放售物業後,陸續錄得成交。市場消息稱,該集團上月放售的金鐘甲級商廈遠東金融中心39樓全層,有傳以約1.94億元沽出,較叫價低約22%。

市場消息指出,金鐘遠東金融中心39樓,建築面積約10800方呎,以約1.94億元成交,呎價約18000元。物業上月推出放售,意向價為2.5億元,即減價5560萬元或22.2%售出。單位連租約易手,目前月租收入合共約64.7萬元,租金回報率約4厘。

連租約賣出 賬面獲利7902萬

資料顯示,紀惠集團於2006年11月以逾1.15億元購入上述物業,目前雖減價沽貨,賬面仍獲利7902萬元或68.5%。

另外,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商舖部、商業部及投資部首席聯席董事朱明杰表示,旺角彌敦道749號歐亞銀行大廈地下A及B舖,建築面積約2805方呎,以意向價7600萬元放售,呎價約27094元。物業由「小巴大王」馬亞木家族於2000年以1852萬元購入。
 
2025.03.18 經濟
寶城大廈4房 減至4,390萬賣
豪宅市場連錄多宗大額買賣,市場消息透露,西半山寶城大廈B座高層1室,實用積2,410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原本叫價6,000萬元放盤,最終減價至4,390萬元易手,呎價18,216元。

資料顯示,大廈二手買賣頗淡靜,對上一宗成交個案為A座低層14室,2023年初以約6,050萬元易手,與上述B座低層單位相差約27%。

其次,九龍站一帶新晉豪宅市場,本月暫錄9宗二手買賣,其中擎天半島1座高層D室,1,409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業主放盤價4,100萬元,議價後以約3,700萬元易手,呎價約26,260元。原業主2017年以約4,500萬元購入,持貨約8年帳面蝕讓約800萬元離場,期內貶值約18%。

另外,香港置業首席聯席董事謝啟源表示,荔枝角曼克頓山1座低層A室及D,實用面積約1,846平方呎,屬4房間隔,坐北向南,望維港海景。謝啟源指,原業主以3,500萬元放售約1年後獲外區客洽購,雙方經議價以3,168萬元成交,實用呎價約17,161元。據悉,新買家為家庭客,心儀單位間隔合用,故睇樓2次後決定購入上述單位。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1年2月以約2,968.6萬元購入上述單位,是次易手,原業主帳面獲利約199.4萬元。
 
2025.03.18 經濟
佐敦彌敦道舖 4,800萬低價沽
至於核心區舖位買賣方面,佐敦彌敦道兩層舖位,以約4,800萬元低價沽出。

前泰林分店 交吉多年

佐敦彌敦道310號及312號地下及1樓,以約4,800萬元成交。翻查資料,涉及地址為已結業多時的泰林電器店舖址,預計是次成交涉及物業部分業權。據悉,新買家為投資者郭應龍,購入作收租。

該舖由泰林電器持有並於早年自用,該連鎖店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被強制清盤並結業,舖位涉及業主破產、遺產爭奪戰等,已交吉10多年。

涉及312號地舖及1樓,面積共約2,974平方呎。至於比鄰310號全幢,實用面積逾8,000平方呎。該物業數年前曾由業主標售,當時市值約6億元,現價格出現大幅調整。
 
2025.03.18 經濟
指標甲廈淡靜 2月僅錄1成交
2月份甲廈買賣非常淡靜,統計指,上月甲廈僅錄得1宗成交。

美聯工商舖統計指,甲廈交投量冰封,2月份僅錄得1宗指標甲廈成交,是自2023年11月以來首次。雖然2月指標甲廈售價按月上升約0.6%,但數字只反映上月金鐘東昌大廈16樓全層的成交呎價較市價水平高,因而拉高甲廈售價。

企業紛租用一手商廈

投資市場方面,上月永倫集團以7.65億元將青衣永倫800酒店售予香港機管局,該物業提供800間客房,故平均每間房間的價格僅為95.6萬元左右,價格水平較近期其他酒店成交為低。機管局趁低購入青衣的酒店物業相信是由於局方正物色物業從而為航空相關從業人員在港進行培訓時提供住宿設施。

企業持續吸納一手商廈物業,美資對冲基金Point 72以月租約660萬元租用恒地 (00012) 旗下的The Henderson高層多層樓面。綜合該行及市場的資訊,相信該幢商廈約8成半的樓面已被租用。

此外,友邦以月租約129.5萬元租用啟德Airside中層全層樓面。金融機構如滙豐銀行及安達人壽則在上月分別租用ICC及皇室堡的商廈樓面,涉及面積分別達2.8萬及4萬平方呎。

上述的成交反映隨着近期本港金融市場回暖,具實力的金融機構紛紛租用商廈樓面擴充業務,令市場頻錄大面積租務成交,帶動市場吸納新供應或空置的商廈樓面。

美聯商業董事李鎮龍表示,美國政府在2月初正式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開徵10%的關稅,措施亦同樣會適用於來自香港的商品。關稅政策雖然對本港轉口或由香港生產並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構成打擊,而本港的轉口商及出口商將會受到關稅的影響,但根據香港統計處的資料,由香港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價值只佔本港出口商品總價值的5%至10%左右,加上出口的商品是以電子相關產品為主,所以新關稅政策對本港貿易的影響是相當有限。

此外,根據中國內地過往的貿易數據顯示,在特朗普的首個總統任期內,美國曾在2018年中開始對華徵收關稅,但當年由中國內地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貨值按年仍錄得上升,直至2019年相關的出口數字才逐步回落。因此,若根據當年的經驗,相信關稅政策對本港的影響並不會在短期內即時浮現,假如中美之間能就經貿問題達成共識,相信美國將暫緩對華進一步加徵關稅,美國關稅對本港的影響更有望得到消除。商廈物業市場作為反映本港經貿活動的指標,但鑒於本港的貿易活動短期內未必會即時受到關稅的影響,所以目前本港的商廈價量表現亦不會因關稅政策而出現顯著的下跌。
 
2025.03.18 經濟
一簽多行 零售商加快租核心區舖
自從一簽多行推出後,訪港旅客明顯增加,而近期本地零售商紛把握商機,租核心區舖位開分店。

最近核心區連錄舖位租務,尖沙咀海防道35至37號地下,面積約750平方呎,以每月約32萬元租出,呎租約427元。據了解,新租客為精品手信店錦繡唐朝,該店專門售賣具香港特色的物品如絲巾、望遠鏡等,專攻訪港旅客。

手信店連環擴充

該品牌近一年亦有擴充,如去年便以約20萬元,租同區彌敦道27至33號良士大廈地下D舖,面積約870平方呎,相信該店有見旅客數字上升,擴充業務。

至於是次新租的海防道舖位,原由售賣肉乾的美珍香租用10多年,月租料約22萬元,如今新租金升逾4成。美珍香隨即於同地段換位,租用海防道53至55號海防大廈地下8號舖,面積約450平方呎,月租料約22萬元。該舖曾由鐘錶店租用,舖位租金現大幅回落。

另外,銅鑼灣軒尼詩道黃金廣場地下1至2號舖,面積約1,325方呎,自去年底起交吉,最近獲藥房租用,預計屬短期性質,月租約38萬元,呎租約287元。

資料顯示,舖位昔日曾由太子珠寶鐘錶租用,高峰期月租約200萬元。該舖自疫情後,接連短租予不同租戶,包括有口罩店、玩具店等。

西洋菜南街舖 20萬租出

至於旺角山東街40P地下A1及A2號地舖,位處於西洋菜南街交界,面積約320平方呎,曾由小食店租用,近日以每約20萬元租出。據了解,新租客為找換店。

分析指,由於近月在一簽多行推出後,訪港旅客數字持續理想,而消費上仍以中低價貨品為主,故近期本地零售商包括特色手信店、藥房等,即趁租金仍處低位,租用核心區舖位迎商機。
 
2025.03.18 星島
西沙 GO PARK 第2期商場料第4季試業
新地旗下西沙SIERRA SEA最快下月開售,項目料於年底開始入伙,而西沙GO PARK第2期商場將配合其步伐,今年第四季陸續開始試業,料約有40間租戶進駐,以迎合住戶需要。

面積約5.6萬呎

新地租務部總經理周淑雯表示,西沙GO PARK第2期商場面積約5.6萬方呎,位於住宅項目所在位置,預計會有約40間租戶進駐,配合SIERRA SEA年底入伙的步伐,於第4季陸續試業,為附近居民提供生活所需。其中已落實會有一田超市、英基啟新書院幼稚園及中大醫務中心進駐。

周淑雯又指,西沙GO PARK第1期已於今年1月啟用,至今約有50萬人流,出租率已達9成。選擇租客方面,1期主要提供餐飲服務,而2期就主要考慮SIERRA SEA居民體驗,豐富其生活配套。

SIERRA SEA為新地西貢十四鄉西沙灣發展項目住宅部分的第1A(2)期,該期數項目由4幢物業組成,共提供781伙,涵蓋多元戶型,料於短期內獲批預售,隨即全面開始推盤。除暫時仍在待批預售的SIERRA SEA之外,發展商其實早於2022年9月為另外2期項目入紙申請預售,至今同樣待批中。

據資料顯示,第1B期項目提供794伙,預計落成日期與SIERRA SEA相同,為今年的12月1日;而第2A期項目就提供727伙,預計落成日期為2026年的4月底,距今約14個月。

預計約40間租戶進駐

與此同時,同系天水圍天榮站上蓋新盤YOHO WEST PARKSIDE今日展開第四輪銷售。項目截收約3300個認購登記,對比今發售的105伙,超額逾30倍。項目先首三輪銷售均「開紅盤」,即日沽清可售單位,由於仍有不少向隅客,市場估計能延續理想銷情。

今日開售的105伙,涵蓋1房至3房戶型,入場單位為1B座19樓B5室,單位面積288方呎,1房間隔,計算最高5%折扣優惠及最高4%提早成交現金回贈後,折實入場價336.5184萬,折實呎價約11685元。
 
2025.03.18 星島
全港私宅差餉租值按年升5.8%
政府積極引入外來人才,以及內地生持續來港租樓,在強勁需求帶動下,近年住宅租金持續攀升,連帶差餉租值顯著上揚。差估署最新資料顯示,2025/2026年度整體私人住宅應課差餉租值,平均按年上升5.8%,屬7個年度以來最大升幅。

差估署資料顯示,新一年度各類面積私人住宅單位應課差餉租值全面上升,升幅最明顯為面積752方呎或以下小型住宅單位,平均升幅約6.5%。

其次為面積753方呎至1075方呎中型單位,平均應課差餉租值按年上升5.6%;面積1076方呎及以上大型單位,新一年度應課差餉租值平均按年上升3.6%。

李兆基家族山頂屋膺「租值王」

至於超級豪宅的應課差餉租值,恒基李兆基家族持有的山頂白加道35號,新一年度應課差餉租值合共達2560.8萬,按年上升2.83%,平均一個月租值達213.4萬。

李嘉誠南區洋房租值1948萬

署方將上址分為1、2、3號屋及停車場作應課差餉租值估算,其中3座洋房新一年度租值分別為888萬、840萬及792萬,按年上升2.78%至3.12%。

至於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持有的壽山村道22A至C號,新一年度應課差餉租值為1948.2萬,按年上升3.18%,每月租值約162.35萬;同由李氏持有的深水灣道79號,最新租值927.6萬,按年上升約2.66%,最新每月租值約77.3萬。

騰訊主席馬化騰持有的大浪灣道13號,應課差餉租值維持1281萬兩年不變後,最新增至1317萬,升幅約2.81%,每月租值約109.75萬。不過,湖北首富梁亮勝持有的淺水灣道89號,新一年度應課差餉租值維持1169.4萬不變。

值得留意的是,部分納米單位的應課差餉租值錄得明顯升幅,以大埔嵐山為例,其中一個面積196方呎單位,新年度租值約8.28萬,較本年度約7.52萬,升約10%;屯門菁雋一個面積128方呎單位,最新租值約6.77萬,按年升約7%。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