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經濟日報
屏東車站前都更案 達麗為最優申請人
達麗(6177)昨(21)日公告,獲選為「屏東火車站東側新街段三小段之都市更新案」最優申請人,達麗指出,該案預估總投資金額63.8億元,預計今年7月完成簽約,2029年動工。
達麗指出,該案規劃三棟地上20樓、地下4樓之建築,其中1到3樓為約6,000坪商業空間,將提供具規模性之商業體驗,同時創造人與人間交流場所,進而帶動當地商機,發展地區繁榮之未來性。
達麗指出,4到20樓為集合住宅,將規劃17-32坪住宅產品,共約768戶,地下1到4樓為車位空間,2029年動工,預期工期四到五年,最快2033年完工。
達麗奪台鐵屏東站前都更案 預估投資額63.8億元
經濟日報 2025/04/21 19:08:31
達麗(6177)報捷,21日公告,獲選為「屏東火車站東側新街段三小段之都市更新案」最優申請人,達麗指出,該案預估總投資金額63.8億元,預計今年7月完成簽約,2029年動工。
達麗指出,該案規劃3棟地上20樓、地下4樓之建築,其中1到3樓為約 6,000 坪商業空間,將提供具規模性之商業體驗,同時創造人與人間交流場所,進而帶動當地商機,發展地區繁榮之未來性,另,於基地東側靠復興路回饋屏東縣政府 200 坪公益設施空間。
達麗指出,4到20樓為集合住宅,將規劃17-32坪住宅產品,共約768戶,地下1到4樓為車位空間,均為坡道平面車位共666席,都更時程約2到3年,2029年動工,預期工期4到5年,最快2033年完工。
達麗近年積極布局捷運聯開、公辦都更、都更合建等領域,除了此次拿下的案外,亦拿下左營眷村公辦都更案、台南市平實重劃區、高雄市岡山捷運RK1、與華友聯及海悅合作取得捷運O10衛武營都更案等,合計共五大案。
台鐵指出,此次開發土地面積約8,850平方公尺,位於屏東站東側站區街廓範圍,連結台鐵屏東車站、屏東轉運站,屬市中心精華地帶,其基地面對復興路與光復路,土地權屬包括台鐵公司土地、公有地與私有地,形狀方整,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
2025.04.22 經濟日報
愛山林大動作奪三筆開發案 總銷上看400億元 喊出每年獵地2萬坪
愛山林建設(2540)昨(21)日再拿下三筆開發案,包括台北市中正區「中正紀念堂(捷四)土地開發案」、基隆「深澳段」合建案,以及另筆基隆土地交易案;其中與宏匯集團合作的捷四案,市場初估,總銷挑戰150億元,加上另外兩筆基隆案,三大案總銷估破400億元。
愛山林副董事長張境在指出,集團期望股本達100億元左右,並維持每年有高獲利,因此每年獵地目標約2萬坪,每年推案規模約六、七百億元,甚至上看千億元,才能支撐營運規模。
愛山林昨天拿下台北市、基隆市共三筆開發案,其中台北市中正區捷四土地開發案是與宏匯集團繼「台電CR-1都更案」後,雙方第二度合作,全案預估投資金額約38.6億元,雙方各占五成、約19.21億元,市場初估,全案總銷挑戰150億元,總開發量體約1.1萬多坪,完工後將是區域最高地標。
捷四土地開發案為萬大線起站,與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站內轉乘銜接,為少見的三線捷運交匯核心;張境在表示,全案基地位於南昌路一段,面積約853.35坪,將興建地上33樓、地下四樓的住宅大樓,預計5月初簽約,接著走相關流程,加上興建期,預計至少六、七年後才會完工。
捷四土地開發案為四面臨路、完整街廓基地,坐落博愛特區南側,近植物園、兩廳院,鄰近南門市場,商圈街巷內民生供給富足,是台北市中心罕見面積較大的開發案。
除捷四土地開發案外,愛山林也拿下基隆「深澳段」合建案,以及另一筆基隆交易案,前者基地面積約1,345.16坪,後者待簽約完成後公告,總計三大案總銷估破400億元。
張境在表示,看好國內首購、自住需求,目前北台灣鮮少還有新建案3、4字頭價格的區域,基隆市近台北市,且兩地間有直達班車,約20分至40分鐘車程、透過62快速道路接中山高或北二高就直達北市中心,比鶯歌、淡水還快。
愛山林配息1元 股票股利4元
愛山林(2540)昨(21)日公告,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盈餘分配每股0.4元、資本公積發放每股0.6元,盈餘轉增資配發每股3.000001元、資本公積轉增資每股0.999999元,合計共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4元,以昨日收盤價80.4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2%。
愛山林2024年營收111.58億元,稅後純益19.02億元,年增26.1%,每股純益3.07元。
愛山林近年從傳統代銷轉型建設公司,去年推出逾600億元的自建案,今年預計推案量達千億元,董事長祝文宇先前指出,由於在手土地豐富,且未來每年自建案推案量會愈來愈大,換言之,未來完工交屋量也會衝高,為因應未來營運規劃上的需求,因此持續擴大股本,預期股本將達到100億元左右。
完工交屋方面,愛山林自建造鎮大案「新竹帝寶」將首度完工交屋入帳,完工量約89億元,還有屏東「花園帝寶」約44.5億元、新北三重「市政官邸1號」15億元等,合計今年完工量約147億元。2026年完工量預計180.5億元,2027年達高峰,完工量284.6億元。
愛山林 超額配發5元股利
標得捷四中正紀念堂土地開發案
工商時報
房地產代銷一哥愛山林(2540)21日召開董事會,霸氣發放股利!去年度EPS 3.7元,但由於今年起至未來五年,自建案完工交屋量平均都超過100億元,獲利可望逐年衝高,為考量EPS不致快速飆高,愛山林規劃策略性擴大股本,配股比例提高,擬配發2024年度股利共5元,包括現金1元、股票4元。
另外,愛山林昨也獲選為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捷四)中正紀念堂土地開發投標案之得標人,愛山林二度攜手宏匯集團成功得標,雙方各占5成,估計出資19.21億元,開發為住宅、商場及辦公的複合開發案;市場人士估計,未來住宅棟總銷保守上看145億元。
愛山林2024年代銷案大豐收,自建案也開始小幅挹注,推升全年營收突破百億、達111.58億元,刷新史上新高紀錄,稅後純益19.03億元,獲利飆新高。不過去年配發2023年度股利,每股配股5元,推升股本膨漲,因此EPS不升反降,微幅下降至3.07元;但董事會仍阿沙力配發股利,每股達5元。
愛山林董事長祝文宇多次提到,從今年起至未來數年,愛山林將邁向自建案完工交屋的高峰,每股獲利可望逐年衝高,為考量EPS不致快速飆高,愛山林因此規劃策略性擴大股本,未來配股會是一個重要的股利政策。
愛山林副董事長張境在表示,今年愛山林將大手筆推案達2,307億元,自建案完工交屋量將放大,貢獻營收及獲利占比可望攀升。愛山林總經理祝藝表示,愛山林「新竹帝寶」2025年將首度完工貢獻,估計有三個區包括總銷30億元8-1區、20.5億元8-3區、29億元8-2區等,約近80億元完工交屋,全台將有147億元交屋認列。2025年起未來五年,完工量將達1,021億元,平均每年貢獻營收可望百億以上。
百億級捷運聯開案再一椿!愛山林、宏匯得標中正紀念堂「捷四」案
百億級捷運聯開案再一椿!愛山林建設、宏匯集團今(21)日獲選為為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捷四)中正紀念堂土地開發投標案的得標人,雙方將各出資50%、50%,預計斥資38.4億元,開發為結合住宅、辦公、商場等功能的複合式建築;據市場人士估計,住宅棟未來開發規模,總銷保守估計將上看145億元左右。
這是繼愛山林建設、宏匯集團於2025年1月首度合作,成功得標台電南港CR1公辦都更案之後,雙方再度成功攜手拿下的公部門標案。
中正紀念堂捷四聯開案基地包括台北市中正區南海段四小段108地號等41筆土地,佔地面積達853.35坪。
依捷運局先前資訊顯示,中正紀念堂站捷四站為萬大線起站與現有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站內轉乘銜接,為罕見之三線捷運交匯核心;招商基地位於南昌路一段,為珍稀四面臨路全街廓基地,坐落博愛特區南側,享有植物園、兩廳院國家級人文萬坪庭園,並鄰近即將啟用之南門市場,商圈街巷內民生供給富足,開發強度高、商業氣息熱絡,是難得的開發機會。
捷運局指出,中正紀念堂站捷四基地適合中大型建商投入,預計可興建地上33樓、地下4層,總開發量體約1萬1,300坪大樓,打造區域最高層峰地標。
愛山林建設副董事長張境在表示,這筆捷運聯開案,愛山林和宏匯集團將各出資5成,合作開發,預計將斥資38.43億元,愛山林依出資比例將投入19.21億元。
市場人士估計,依住宅對外出售3樓~33樓,每坪暫估139萬元來算,一、二樓店面分別每坪開價160萬元、128萬元估,全案總銷上看145億元。
2025.04.22 經濟日報
南山廣場再現5,000元坪租
據最新實價資料顯示,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地標大樓「南山廣場」再現每坪5,000元租賃行情,今年2月41-1樓出現每坪月租金5,094元的交易,總月租金達189萬元,是近三年該頂級商辦大樓第四件每坪逾5,000元租金的實價登錄個案。
信義房屋(9940)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北市信義計畫區中,目前每坪月租金站上5,000元的辦公室租賃行情僅有少數個案,包括需具備特殊景觀、超高樓層、綠建築等特殊條件,才有機會吸引外商或是優質企業進駐。
曾敬德指出,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商辦來說,目前每坪月租金相較其他國際城市不算特別高;如果是信義計畫區內的地標大樓,目前每坪月租金都在4,000元以上,少數可達每月每坪租金5,000元,而區域租金上漲也有外溢比價效應,如新商辦大樓若靠近捷運站,每坪月租金容易寫下區域高價。
實價登錄網最新再現每坪月租金逾5,000元案例,今年2月下旬「南山廣場」的41-1樓,有租客以總月租金189.2萬元,承租面積約395.69坪,扣除車位後、每坪月租金約5,094元,是「南山廣場」第四筆出現每坪月租逾5,000元的租賃價格。
目前「南山廣場」最高每坪月租金達5,253元、均位在43樓之一,各有租戶在2024年5月、2022年12月底承租;其次為41-1樓的每坪月租5,094元,第三高為36樓之一、每坪月租金約5,074元,惟該租方承租433.71坪,因此總月租金達207.76萬元。
曾敬德分析,近幾年台北市新落成的知名辦公大樓,普遍每坪月租金都在3,000元以上,如「巨蛋國際中心」出現每月每坪4,000元的租金實登紀錄。
南山廣場 每坪租金5千再現
41樓單價達5,094元,為近三年來該商辦第四件實價個案,帶動租金衝破天花板
工商時報
企業積極插旗核心地段,頂級辦公炙手可熱,每坪月租5,000元俱樂部再添一筆!據最新實價登錄顯示,信義計劃區地標商辦「南山廣場」今年2月41樓租金單價達每坪5,094元,為近三年來該商辦第四件租金單價站上每坪5,000元的實價個案,業者認為,對於全球營運的外商或是企業來說,信義計畫區的辦公室租金單價相較其他國際城市並不算特別高,具備特殊景觀條件超高樓層辦公室相對稀缺,帶動租金衝破天花板。
實價登錄顯示,目前台北商辦租金共有四件租賃案租金單價逾每坪5,000元,均在「台北南山廣場」36樓以上的高樓層,其中去年5月出租的43樓,租金單價高達每坪5,253元,仍是目前的商辦租金王,日前出租的42樓戶面積395.7坪,以月租金約189.2萬元出租,單價每坪5,094元,「台北南山廣場」為月租5,000元俱樂部密度最高的頂級辦公大樓,穩坐全台頂級辦公樓王寶座。此外,「台北101大樓」在2021年時高樓層也有每坪4,998元高租金。
仲量聯行副總經理游淑芬表示,近年企業躋身進入信義計畫區頂級辦公大樓,每坪4,000元已成為基本「入場券」,部分指標頂級辦公大樓甚至已攻上5,000元的天花板。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信義計畫區中租金單價站上5,000元的辦公室租賃案仍是少數個案,由於地標義意、景觀條件,與相較國際城市不算特別高的租金,仍會吸引頂級租客青睞。而A辦市場需求強、供給少,不僅信義計劃區A辦上漲,外溢比價效應,也使不少區外精華商圈、近捷運站的新商辦大樓,租金寫下區域高價。
近幾年台北市新落成的知名辦公大樓,普遍租金單價都在每坪3,000元以上,地點越近信義計畫區商圈,租金單價就容易產生比價效應。此外,軸線翻轉的台北市西區,新商辦租金也跟著反映這波租金調漲趨勢,台北車站商圈的「皇翔台北廣場」租金每坪逾3,800元的紀錄,也使得正興建中的台北雙星開發案,未來辦公室租金更具有想像空間。
2025.04.22 經濟日報
排隊潮漸緩解 3月新青安受理數超過核貸數近七月首見
財政部21日公布新版青年安心成家房貸(新青安)2025年3月統計資料,3月單月申貸與核貸數雙雙較前月大幅成長,更值得注意的是,從新青安從嚴審核導致每月受理數小於核貸數的遞延消化案量異常狀況,3月出現關鍵轉折,重回受理數大於核貸數的狀態,顯示公股行庫優先辦理新青安貸款,積累舊案逐步消化,已逐漸緩解相關的排隊等「貸」潮。
財政部公布3月新青安統計資料,3月單月受理戶數5448戶、受理金額新台幣417.49億元,3月核貸戶數5,023戶,核貸金額403.28億元,單月受理戶數與金額重返過去大於當月核貸數的正常狀況,也是新青安推精進措施以來,近七個月首見反轉。另外,統計3月的受理戶數與金額,均較2月月增五成,並達到近半年高,3月的核貸戶數與金額,則是分別月增27%、30%。
之前自去年6月下旬新青安啟動優化措施、從嚴審查並查核違規起,幾乎月月都呈現受理件數與金額均小於核貸數的狀況,反映新青安從嚴審查以及房貸水位吃緊等因素下,公股行庫核貸作業處於遞延狀況、持續消化累積舊案。不過,今年3月最新統計則是回到了過去受理數大於核貸數的狀況,為近七個月來首見。
公股行庫高層主管分析,新青安的舊案逐步消化,排隊等待核貸的熱潮獲得緩解,再加上之前疫情期間的預售案今年開始大量交屋,案件轉為分戶房貸在房屋鑑估作業上較簡便,且這些預售買家變成銀行房貸的新貸戶,申辦新青安的也比較多,因此3月的受理數大增、超越了核貸數,且兩者都同樣高成長。
統計新青安上路以來,至今年3月底累計20個月來已核貸逾8,627億元,幫助超過10萬戶成家。八大公股行庫3月單月受理與核貸戶數,土銀重返千件以上最多,且金額也回升到百億元以上,土銀3月單月核貸金額150.34億元,華銀在前兩月單月核貸金額不到10億元後,3月上升到10.25億元。不過,八大公股行庫消化舊案進度不一,雖然整體統計數受理大於核貸,但部分行庫仍處於核貸數大於受理的狀態,持續積極消化累積舊案。
2025.04.22 經濟日報
台灣房市現況有多糟?專家:比2008、2014年反轉還嚴峻
今年房市多災多難,除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打炒房外,又強碰川普關稅政策暴擊金融市場,造成全球股市哀鴻遍野,市場上有建商開出讓利第一槍,專家指出,房市在雙利空衝擊下,恐怕比2008年、2014年還嚴峻,預期下半年會有愈來愈多建商打出讓利價。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判斷建案是否出現讓利打折價,需以同區域、同商圈內的產品進行價格比較才合適。不過,因預售產品價格高,買氣確實較不容易維繫,一旦遇到房市降溫,交易熱度就會較一般成屋產品冷卻更快,在近期房市買氣低迷,來客組數、成交組數都在低檔的狀況下,有建商打算開始讓利銷售並不讓人意外。
建商讓利是否代表房市要反轉、房價要跌了?陳傑鳴指出,可從2008年與2014年台灣兩次房市出現反轉的時空背景,跟目前狀況比較加以判斷。
以2008年房市反轉來說,當時次貸引發的金融風暴是全球性的,不僅經濟衰退來的又急又快,台股大盤也從9,859點跌到3,955點,跌幅高達近六成,當時房市交易量快速萎縮,從發生前三年的年均43萬件建物買賣移轉量,量縮到2008年的不到38萬件,而經濟大衰退下,也導致房價出現1~2成左右的跌幅。
2014年房市反轉則是因為國內房市管制不斷加重所觸發,當時央行從2010年起接連祭出4波房市管制措施,直到2014年房市才發生反轉下跌,那時每年的建物買賣移轉量,從2013年的37.2萬件,連三年量縮到2016年的24.5萬件,創下有統計來新低量,在量縮的過程中,賠售、房價價跌資訊也不斷出現。
而目前台灣房市,剛好碰到川普關稅重擊世界金融與經濟,而且國內房市管制也處於歷史最嚴狀態,等於雙利空齊置,後市發展確實不容樂觀。
陳傑鳴指出,以過去經驗來說,房市反轉初期,建商多半會選擇先撐著來觀望,一旦時間長達一年以上,才有會有指標建商出現「真降價」槍響,甚至打出「新屋比舊屋便宜」來吸引市場的目光。
如今台灣從去年下半年的限貸風暴至今,量縮的市況已快一年,估計如果交易量能再無法明顯回升,今年下半年「讓利」很可能會成為市場的共識,新案與中古屋市場都跑不掉,只有超值價才會吸買方。
2025.04.22 經濟日報
商辦市場 剛需有撐
政府打炒房打住不打商,今年前二月全台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總件數306件,年增34.2%,總樓地板面積21萬8,939.5坪,年增0.9%;六都辦公類建照中,以桃園與台南成長最多,年增都超過八成,但多數單一建案平均規模較小。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政府打炒房不打商辦,開發小型辦公服務空間的趨勢不變,吸引多家開發商投入,在台商回流下,今年商辦市場可望持續受剛需支撐依然看好。
據統計,全台前二月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306件,六都占146件,其中共核發11件商辦建照、年增率達83%,總樓地板面積達1.87萬坪,年增13倍;台南核發83件建照、年增八成,樓地板面積11萬多坪,年增10.3%。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桃園市有37個工業區、工業總產值估逾3兆元,並與新竹、苗栗共同形成AI與半導體產業聚落走廊,在企業擴廠的同時,也同步推升青埔、經國與中路等三大商辦板塊迅速崛起,儼然成為商辦市場的後起之秀。
此外,桃園市有機場捷運跟首條桃園市自建的捷運綠線銜接機場捷運的北段七站將在明年通車,市區鐵路地下化也在進行,辦公服務市場需求日趨強勁。而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進度接近90%,2026年通車,這二都的交通運輸與人流成本優勢,提高企業選址的吸引力與商辦的需求提高。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國內產業投資旺盛,六都蛋黃區的辦公室租金水位看漲,有自用需求的企業,近來積極收購商用市場,像台北信義區松高路上「統一國際大樓」商辦,今年1月出現高樓層交易,太子建設(2511)以總價7.68億元買下包含六個車位坪數共430.15坪,換算單價約222.8萬元,創下全台商辦單價新高紀錄。
今年辦公發照件數、面積 雙雙攀升
工商時報
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二月全台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總件數累計達306件,較去年同期228件,年增34.2%;總樓地板面積21萬8,939.5坪,年增0.9%,呈現發照件數、面積雙雙攀升的多頭格局。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美國對等關稅風暴,將讓供應鏈重組趨勢浮現,部分台廠已考慮回流台灣,預期可望推升商辦、廠辦的剛性需求。
賴正鎰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發起新一波關稅戰,影響台灣出口產業及台股,短期內雖會牽連房市,但因第七波打房提前產生效應,所以關稅戰影響房市有限,尚未出現恐慌或拋售,相信只要各國與美國加速完成談判,川普關稅風暴一過去,股匯市跟房市就會穩定下來。至於商辦表現,政府打房不打商辦,預期今年商辦受剛需支撐持續看好。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統計,2025年前二月全台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306件,六都占146件。其中激增速度最快為桃園,前二月核發11件、年增83%,總樓地板面積達1.87萬坪,年增達13倍。
台南更是異軍突起,前二月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83件,樓地板面積達11.17萬坪,雙雙高居六都之冠、傲視全台,面積年增達10.3%。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政府打房不打商,從商辦核發件數與坪數的數據可看出商辦市場持續成長,六都辨公類建照以桃園與台南較多。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國內產業投資依舊積極,六都蛋黃區辦公室租金水位看漲,有自用需求的企業,近來也積極布局商辦市場。台北信義區「統一國際大樓」一月高樓層成交單價再度改寫史上新高達222.8萬元,顯示企業積極卡位局商辦市場,待關稅戰告一段落後,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再掀一波買氣。
賴正鎰指出,行政院國發會也公開指稱受到關稅壓力,浮現供應鏈重組趨勢,甚至出現轉單潮,台廠因此受惠,所以最近在海外,包括東南亞的部分台廠,考慮將產線遷回台灣,他認為台商回流也將使商辦與廠辦市場剛性需求明顯加溫。
2025.04.22 中央社
鄉林:小型商辦當道 桃園建照核發居冠年增83%
中央社 2025/04/21 19:54:09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今天公布內政部統計數據,今年前2個月全台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總件數達306件,較去年同期成長34.2%;六都中桃園和台南核發件數位居前2名,桃園商辦建照核發量年增83%,總樓地板面積更暴增13倍;市場呈現小型化趨勢,多數建案規模縮減。
提及美國關稅措施,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影響台灣房市有限,尚未出現恐慌或拋售;供應鏈重組趨勢,台商回流會使商辦與廠辦市場剛性需求加溫。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今天發出新聞稿指出,根據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統計,今年前2個月的全台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306件,六都占146件,其中以桃園表現最為亮眼,今年前2月核發11件商辦建照,年增83%,總樓地板面積達1.87萬坪,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3倍。
而台南市今年前2月核發83件建照、樓地板面積達11萬多坪,年增率達10.3%。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桃園市擁有37個工業區、工業總產值估逾3兆元,並與新竹、苗栗共同形成AI與半導體產業聚落走廊,在企業擴廠的同時,也同步推升青埔、經國與中路等三大商辦板塊迅速崛起,成為商辦市場的後起之秀。
此外,桃園市還有機場捷運,與首條桃園市自建的捷運綠線銜接機場捷運的北段7站,將在明年通車,市區的鐵路地下化也在進行,辦公服務市場需求日趨強勁。至於台南市,目前鐵路地下化工程進度接近90%,2026年即將通車。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這二都皆具交通運輸與人流成本優勢,提高企業選址吸引力與商辦需求。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當前市場明顯呈現小型化趨勢,多數建案規模縮減,吸引眾多開發商搶攻小型辦公服務空間商機。
賴正鎰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發起新一波關稅戰,影響台灣出口產業及台股,短期內雖然會牽連房市,但因央行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提前產生效應,所以關稅戰影響房市有限,尚未出現恐慌或拋售。
賴正鎰指出,關稅壓力也浮現供應鏈重組趨勢,甚至出現轉單潮,台廠因此受惠,所以最近在海外包括東南亞的部分台廠,考慮將產線遷回台灣,他認為台商回流也會使商辦與廠辦市場剛性需求明顯加溫。
2025.04.22 經濟日報
新店、永和、蘆洲新舊屋每坪價差逾25萬 這區單價上看9字頭
2025/04/21 13:29:41
比較新北市2024年各行政區預售屋與中古大樓的平均單價價差,其中新店、永和、蘆洲三區,中古大樓的平均每坪單價比預售屋低逾25萬元,顯示這三區的中古屋在價格上的「CP值」更佳。
針對新北市預售屋和中古大樓價差最多的前三名行政區,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新店區、永和區和蘆洲區,都屬新北市的核心區域,只需要過一條橋即可抵達台北市。
陳金萍指出,在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整等優勢下,再加上預售屋供給有限,帶動預售價格水漲船高,與該地區的中古屋均價拉開差距。
陳金萍分析,去年新店區的預售建案,如「佳元柒章」和「國揚光河」每坪成交單價皆突破8字頭、甚至上看9字頭,使新店預售屋平均單價拉抬明顯,與中古大樓價差為27.1萬元。
陳金萍指出,永和的預售市場則因指標建案「頂溪大苑」平均每坪成交單價破9字頭,且「頂溪大苑」的交易件數已占近半數永和區整體預售交易量,使當地預售平均單價明顯攀高,與中古大樓每坪均價拉開26.0萬元的差距。
2025.04.22 經濟日報
飯糰店爆紅、房東漲租不成竟砸店 專家:其實有三種文明做法
2025/04/21 10:39:32
高雄市一家爆紅日式飯糰店,近期疑因租約問題,遭房東在門口砸毀花盆,日籍老闆還因此受傷。女房東聲稱不滿飯糰店將飲水機移到她認為屬於公共空間的1樓騎樓,情緒失控才砸毀擺放在騎樓的花盆。
不過店家接受採訪時指出,雙方簽有三年租約且有公證,但房東看她們生意好,要他們提早退租,否則就要漲房租。消息傳出不少民眾到飯糰店表達支持,高雄捷運也伸出援手,邀請進駐車站設櫃。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按照日籍租客向媒體所陳述的內容,明顯房東欺負租客,不管租客國籍是哪裡人,「身為高雄人自己覺得蠻丟臉的」。
他表示,這場紛爭,租客有足夠的法律武器可以自衛,畢竟房東毀損在先,光這一項就告得贏了,至於租約一事,若經雙方合意簽約並公證完成,任一方都不能單獨毀約。
他說,倘若房東覺得租得太便宜,覺得自己被坑了,其實可以有以下三種做法:
一、廢棄舊約、重訂新約:但必須經租客同意,才能重訂新約。
二、提早中止租約,並要求租客遷離:房東提早中止租約,通常要賠償租客1~2個月租金。至於裝潢費用另計,若租約內容已有約定賠付事宜則按契約賠付。
三、提出訴訟要求租客遷離、或聲請強制執行。若租客有違反租約內容但租客不願提早搬離,房東可提出民事訴訟。唯此案租約已走公證程序,若其中一方違約,另一方可按租約約定內容,持該公證書作為執行名義,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
另外,有關房東表示,因不滿飯糰店將飲水機移到屬於公共空間的一樓騎樓,才會情緒失控砸毀了擺放在騎樓的花盆。據過去類似訴訟,法院相關判決大多傾向採用「若契約無另行約定,否則公共空間屬於租賃範圍內」這個觀點。
因此,如果契約內沒有明訂「騎樓不屬於租賃範圍」,則房東主張以敗訴機率較高,不只要賠償租金,還要賠償遭毀損的財物。
不過,要提醒一點,依大法官釋字第564號解釋,騎樓屬於私人財產權範圍,但同時也有容忍行人通行的義務,原則上未經許可(這裡的許可並非指經房東許可,而是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擺設攤位,否則可依道交條例開罰。
2025.04.22 自由時報
史上最長 去年 Q3 買房平均要揹26.41年房貸
房貸負擔續攀新高,加上美國對等關稅引發股災,網路售屋平台、甚至知名房仲官網,都出現開價下調的待售房屋案例,若資金吃緊,房市最壞恐上演賣房減壓案例。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發布,去年第三季全國新增房貸平均還款期數三一七期(月)、約二十六.四一年,為近十七年來新高。房產業者指出,近期因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引爆全球股災,大多數股民明顯虧損,在股災爆發前又碰到史上揹最久的房貸,若現金軋不過來,最慘就是要賣房減壓。
北市、中市、竹縣 房貸期數均創新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因這波房價大漲,房貸族已習慣使用寬限期與拉長還款年限來增加購屋能力,但現在銀行只要寬限期到期,想要再次展延並不容易,加上每月日常開銷,若遇到股災須短期籌措資金,的確很容易發生問題,建議民眾身邊至少要準備半年的備用資金。
觀察六都及新竹縣市最新房貸期數,其中台北市、台中市與新竹縣,去年第三季新增房貸平均期數均創史上最長,甚至台北市首度突破三○○期、達三二○期,約二十六.六六年;新竹縣高達三四五期、約二十八.七五年,六都及新竹縣市平均房貸期數全數為二十六.五年起跳。
房市專家何世昌指出,「賣房救股」只是傳說,因為緩不濟急;若利用成屋履保方式交易,賣方拿到售房資金最快需兩個月,而現在時間更長、約三至四個月,等拿到錢時,融資追繳早已斷頭,完全無濟於事。不過,部分投資人借信貸來補融資的洞,因信貸核貸快速,但須注意投資風險,一旦摸底不成造成虧損擴大,恐淪兩頭輸,使得財務黑洞更大。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去年第三季房貸資金稀缺,房市缺乏槓桿資源,尤其去年六月底財政部祭出新青安精進措施,八月央行找三十四家金融機構要求房貸減降,相對於年初屋主惜售、買方要排隊、抽籤、搖獎等方式搶屋,漸現疲態。
2025.04.22 澎湃
協信遠創620億元債務重整計畫獲法院批准:馮侖入局,部分核心資產已提前轉讓
距離債權人首次申請破產逾三年半,曾位列中國房企50強的協信遠創迎來關鍵節點。4月17日,該公司及旗下29家關聯企業的重整計畫草案獲債權人表決通過,涉及623億元確認債權、4796家債權人。記者獲悉,4月21日法院已經裁定批准重整計畫,裁定後即進入執行期。
根據法院公告,協信遠創及旗下29家關聯企業的重整草案以“雙過半”(債權人人數過半、債權金額超三分之二)表決通過。根據方案,三家投資人將出資5.85億元分拆資產包,剩餘資產裝入5年期服務信託用於償債。
地產大佬馮侖入局
根據獲批的重整方案,協信遠創資產被分割為兩部分:三家投資人以5.85億元現金獲取部分資產包,剩餘資產裝入期限5年的服務信託。
三家投資人分別為上海領域基業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河南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國民信託有限公司,合計出資額約5.85億元,重組過程中將分別獲取對應的資產包。
4月17日管理人僅公佈重整草案通過的公告,並未公佈草案本身。記者獲悉,通過表決的草案即為2024年3月公佈的版本,並未進行調整。重整的範圍除協信遠創之外,還包括其全資擁有的29家公司。30家公司擁有11個在開發的房地產專案及3個運營的商場。
公告同時顯示,共有4796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了債權,申報金額合計約928.6億元,經管理人初步審查確認的債權合計約623億元。
東龍集團出資額最多。按照草案,其將支付3.96億元現金獲取協信遠創持有的金融島公司40%的股權。東龍集團是由河南省鄭東新區管委會發起,聯合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組建成立的大型國有控股公司。
東龍集團承擔著鄭州金融島“保交付”任務。鄭州地產紓困基金2022年已介入該專案。據東龍集團2024年12月公佈的消息,金融島外環樓宇自2018年初正式動工以來,已陸續完工5棟樓宇並有部分業主單位元進駐。
上海領域則需支付1.87億元獲取重慶協信遠創商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重慶置尚實業有限公司70%股權、協信遠創持有的南坪星光商場1076個車位以及重整主體對遠創商管、重慶置尚及重慶新置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債權。遠創商管的股權被投資人取得後,遠創商管對原有的有財產擔保債務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留債延期清償。層層股權穿透之後,上海領域最大的股東為自然人張士強,持股26.7%;其次是自然人王九能持股21.36%;第三名是馮侖,持股17.8%。通過工商資料穿透可以發現,上海領域股東馮侖就是萬通創始人馮侖。
根據草案,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國民信託支付100萬元取得重慶遠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100%股權及協信遠創間接持有的重慶新協文實業有限公司48%股權;同時,支付100萬元取得鎮江協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100%股權。國民信託取得上述公司(重慶新協文實業有限公司除外)股權後,將保留存貨、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權、投資性房地產等資產,同時將保留建設工程優先債務有財產擔保債務、稅款債務等債務。
部分核心資產已提前轉讓
記者發現,方案中最具價值的鄭州金融島專案40%股權(作價3.96億元),早在2023年10月便完成轉讓。該資產處置方式納入了草案,但距離重整草案通過尚有一年半的時間。
2017年,協信遠創聯合河南東龍控股集團(下稱“東龍集團”)、建業集團組建鄭州金融島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現名,以下簡稱金融島公司),三方持股40%、40%、20%。
成立的當年,金融島公司以20.73億元的總價獲取了北龍湖金融島項目所需的12宗國有建設用地,共同開發總建面325萬平方米的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金融島。
按照規劃,北龍湖金融島外環24棟建築,16棟國際甲級辦公樓,4棟高端服務公寓,4棟五星級酒店;內環20棟辦公樓,沿湖28萬平方米藝術人文商業。
對於金融島專案,《大河報》曾報導稱,北龍湖金融島是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的核心區,也是中國第四大經濟區——中原經濟區的金融中心。
2020年,協信遠創爆發債務危機,公司債因“技術性違約”停牌,流動比率跌至1.02,年末帳面現金僅10.9億元。儘管期間有戰略投資者,仍未能改變大局,並於2021年被法院批准破產重整。
2022年,建業系也迎來資金困境,並於2023年6月實質性暴雷。2023年7月,建業系將金融島公司20%股權轉予東龍集團,後者持股比例升至60%,成為第一大股東。
股東掉鏈子的時候,金融島項目獲得支持。2022年8月,由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母基金出資設立的鄭州市房地產紓困基金牽頭、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參與,與建業集團就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達成合作。
2023年10月,協信遠創持有的金融島公司的股權已經完成交割,東龍集團100%持有該項目,此時協信遠創重整草案尚未表決通過。
對於資產處置先於重整方案通過的操作,外界有疑慮:金融島專案是協信遠創旗下少數優質資產,提前轉讓是否導致債權人整體清償率下降?
熟悉協信遠創重整細節的人士向記者表示,處置經過債權人會議的表決通過。金融島公司股權的處置經過債權人會議的表決,當初處置的思路是為更多保留股權的價值,擔心時間久股權價值縮水。在私人股東掉鏈子的時候,國企股東出面解決問題,彰顯國企擔當的同時,資產價格較投資成本有較合理的溢價,是對債權人利益的維護。因私人股東問題導致金融島也爆發嚴重問題,屆時再處理該部分資產,協信和建業的股東權利也會大打折扣。該人士同時表示,破產程式是以債權人為主的程式,即便重整草案沒有通過,處置資產也可以推進。
一位元不良資產領域資深律師向記者表示,重整前根據程式經過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而剝離部分資產的案例此前也曾有過,但具體案例需要具體分析。
該資深律師向記者表示,根據《企業破產法》第26條、第69條,管理人在重整期間處分債務人重大資產需經債權人會議或法院許可。若該股權轉讓已取得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則程式合法有效。
據悉,2023年9月,重整管理人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關於處置協信遠創持有的金融島公司40%股權的議案》。參會的1748家債權人中,同意人數占參會人數的63%,同意人數代表的債權額占無財產擔保總額的53%。根據《企業破產法》第64條,該決議滿足“雙過半”要求。
“一路狂飆”:從擴張到崩塌
1994年,創始人吳旭在重慶開發首個商業綜合體“協信城”起家,1999年協信遠創成立,至2014年銷售額破百億元,躋身全國50強,與龍湖、金科並稱“渝派三傑”。
轉折始於2015年。意氣風發的吳旭將總部從重慶遷至上海,提出“不動產+金融+科技”戰略,並計畫將旗下產業板塊於2016年完成上市,最遲不超過2020年。
隨後兩年,公司開啟激進投資。2015年12月:以41.97億元拿下深圳科技園用地,計畫總投資128億元;2016年初:宣佈投資300億元建設天津啟迪協信科技城,9月斥資53.5億元獲取專案地塊;2016年5月:宣佈投資100億元開發重慶科技城……
2016年11月,綠地控股以51.63億元收購協信遠創40%股權,成為並列第一大股東。彼時綠地董事長張玉良表示,將助其成為“商業與產業地產標杆”。
協信遠創繼續擴張。2017年3月,協信遠創以15.53億元獲取“大竹林商社專案”,規劃面積接近74萬平方米,這是重慶渝北區少有的大型純商業綜合體。
綠地控股的另一個任務是協助協信遠創上市。2017年,協信遠創耗時4個月花費10.745億元,拿下獅頭股份25.27%的股權,在當時被認為是欲“借殼”上市,最終未能成功。
上市無望的協信系,在2017年底屢次傳出資金鏈斷裂的消息。並於2018年,轉手了未來得及開發的“大竹林商社專案”。隨後的兩年,協信遠創陸續轉讓位於浙江湖州、重慶等地的專案換取現金。2018年流動性緊張的協信遠創,除了出售旗下資產,也在尋找新的戰略投資人。
2019年5月,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CDL擬以55億元的代價獲取協信遠創24%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其中,27.5億元將以貸款支援協信遠創,另外27.5億元則為股權收購款。
這筆交易未能落地,而是在第二年以另一種形式呈現,與此同時協信遠創的估值也從230億元降至86億元。2020年4月,CDL以43.9億元收購協信遠創51.01%的股權,吳旭讓出控制權持股比例降至29%。此外,CDL還擁有看漲期權,可以在2022年以7.7億元收購協信遠創另外9%股權。
當年的5月,協信遠創即重新在土地市場揮金買地,以13.25億元競得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的一宗住宅用地。此後,協信遠創還在四川成都新津區等地獲取項目。
2020年房地產融資收緊且“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房企三道紅線”“銀行兩道紅線”“集中供地”等政策組合持續加壓擴容,市場下滑情況較為明顯,部分一二線城市住宅交易量有所回落,房地產行業步入新一輪的結構性調整期。
協信遠創的問題集中暴露,大股東做切割。CDL斥資控股當年即全額計提資產減值,認定其價值歸零。
其實,在CDL入股之前,協信遠創的流動性問題已經擺到桌面上。2020年3月,交易所公告稱因兌付資金未及時到賬,重慶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債“16協信03”“16協信05”“16協信06”和“16協信08”停牌1天。
到了2021年,債務違約迅速蔓延。當年3月,協信遠創還在支付18協信01”“16協信03”的利息,到了6月底協信遠創及其子公司發生債務逾期涉及本息金額為109.18 億元,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公司債券、關聯方借款等。
業績大幅下滑。2020 年,協信遠創營業收入為55.59億元,同比下降54.36%;淨虧損72.77億元,同比下降865.67%。協信遠創在公司2020年度年報中解釋稱,受疫情期間停工影響,竣工交付延遲導致結轉規模減少; 針對個別應收款項及車位等存貨應計提減值損失;本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因停工期間財務費用未做資本化處理,計入財務費用的利息支出增加。
流動性枯竭。協信遠創的流動性嚴重下降,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由前一年的1.23降至1.02。而且2020年,協信遠創因為償付借款本息導致現金消耗增加,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 10.90億元。
與此同時,資產結構失衡變現難。協信遠創2020年報顯示,公司791.08億元的資產中,投資性房地產帳面價值就有268.41億元,占比超三成。另據遠東資信資料,截至2019年底,協信遠創待售面積中,車位、辦公、公寓商業和酒店等合計占比約72%。
巨額債務待償。截至2020年末,協信遠創總負債達681.02億元,資產負債率86.09%,其中流動負債455.35億元。此外協信遠創對外擔保的餘額為68.26億元。
2021年7月5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發佈了一則案號為(2021)渝05破申428號的破產審查公告:重慶市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申請人為北京易禾水星投資有限公司。
2021年7月8日,大股東CDL隨即表態稱,集團已對其向協信遠創投資的財務敞口作出了限制性措施,並重申不會支持協信遠創的持續財務義務。同年9月,CDL向新加坡交易所提交文件,擬以1美元出售其所持的63.75%漢威香港股份,收購方為北京長圓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
這家曾立志成為“中國版凱德”的房企,最終在激進擴張與政策調控的雙重夾擊下走入重整程式。2021年10月14日,重慶破產法庭發佈消息稱,“通過聽證,公司主要股東及主要債權人均同意協信遠創公司破產重整,具有重整價值和可行性。”
2025.04.22 澎湃
中國在建結構第一高樓 “天津117大廈” 將復工,預計2027年完工
有著“中國最高爛尾樓”之稱的“天津117大廈”要復工了。
4月21日,記者從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查詢資訊發現,天津高新區軟體和服務外包基地綜合配套區中央商務區一期(117辦公樓及商業裙樓)剩餘工程將在4月30日復工,建設單位為高銀地產(天津)有限公司,施工時間為2025年4月30日至2027年4月30日,合同價格為56874.813萬元,總面積為418020平方米。
施工許可證“參建單位”一欄顯示: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上海市建設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監理)。
此次復工的項目單體分別是117塔樓(地上面積369380平方米,地上層數117層),商業廊(西裙樓,地上面積為26650.3平方米,地上層數共3層),商業廊(東裙樓,地上面積為21989.7平方米,地上層數共3層)。
“天津117大廈”也被稱為“高銀金融117大廈”,曾被認為是創辦了“高銀系”的富豪潘蘇通在內地投資的巔峰,當時預計建成後大廈結構高度達596.5米,成為僅次於迪拜哈利法塔的世界結構第二高樓、中國在建結構第一高樓,總投資為180億元。
此前的中國第一高樓是上海中心大廈,其建築主體為118層,總高為632米,結構高度為580米。所謂“結構高度”就是不包括建築附屬物如天線、鋼架、塔冠等,完全是房屋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項目也是潘蘇通控制的高銀地產下的唯一一個專案。
項目在2008年9月10日正式開工,花了4年建完地下室部分;2012年開始建設主塔樓,耗時3年;2015年9月8日,實現建築結構封頂。
但隨後因為開發商高銀集團資金鏈斷裂,項目陷入停工。2016年,中國信達介入該專案。
根據2016年3月1日的合作框架協定內容,中國信達與旗下信風投資、高銀地產實控人潘蘇通、廣東高銀以及潘蘇通的關聯方訂立合作框架協定,各方設立合夥企業進行融資,並將融資所得資金專項用於與高銀地產融資項目有關的股權及債權投資。高銀地產融資專案的總投資規模為180億元,投資通過合夥企業進行。其中,中國信達及信風投資將認繳出資共計90億元,廣東高銀認繳出資為90億元。
在設立合夥企業的同時,還設立了一家名為“深圳市銀基宏業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公司,通過合夥企業收購銀基宏業並向其提供貸款融資,銀基宏業收購高銀地產專案公司股權的方式,從而達到為其輸血的目的。
按照協議規定,貸款期限為三年,按半年度付息,貸款到期後一次性償還本息及違約金。
當時高銀地產預計,扣除開支後,高銀地產天津項目融資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為169億港元,其中約55億港元將由公司撥作償付天津項目未償付發展成本,約84億港元用於償還公司未償還貸款,30億港元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及特別股息分派。
在此期間,潘蘇通完成了高銀地產的私有化。2017年5月,高銀地產完成私有化,要約收購價約322億港元。
此後的2020年6月,中國信達(01359.HK)公告稱,高銀地產(及合作方)方面仍未按照委託貸款協定的約定償還全部本息,已向有關法院起訴並申請財產保全,請求被告承擔本金15億元及利息、罰息、複利及違約金等共同還款義務,並對被告名下的資產進行查封、扣押和凍結。法院已受理訴訟並裁定准許執行財產保全。
2022年7月份,中國信達公告宣佈,合夥企業已取得有關法院對投資公司、廣州鑫富大的勝訴判決,但鑒於相關方仍未償還款項,合夥企業已向有關法院起訴投資公司、高銀金控、高銀天津、松日資訊及潘蘇通,請求投資公司、高銀金控承擔尚未償還的本金74億元及利息、罰息、複利等還款義務,松日資訊及潘蘇通承擔未償債務擔保義務,合夥企業有權就高銀天津名下部分地塊建築物及建設用地使用權、廣州鑫富大(現更名為廣州富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及松日資訊100%股權折價或就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
2025年1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高銀地產破產清算申請,並指定清算組接管天津117大廈。
2025.04.22 新浪網
備戰 “五一” 樓市,多家房企 “以新制勝”
長沙樓市“五一”黃金檔前的預熱,已經開啟。連日來,金茂、綠城、中建、招商等頭部房企加速推盤,湘江金茂府、綠城錦海棠、中建天序1958、招商攬閱等純新盤集中亮相。研究資料顯示,上周長沙新房市場成交量價齊漲,成交量和成交均價環比分別上漲35%和9%。
4月中旬以來,長沙樓市推新明顯升溫。4月20日,位於開福寺旁的邦泰觀宸項目搖號首開,推出的兩棟小高層86套可售房源,認籌291組,客房比達3.38:1,去化率100%。這是來自四川的邦泰地產,在長沙打造的第二個項目。去年12月,邦泰璟和項目實景示範區驚豔亮相,項目的高顏值外立面為長沙住宅市場帶來了重量級革新。
4月19日,定位“主城改善標杆”的天序1958項目展示區開放。該專案主打143~188平方米純板大宅,全社區南向四開間設計,是天心區新開鋪城市更新首發項目,由天心國資、中建五局、葛洲壩集團聯合開發。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期開放的城市記憶館內陳列的老機床廠影像、湘江潮湧光影裝置等,引發了長沙“老口子”的情感共鳴。
綠城長沙在上周剛剛舉辦了產品發佈會。綠城錦海棠專案在河西觀沙嶺板塊再掀“零公攤”熱潮。“專案以觀沙流錦、步步生錦、四時有錦、奢華造錦四個維度,分別從建築美學、歸家動線、景觀營造以及技藝技法上,為濱江定制海棠系高定作品。”錦海棠項目行銷負責人周雄飛介紹,項目即將推出超高得房率、全週期生命住宅,建面133—170平方米新規戶型產品,還有超10000平方米海派美學全維示範區也即將綻放。
此外,湘江金茂府作為開福區三角洲板塊的頂級江景項目,自拿地起便備受關注。記者從金茂長沙公司獲悉,該專案定位府系3.0產品,由3棟219~279平方米的大平層組成,一線臨江且毗鄰北辰三角洲商圈,項目預計也將在近期正式對外開放。而在梅溪湖片區的金茂璞印梅溪等品質新盤,也在籌畫趁五一假期上市。
湖南中原地產研究院的報告稱,上周長沙市內五區多板塊專案積極供貨,周供應量環比增幅超過1倍,達到今年高位水準;在建發觀雲、青雲上府等高價項目的集中網簽帶動下,上周長沙市新房市場成交量價齊漲,成交量、均價環比分別上漲35%、9%。
“這是樓市加速止跌回穩的好信號。有性價比的產品就有市場,看得見的產品力就是競爭力!”長沙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長沙樓市“買方市場”特徵明顯,購房者對產品細節和配套成熟度的要求顯著提升。核心板塊的優質專案去化壓力較小,而遠郊樓盤需通過降價或行銷創新突圍。臨近五一小長假,長沙頭部房企爭先推新備貨,既是衝刺半年度業績的關鍵戰役,也折射出長沙樓市“品質為王”的競爭邏輯。
2025.04.22 網易財經
綠地控股及張玉良等高管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法律責任。
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 2025年4月21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以下簡稱“上海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張玉良、張蘊、王曉東採取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滬證監決[2025]79號)。現將相關內容公告如下:
“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張玉良、張蘊、王曉東:
經查,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控股或公司)存在以下事實: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你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的訴訟事項累計金額已達到應當披露的標準,你公司未及時披露,在2022年和2023年年度報告中亦未如實完整披露相關訴訟事項。上述行為不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1月修訂)》第7.4.1條第一款第一項、7.4.2條第一款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資訊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年修訂)》(證監會公告〔2021〕15號)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違反了《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2號)第三條第一款、第四條第十項、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項、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證券法》第八十條第二款第十項的規定。
根據《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規定,我局決定對綠地控股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綠地控股應在收到本監督管理措施後三十日內予以改正並提交書面報告。
張玉良作為綠地控股時任董事長,對綠地控股上述行為負有責任,違反了《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根據《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五十二條第三項,我局決定對張玉良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張蘊作為綠地控股時任董事、執行總裁,對綠地控股上述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違反了《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根據《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五十二條第三項,我局決定對張蘊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王曉東作為綠地控股時任董事會秘書,對綠地控股上述行為負有責任,違反 了《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根據《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五十二條第三項,我局決定對王曉東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如果對本監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 60 日內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行政覆議申請,也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 6 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覆議與訴訟期間,上述監督管理措施不停止執行。”
公司及相關人員高度重視上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中所涉問題,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認真總結、整改。公司將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檔的學習, 不斷提高資訊披露品質和規範運作水準,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促進公司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本次行政監管措施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特此公告。
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5年4月22日
2025.04.22 經濟
美孚新邨2房556萬沽 7年貶25%
二手市場交投轉淡,續有業主蝕讓離場,最新荔枝角美孚新邨2房7年貶值25%;深水埗納米樓AVA 228中層戶業主持貨僅16個月仍需損手9萬元沽貨。
美聯物業區域聯席董事邱漢榮表示,4天復活節假期市場睇樓氣氛淡靜,交投疏落,約錄2宗成交。其中,5期蘭秀道12號中層B室,實用507平方呎,2房,業主1星期前以蝕讓價588萬元放盤,最終再減多32萬元或5%,以556萬元沽出,呎價10,966元。上址於2018年以740萬元購入,持貨近7年,帳面損失184萬元,貶值25%。
AVA228 持貨16個月虧9萬
市區納米樓深水埗AVA228錄短炒蝕讓個案,單位為中層C室,實用面積155平方呎,由於物業樓齡簇新而獲買家垂青,與業主議價3天,最終以229萬元成交,呎價14,774元。原業主2023年底約以238萬元購入,持貨約16個月,帳面虧蝕9萬元,物業期內貶值約4%。
此外,粉嶺碧湖花園本月暫錄約3宗成交,中原分行經理周志華表示,最新成交8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441平方呎,2房間隔,原叫價約440萬元,日前議價後以420萬元獲承接,呎價9,524元。新買家來自九龍區,見單位環境舒適而入市自住。
原業主於2022年以500萬元購入上址,持貨3年,現轉手帳面蝕80萬元離場,期內貶值16%。
2025.04.22 經濟通
深圳高速公路贖回本金40億元人民幣永續債連利息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00548)(滬:600548)公布,於2020年11月19日與平安資產管理簽訂平安-深高速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投資合同,並提取40億元人民幣。該集團指,已於近期按照永續債合同及補充協議的約定,向平安資管發出特別贖回通知書,提前贖回全部本金40億元人民幣。
該集團指,已於昨日支付全部本金和利息。
2025.04.22 經濟通
五礦地產獲旗下成都香礦提供2,726萬人幣免息資金
五礦地產(00230)公布,及香城盈創分持51%及49%股權的成都香礦按持股比例向該集團及香城盈創分別提供約2726.1萬人民幣及2618萬元人民幣。
該集團指,有關資金為免息,為期48個月。該集團指,成都香礦持有開發成都新都桂語名邸及成都新都瀾悅溪岸花園,並從營運獲取穩定資金,以應付開發所需。根據成都新都桂語名邸及成都新都瀾悅溪岸花園之開發規劃、銷售計劃及成本預算,預計成都香礦將於日後不時累積閒置資金。該集團認為,成都香礦分別向股東提供閒置資金,可提升該集團整體營運資金。
2025.04.22 網易財經
湖北孝感:房屋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至60萬元
近日,湖北省孝感市正式實施房屋公積金使用政策優化調整方案,推出12項惠民新舉措,涵蓋貸款額度提升、首付比例降低、提取範圍擴大等政策。
新政對貸款額度普調,取消「首次貸款」限制,市民為本人及子女、父母購屋時,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統一提升至60萬元,特定群體貸款額度優惠上浮最高至72萬;首付門檻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可貸比例提高至房款總額的80%;提取範圍擴容,新增“適兒化改造提取”,二孩及以上家庭最高可提10萬元,同時適老化改造提取額度提高至10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影片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使用者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資訊儲存服務。
2025.04.22 網易財經
杭州優化完善住房公積金提取政策:大力支持繳存職工購買保障性住房
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優化完善住房公積金提取若干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出,大力支持繳存勞工購買保障性住宅。購買保障性住宅的繳存職工,可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首付款等購房款,提取累計不超過購房款;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的,提取與貸款金額累計不超過所購住房總價。
加大住宅公積金租屋提取力道。繳存職工租賃公共租賃房屋、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可按實際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積金。鼓勵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住房租賃機構開展合作,為繳存職工提供穩定的租賃房源以及更多優惠便利,可依據房屋租賃合同信息,按實際房租支出提取,實際房租支出超過租賃提取額度標准上浮50%的,按租賃提取額度標準上浮50%提取。 (杭州公積金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影片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使用者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資訊儲存服務。
2025.04.22 網易財經
未來科學城「北四村」安置房屋完成交付
新京報訊據「北京昌平」微信公眾號消息,4月19日,由未來科學城集團下屬置匯公司實施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及「北四村」棚戶區改造及環境整治安置房屋計畫(以下簡稱「北四村」安置房)圓滿收官。隨著最後一批鑰匙交付,「北四村」居民正式迎來了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新家園,切實感受到「住有優居」的幸福升級。
為貫徹落實「科學+城」發展理念,有效改善史各莊街道所轄「北四村」(史各莊村、定福皇莊村、東半壁店村、西半壁店村)居民居住環境,在昌平區委區政府、史各莊街道及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未來科學城集團於2020年北本計畫規劃興建A、B、D、E、F五個安置房組團,共計6358套住房,並同步配建C組團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幼兒園,全面提升區域居住品質和城市功能。
自計畫啟動以來,「北四村」安置房始終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效能推進。在工程建置過程中,置匯公司嚴把工程品質關,嚴格施工管理,確保住房品質;創新採用人性化設計理念,科學優化戶型佈局,全面提升居住舒適度。
同時,計畫科學規劃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同步配建昌平二中教育集團育知學校,充分保障回遷居民子女「就近入學」需求。週邊醫療、交通資源豐富,鄰近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地鐵8號線育知路站及昌平線朱辛莊站。透過系統性改造提升,曾經的城中村正逐步蛻變為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社區。
隨著「北四村」安置房屋計畫收官,由未來科學城集團實施的9大安置房計畫實現全面交付,總建築面積達213萬平方米,涵蓋土溝村、嶺上村、北七家村、魯疃村、小沙河村、溝自頭村、平日村、創新化居民區
編輯張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影片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使用者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資訊儲存服務。
2025.04.22 信報
二手私宅登記今季料彈三成
今年第一季全港共錄得7372宗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按季下挫19.1%,因不少用家及投資者趁樓價低水入市,4月截至16日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已有2048宗,相當於首季的27.8%;預期第二季登記量可達9500宗,按季勁彈28.9%,創4個季度新高。
購買力釋放 兩周逾2000宗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政府把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提高至400萬元,加上市場積聚的購買力趁樓價低水而持續釋放,4月截至16日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2048宗,預期全月可達約3550宗,若5月及6月仍能維持在每月平均近3000宗登記,則整個第二季有望錄得約9500宗登記,除按季增加28.9%外,更會是4個季度高位。
陳海潮指出,今年第一季全港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共錄7372宗,較去年第四季的9109宗下跌19.1%;成交總值按季回落17.5%至530.32億元。雖然今年首季二手私人住宅每宗平均售價719.37萬元,按季微升約2%,惟仍屬34季第三低。
按地區分析,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最活躍的十個地區,今年第一季全線下跌,按季跌幅5%至46%。當中以鑽石山/黃大仙區登記量跌幅最勁,季內登記296宗,按季大跌46%;其次為將軍澳區的27%跌幅,有389宗登記。
至於今年首季十大活躍成交屋苑的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量,錄得八跌、一平、一上升,合共689宗登記,按季減少15%。季內登記量跌幅最大的屋苑為將軍澳日出康城,共錄104宗登記,按季大減29%;其次沙田第一城及天水圍嘉湖山莊,分別按季下挫26%及23%。
2025.04.22 信報
商舖租賃市道佳 成交額月增四成
商舖租務市場氣氛持續改善,據中原(工商舖)統計,3月商舖市場共錄得約344宗租賃成交,涉及成交金額約3505萬元,分別按月上升約12.8%及38.8%。
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3月錄得344宗舖位租務成交,較2月的305宗升約12.8%,惟按年跌約5.8%;期內成交金額約3505萬元,按月增約38.8%,按年微升約1.4%。
尖沙咀空置率6.15%略跌
中原(工商舖)商舖租賃部高級區域營業董事何潔釵表示,四大核心區空置率方面,以銅鑼灣5.98%最低,但按月微升0.05個百分點;尖沙咀最新為6.15%,微跌0.02個百分點;中環及旺角分別錄得6.96%及8.29%,分別微升0.05及0.02個百分點。內地旅客流量增長及本地消費需求回升,令租務市場活躍。有部分商戶轉型引入餐飲及體驗式零售消費,成功吸引更多客源,推動租務成交。隨着4月復活節假期及更多盛事效應顯現,商舖租務成交可望企穩。
3月344宗商舖租務 金額升4成
(經濟)
據中原(工商舖)統計,3月份商舖市場共錄得約344宗租賃,成交額按月升4成。
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3月份錄得344宗舖位租務成交,按月升約12.8%,惟按年跌約5.8%;成交金額錄得約3,505萬元,按月增約38.8%,按年升約1.4%。月內錄得一宗矚目租務成交,尖沙咀亞士厘道7號裕華國際大廈多層,面積約26,836平方呎,前身為美國體育用品及運動鞋零售商Foot Locker,新近由日本美妝旗艦店@cosme進駐。
中環空置率跌至6.96%
空置率方面,整體空置率按年均有錄得改善。中環最新錄得6.96%,按年大跌1.35個百分點,按月微升0.05個百分點;尖沙咀最新錄得6.15%,按年減2.72個百分點,按月微跌0.02個百分點,兩區改善顯著;此外,銅鑼灣及旺角,按月分別微升0.05及升0.02個百分點,按年則跌0.21及0.28個百分點。
中原(工商舖)商舖租賃部高級區域營業董事何潔釵分析,受惠於香港經濟氛圍改善,加上啟德體育園於3月正式開幕,多項國際盛事如七人欖球賽等相繼舉行,帶動旅客及消費增長。同時,有部分商戶亦轉型引入餐飲及體驗式零售消費,成功吸引更多客源,推動租務成交上升。何氏預測,隨着4月復活節假期及更多盛事效應顯現,商舖租務成交可望企穩。中環及尖沙咀空置率改善顯著,反映核心區舖位吸引力增強,配合政府政策支持,具實力的商戶或加快進駐,進一步帶動零售市道復甦。
2025.04.22 信報
佐敦舖持13年貶88萬
佐敦德成街有13年前入市的地舖業主,剛以950萬元售出物業,持貨逾13年仍蝕88萬元。
消息指出,佐敦德成街4至16號富裕臺地下4A號舖,建築面積約500方呎,已放售一段時間,近期以950萬元易手,呎價約1.9萬元。舖位由時裝店以每月3.4萬元租用,回報率約4.3厘。原業主於2012年3月以1038萬元入市,持貨逾13年,賬面虧損88萬元或8.5%。
此外,九龍城南角道46號地下及閣樓,地下建築面積約1250方呎,閣樓建築面積約210方呎,合共建築面積約1460方呎,舖位一直以3800萬元放盤,但由於物業位於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巨無霸重建計劃(衙前圍道項目)的範圍之內,最終於上月獲市建局以2223萬元收購,呎價約1.52萬元。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4年9月以2680萬元購入,持有逾10年半後沽出,賬面蝕457萬元,期內舖位貶值17.1%。
2025.04.22 信報
美聯樓價指數按周升幅收窄
美聯物業按全港143個主要中小型私人住宅屋苑成交個案編訂的「美聯樓價指數」,周一(21日)公布的指數為127.09點,按周微升0.02%,連升4星期共0.64%,惟今年以來則仍跌0.81%。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最新一周指數升幅明顯收窄,仍未反映新一輪關稅戰的影響。該行以其網站放盤叫價編訂的「美聯信心指數」,最新報61.1點,按周跌0.7%。
2025.04.22 經濟
復活節4天長假 十大屋苑14成交
復活節一連4天長假期,二手購買力受市民外遊影響,十大屋苑4天累錄14宗成交,太古城累計4宗買賣,鄱陽閣2房戶累減94萬元沽出;沙田第一城連環錄2宗400萬元或以下成交。
剛過去的長周末,4大代理統計10大屋苑成交表現各異,中原錄得14宗買賣,較去年復活節假期減少1宗;美聯錄16宗成交,較上年同期的21宗跌24%;至於,利嘉閣與香港置業4天分別約錄13宗及9宗買賣(4大代理選取屋苑有別)。
太古城復活節期間連錄4宗成交。美聯物業區域經理吳肇基表示,鄱陽閣高層A室成交,實用面積583平方呎,2房間隔,新買家為年輕用家,認為樓價調整後趨合理,加上業主願意提供議價空間,由去年10月以800萬元放盤,期間累減94萬,至706萬元成交,呎價12,110元,造價屬市價水平。
元朗尚柏 半年短炒賺逾16萬
另外,4月交投放緩的沙田第一城,復活節假期連錄2宗400萬元或以下成交。市場消息指,沙田第一城17座頂層連天台,實用327平方呎,以400萬元沽出,呎價12,232元,造價低銀行網上估價479萬元約16%。
藍田滙景花園則有優質海景戶獲得承接,單位為9座高層F室,實用718平方呎,3房間隔,以980萬元易手,呎價13,649元。市場消息指,單位享開揚海景,向東南,屬優質放盤,造價雖然較銀行網上估價1,073萬元低9%。但已較去年底同類單位成交價918萬及938萬元略為回升。
中原地產元朗副區域營業經理王勤學表示,元朗區二手市場於長假期內受港人外遊影響而氣氛轉靜,全區僅錄約7宗成交,當中不乏低價易手個案,如尚柏低層E室,實用285平方呎,最新以287萬元沽出,呎價10,070元,原業主於去年10月以270.5萬元購入,持貨半年短炒帳面獲利16.5萬元或6%。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不少港人趁長假期離港外遊或北上消費,影響睇樓活動,加上關稅戰下,市場上充斥觀望氣氛,樓市方面暫未見有好消息,買家入市心態較猶豫。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新盤搶佔大批客源及購買力,二手交投表現將在現水平反覆徘徊。
2025.04.22 經濟
太子珠寶鐘錶 棄租20年銅鑼灣旗艦店
旅客消費降級,連帶奢侈品商戶收縮。太子珠寶鐘錶租用羅素街旗艦店20年,近日正式遷出,消息稱業主以每月約200萬元放租。該集團高峰期時該地段擁3分店,現於銅鑼灣區未有地舖門市。
銅鑼灣羅素街58號多層舖位,面積約7,300平方呎,由太子珠寶鐘錶租用多年,近日該店正裝修,店外貼上結業啟事。該舖位於羅素街及波斯富街交界,人流非常暢旺,屬區內最核心一綫靚位。
太子鄧鉅明:經濟差奢侈品生意跌
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接受查詢時表示,目前舖位原月租約110萬元,因業主開出新租金頗高,決定結束業務。他指,「無辦法,現時經濟環境始終一般,利息高企,很多老闆近年生意轉差而身家縮水,售賣貴價鐘錶生意定受影響。」至於會否同區再物色分店,他指現時集團於崇光百貨設有珠寶專櫃,要再進一步研究是否再租街舖開業。
翻查資料,該舖位月租亦見證近十多年零售市道受不同事件變化,太子珠寶早於2004年租用舖位,其後多次續租,而2011年正值零售高峰期,核心區舖位被零售商搶奪,當時集團為保據點,以每月250萬續租舖位,加租2倍,其後月租再增至逾300萬。據了解,數年前零售回落加上疫情爆發,舖位月租曾回落至約80萬元,而兩年前重新通關,月租回升至約110萬。租用約21年後,現正式遷出。消息稱,目前業主以每月約200萬元招租。
零售高峰期 集團區內3地舖門市
事實上,該集團於銅鑼灣一條主要地段,高峰期曾擁3間分店,如今先後遷出。其中連接羅素街的啟超道15至16號地下及1樓,集團於十多年前分階段租用,合組成一個3400平方呎複式舖位,高峰期月租達300萬元。
2021年疫情期間,集團不再續租,其後舖位由麵包店租用。此外,集團2008前亦曾租用羅素街60號地下B舖,面積約1000平方呎,月租曾達130萬元,其後2016年遷出。
2025.04.22 星島
西沙新盤發展成本歷來最大
新地位於西沙項目集住宅、休閒娛樂、商業於一身的綜合體,住宅部分預期分多期發展,提供約9700伙,規模之大媲美鰂魚涌太古城、沙田第一城等藍籌屋苑,並先推出SIERRA SEA發售。發展商亦曾透露,項目發展年期超過30年,為新地歷來規模最大住宅項目、投放人手、財力等發展成本最大的項目。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接受本報訪問時曾透露,整個西沙項目發展超過30年,他進入新地時已經常在西沙「行地盤」,投入人力、財力亦是集團規模最大的項目。
分7期共9700伙
項目發展成本為集團最高的項目,其中涉及的補地價及資金亦是相當可觀。西沙項目,即西貢十四鄉大型綜合發展項目,於2017年完成第1期修訂契約及補價程序,當時補地價涉及金額達158.9億,涉及497.66萬方呎樓面,每方呎補地價約3193元;其後於2021年再為另一期項目完成補地價程序,涉及金額約37.2億,即每方呎補地價約4245元,兩期合計,單是補地價金額已超過196億。
兩期補價逾196億
發展商為打造項目,將周邊地區進行一系列基建工程,在新地網頁內,亦以「西沙基建優化工程 新地近年最大型基建項目」為題,於區內進行歷時7年,耗資數十億的相關工程。
當中最重要的工程包括將一段長1.5公里,接駁西沙與馬鞍山區的重要車道,原本僅有2線行車,擴闊至4線行車,以應付西沙發展帶來的人流及車流。另外亦力建三條附設升降機行人天橋、新增接駁馬鞍山、上水以及新界西的單車徑。
此外,過往西沙排水設施欠佳,極易因暴雨引致水浸,附近鄉村亦缺乏現代排污設施,新地為此建造長達2.1公里的排水渠,同時興建一條接駁至馬鞍山渠務系統、長約3.9公里的排污渠,在西沙各村預留污水渠接駁位置,一併改善西沙村民的渠務問題。其他基建設施包括安裝隔音屏障、栽種樹木或植被、興建社區設施大樓等。
雷霆曾透露,整個路面擴闊等基建工程,合共耗資約60億,即連同補地價金額,未計算新地當年收購農地成本及建築成本,總成本已超過256億。
總樓面逾585萬呎
SIERRA SEA先推出第1A(2)期發售,為整個西沙項目住宅部分揭開推售序幕,據樓書顯示,整個住宅群分7期發展,合共提供9700伙,首期首批推出158伙,折實平均呎價為10398元,同周邊主要屋苑現時平均呎價1.26萬至2萬不等,低逾20%。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表示,項目發展規劃龐大,估計項目每方呎建築成本約5000元,計及地價、補地價、擴闊道路及運動場、以及連同利息等成本,可謂價值不菲。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由於項目發展規模龐大,該盤首期首批單位亦以推出價錢,亦是發展商的市場定價,通常開盤首批難以計賺或蝕,最重要是整個十四鄉現階段並未完全發展,而且發展商亦指有加價空間;另外,目前市場競爭大,加上樓盤規模大,認為目前定價可以吸引不同客戶認識該盤及四周環境,對日後推盤有幫助。
2025.04.22 經濟
供應持續 甲廈空置率再上升
近期甲廈租務平穩,惟空置率上升,主因大量新供應出現,令甲廈空置率處高位。
仲量聯行發表的《香港地產市場觀察》報告中指出,整體租賃市場於2月錄得淨吸納量後,3月錄得負吸納量63,100平方呎,主要原因是先前企業辦公樓整合和搬遷活動後,令大量樓面重回市場。
東九龍新甲廈落成
上月主要商業區空置率仍相對穩定。中環和港島東的空置率保持平穩,而灣仔/銅鑼灣和尖沙咀的空置率有所改善,分別下降0.1和0.6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東九龍的空置率因新項目—九龍灣的THE CENDAS竣工而上升至21.3%
租務成交上,消息指,葵涌九龍貿易中心錄得全層租務,涉及A座8樓全層,面積約2.5萬平方呎,以平方呎約25元租出,據悉,新租客為東華三院旗下教育部門東華學院。該慈善機構於2010年成立東華專上書院,其後開辦學士及副學士課程,包括醫療、社會科學等,近年再增商業學、護理學高級文憑,該學院目前佔用九龍貿易中心B座16樓作校葵興校舍,現再租用全層擴充。
外資搬遷 租太古坊二座
另外,東九龍甲廈錄升級租務個案,消息指,觀塘創紀之城1期37樓全層,面積約2萬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20元租出。新租客為一家時裝公司,原租用觀塘工廈,現轉作同區甲廈作升級。
至於質素較新的甲廈亦獲企業承租,消息指,太古坊二座全層樓面獲承租,涉及面積約2萬平方呎,即月租約100萬元。據了解,新租客為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該企業屬跨國風險管理、保險經紀和諮詢公司,總部設於英國倫敦。
據悉,該企業原租用銅鑼灣利園三期一層半樓面,涉及約2.5萬平方呎。如今搬往太古坊二座,可節省租金開支。此外,該廈於2022年落成,質素亦相對較新,故同時可作升級。
對於整體市況,仲量聯行港島商業部主管郭禮言(Sam Gourlay)表示,整體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升至13.7%,主要原因是存量調整,而商廈租賃交投仍然活躍。
該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表示,3月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持續下跌,按月輕微下降0.6%。中環和灣仔/銅鑼灣的租金分別輕微下跌0.2%和0.4%。同時,港島東錄得最顯著跌幅,租金回落1.2%。九龍東租金亦下降了0.2%。
2025.04.22 星島
Silversands 4房2,020萬連車位沽
豪宅新盤持續有捧場客,信和發展的馬鞍山現樓Silversands新錄成交,涉及單位為項目1座5樓A室,面積1151方呎,屬4房1套間隔,連一個車位以2020萬成交,呎價約17550元。
根據成交紀錄冊顯示,上述單位買家選用成交期為360日的付款計劃,並享先住後付優惠,以及代繳從價印花稅優惠。位於耀沙路8號的Silversands共有5座,提供160個單位,面積由266至1654方呎,涵蓋1房至4房多元戶型。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項目外,集團與中電合作發展的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復活節假期亦以6600萬售出1伙3房大宅,可見豪宅市場氣氛不俗。
Jessville成交價3219萬
此外,由已故前首席大法官楊鐵樑岳父譚雅士家族持有的薄扶林豪宅Jessville,亦於復活節長假期售出1伙,涉及單位為項目14樓A室,面積1431方呎,屬4房1套間隔,連一個車位以3219.75萬成交,呎價約22500元,買家選用120天成交期的付款計劃。
Jessville位於薄扶林道128號,合共提供32伙,面積1358至2960方呎,戶型涵蓋15伙3房及17伙4房戶。項目本月暫售出4伙,成交價介乎2500萬至3219.75萬,4伙單位各附連1個車位成交,合共套現逾1.09億。
2025.04.22 星島
屋苑議幅擴闊錄上車客承接
儘管復活節假期不少市民外遊,以致屋苑交投減少,然而部分業主願意擴闊議價空間,吸引上車客趁機買入心頭好。綜合物業代理資料顯示,九龍灣淘大花園、沙田第一城及元朗朗屏8號等,均錄得上車客市價成交個案。
港置高級區域董事陳子麟表示,九龍灣淘大花園P座一個極低層單位,面積約322方呎,2房間隔,單位一個月前開價420萬放售,吸引上車客洽購,經議價後單位最終以383萬易手,呎價約11894元,屬於市價水平。
淘大花園383萬易手
美聯分行區域經理吳肇基表示,鰂魚涌太古城於復活節假期連錄多宗成交,其中鄱陽閣高層A室,面積約583方呎,2房間隔,單位去年10月以800萬放售,近期減價至約710萬,最終以706萬成交,呎價約12110元,新買家為年輕上車客。
美聯分行營業經理吳冠衛表示,深水埗AVA 228一個中層C單位,面積155方呎,由於涉及銀碼較細,即使近期市況波動,依然獲上車客洽購,經過約三日議價之後,最終以229萬「一筆過」買入單位,呎價約14774元,屬市價水平。
太古城每呎1.2萬
中原副區域營業經理王勤學表示,近期不少業主願意擴大議價空間,吸引買家趁機出動覓平盤。
元朗朗屏8號2座高層A室,單位面積499方呎,屬2房間隔,原開價638萬放售,議價後最終以599萬售予同區上車客,呎價約12004元,屬市價成交。
利嘉閣分行高級聯席董事何億儂表示,沙田第一城2期17座高層H室,單位面積約327方呎,屬2房間隔,「零議價」獲首置客以418萬買入,呎價約12783元,屬於市價水平。
祥益區域董事黃慶德表示,屯門龍門居2座中層B室,單位面積592方呎,3房間隔,最新獲同區綠表上車客以居二市場價358萬承接,呎價約6047元,屬市場價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