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 工商時報
企業錢進不動產 融資貸款大增
近年房市熱絡、利率低,加上台商回流、資金充沛,企業「錢」進不動產熱度持續提升,根據金融聯徵中心統計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企業購置不動產貸款總金額達4.2兆元,年增13.2%,五年來大增52.9%,企業融資資金運用明顯湧入房市。
相較於其它企業授信用途,購置動產、投資、週轉金等三項貸款年增率分別為10.3%、0.9%、3.7%,五年來增幅分別為28%、7.1%、17.5%,購置不動產貸款金額成長幅度遠超過其他用途成長,更多企業資金運用重壓具自用和保值價值的不動產。
近年企業搶買土地、廠房、住宅需求大增下,「購置不動產」在金融機構對企業授信各類用途的占比,五年來已從13.5%、提升至16.9%,「週轉金」則從72.4%降至68.2%。此外,與個人房貸餘額同期年增幅9.3%、五年增幅34.3%相較,企業購買不動產貸款增加速度,更遠勝個人房貸餘額的增加幅度。
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2019年政府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是這波企業狂購置不動產的起點,無論是購買土地、廠房、商辦,甚至是購置住宅,都相當熱絡。到今年7月2日止,三大方案已審核通過927家廠商、總計1兆2,641億元的投資案,創歷史紀錄,未來也將替台灣創造10.6萬以上的就業人口,更帶動地區發展,導致去年以來全台各地區房市,因廠商回流投資題材遍地開花。
葉國華認為,這波企業回流投資潮,將替台灣經濟與房市帶來長遠的支撐效果,捷運周邊、科學園周邊、有建設的重劃區長線保值力強,受惠機會大。
此外,這波台商回流力道強勁,建廠需求大增,是營建業「搶工、搶料」的原因之一,「加價搶工」下,營建成本大幅提升,即使目前房市在信用管制加碼、房地合一稅新制調控下,疫情警戒影響尚未明朗,不過多數買方市場有預期漲價心理,導致房價依舊難以回檔修正。
2021.07.12 工商時報
疫情警戒 上半年預售推案量少一成
受本土疫情、政策打炒房兩隻黑天鵝衝擊,建商推案由熱轉冷,根據最新調查,上半年全台六都預售屋推案戶數、推案金額,雙雙比去年同期萎縮約一成,力守3.8萬戶、6,500億元;展望下半年,因「微解封」在即,多家建商和代銷蠢蠢欲動醞釀推案,全年力拚1.1兆元推案量。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根據建商開工及建照申請資料統計,2021上半年全台六都預售推案戶數約3.8萬戶、年減約11.2%;至於推案金額大約6,524億元、年減9.3%。
建商指出,疫情三級警戒快兩個月,不論來人、成交都比直接腰斬還慘,除部分已推出的新案持續預約賞屋外,籌備推出的新案多半喊停,靜待疫情解封後再登場;但部分區域、產品,客戶詢問度還是很高,像強調防疫、健康的產品,或透天、別墅類產品。
至於較有推案動能的區域,調查顯示,全台六都以桃園、台中,上半年推案戶數、金額都維持正成長。其中桃園推案戶數成長6.7%、推案金額成長7.5%;台中分別成長2.5%、2.8%;至於其他四都都呈現雙位數衰退。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分析,主要是受到政府打房的風向影響,加上疫情加劇、無薪假人數持續增多,連帶也造成購屋人心理恐慌,多數都會區推案量衰退逾二成,連帶使總銷金額也下滑。
值得觀察的是,上半年推案量較活躍的桃園、台中,都是擁有人口紅利、及公共建設持續推動的都會。以桃園來說,產業進駐帶動就業,又有房價基期低的優勢,近幾年桃園一直穩居六都家戶購屋比第一名。
至於台中,上半年推案戶數穩定突破1萬戶大關、達1.27萬戶,推案金額也高達1,680億元,雙雙坐上全台「推案王」寶座;主要是台商回流加碼置產,加上捷運綠線通車、水湳經貿園區、屯區與海線重大建設陸續到位,房市相對受青睞。
2021.07.12 工商時報
張金鶚:房市漲跌未定 買房前要停看聽
原物料上漲及人力成本增加,加上通膨壓力,房市在疫情趨緩解封後,是否出現報復性買盤,引起各界關切,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認為,在政府打房政策效應及疫情影響尚不明朗下,房市漲跌未定,消費者買房仍應保守,審慎為宜。
房巿在政府打房及因疫情致類封城的嚴格管制下一度急凍,但隨著7月底解封有望,可能讓市場活力復甦下,房市漲跌就成各界關切重點,在業界普遍喊漲下,張金鶚力勸消費者下手前要停看聽。
張金鶚表示,有人類比2003年SARS疫情過後房市復甦經驗,鼓勵大家危機入市,但卻忽略當時與現在疫情嚴重程度不同,房市景氣時機也有差異,更別提抑制房市投機炒作政策也不同。因此,在不同時空環境下,他對房市的未來走向表示保留態度。
他指出,民眾在購屋自住的認知上,房屋產品包括通風採光、大小格局、社區鄰里環境等應為首要考量,因此,消費者必需依個人需求偏好及負擔能力作購屋決策,「產品」本身遠比未來不確定的「時機」更重要,若只為可能的投機需求而買到不適合產品,將更得不償失。
張金鶚表示,打房政策的落實及疫情發展是房市兩大變數,解封後,未必會出現報復性或遞延性買盤,面對有人放話造成恐慌性預期,最好要觀望一下,畢竟房子是這麼昂貴的產品,政策及產品才是房市的核心,目前說漲跌,仍言之過早。
他強調,投資人看的是會不會賺錢,這和購屋自住者不同,如果看到有好的產品且自己負擔能力也不錯,還是可以下手置產,只是,買房仍應持保守態度,審慎為宜。
2021.07.12 經濟日報
囤房全都露 新北7.2萬人最多
全國各縣市「囤房」情形全都露,根據財政部近期公布的2020年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全台各縣市中,以新北市近7.2萬人擁有非自住住家最多,而其中更有1,771人囤房五戶以上;其次為台中市6.2萬人,第三名為台北市近5.7萬人。
不過財政部表示,此統計為「縣市歸戶」結果,由於個人可能會跨縣市持有房屋,與全國歸戶情況會有所落差;此外持有非自住住家的原因也很多,還須進一步研究是囤房炒作,抑或是繼承祖產等複雜原因所致。
房屋稅籍組成相當複雜,財政部曾在今年2月底首度以房屋稅籍資料為基礎,並排除地下室、騎樓、升降機構造、共有、營業、自住住家用(含公益出租)、部分自住非自住混用等情形,而得到「最接近」實際囤房情況的「非自住住家用」統計。
當時財政部採用「全國歸戶」方式,統計2020年全台共約48.2萬人持有非自住住家房屋,其中9,628人囤房五戶以上,囤房族首度現形。
而財政資訊中心近日發布去年地方稅財稅資訊統計,也同樣沿用前述統計方式,但改採「縣市歸戶」,分別觀察各縣市持有非自住住家人數,儘管較無法反映單一自然人跨縣市囤房情形,但仍然有一定參考價值,這也是各縣市囤房情形首度曝光。
根據統計,各縣市持有非自住住家的人數,以新北市最多,共有7.2萬持有一戶以上的非自住住家,持有五戶以上的「囤房大戶」,更有1,771人,同樣也冠居全台。
台中市持有非自住住家的人數共6.2萬人,僅次於新北,持有五戶以上的人數則有1,594人;而台北市儘管已實施囤房稅,依據囤房情形課徵差別稅率,但持有一戶以上者仍有約5.7萬人,位居全台第三名,持有五戶以上者也有897人。
高雄市、台南市、桃園市則分別有5.5萬人、3.7萬人、3.6萬人持有一戶以上非自住住家。
2021.07.12 工商時報
透天買氣年增近3成 防疫宅新寵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實價登錄新北市透天交易狀況,今年1~4月交易405件,較去年同期的317件,年增幅高達27.8%。進一步觀察近兩年新北別墅交易量前3名行政區,都由新店區奪得冠軍,今年新店1~4月交易73件,去年同期則成交63件;而今年第二名由樹林區45件拿下,擠下去年的鶯歌區31件;而這兩年第三名都由汐止區拿下,今年成交39件,去年同期則成交28件。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透天產品獨立門戶,有天有地,未來改建還有完整的土地持份,向來被視為最保值的房產選擇,不過隨著少子化和房價高漲,年輕購屋者為了擠身都會區,逐漸「捨透天、買大樓」。然而疫情翻轉民眾許多的消費習慣及居住觀念,當在家工作及遠距會議成為工作常態,近年反倒「捨蛋黃、取蛋白」,獨棟透天或郊區別墅反而因「密度低、人流少」,在防疫上成為居住優勢。
透天住宅低密度 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台灣房屋華城特許加盟店店長蔡志成表示,從去年開始,來新店尋找透天別墅的買方明顯增加不少,就是為了減少「人與人的連結」,而別墅擁有零公設、管理費便宜等優勢,其中「青山鎮」因有康橋國際學校學區的優勢,有7成的住戶都是學生家長,獨門獨院別墅預算4000萬元起,且3分鐘左右車程可到新店安坑交流道,20~30分鐘車程可到台北市中心,交通便利,也吸引不少北市上班族。
而今年突然異軍突起的樹林區,躍升為別墅交易量第2名,張旭嵐表示,主要是因樹林出現少有的別墅新案「大安一號院」,成屋陸續交屋所致,至於中古別墅,則有像是「水景別墅」、「國產天地」等案的交易,而汐止區因受到內湖買氣外溢,也吸引不少在內科上班族進駐,透天別墅總價1200~1700萬元之間,頗吸引新北換屋族。
統計去年透天產品平均交易總價,從3182萬到3208萬元,微幅增加。張旭嵐指出,別墅不需要與他人共用空氣管道、電梯、大樓公設等,因此也大幅減少與人接觸的機會,降低病毒傳染的風險,所以這兩年間,不少歸國台商或換屋族開始詢問近台北郊區的透天別墅產品,又以新店的別墅區總價較高,交易量增,也讓平均交易價格微增。(時報資訊 郭鴻慧)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副理郎美囡分析,近年透天關鍵在於政府對危老方案的推動,此外,加溫原因有3,1是土地價值飆漲,買家發現相較大樓類型更為保值,2是近來郊區住宅案開發增加,搭配豪墅話題接受度高,因此推案量帶動交屋量,其3是長期持有者因資金分配釋出,恰好搭配政策議題開發。使得透天交易表現搶眼。
而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則認為,此次疫情嚴重的部分區域房市,位於市中心、人口密度高、機能便利,挺過這次疫情風暴,長期來說依舊具備房產量價發展利多,不至於有陰影存在,借鏡2003年的SARS情勢,專責醫院如松山、和平等處,度過難關後的區域房市均恢復正常,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房地產屬保值資產,相關成本與物價也只會走升,除了疫情外,無其餘利空,低利亦會持續一陣子,蹲低跳高後市可期。
2021.07.12 工商時報
上半年家戶購屋比 7年同期新高
在本土疫情爆發前一波房市換手、新購熱潮帶動下,上半年六都家戶購屋比創下七年同期新高,每百戶家庭有2.11戶購屋,桃園以每百戶有2.72戶購屋居六都之冠,新北、台中每百戶都有超過2戶購屋。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由於每個區域的交易規模與家戶數量並不一致,買賣移轉棟數的交易量不容易去判斷各地房市交易熱度的落差,透過區域內每百戶家庭有多少家庭購屋,可清楚比較各地買氣。而在房地合一稅新制上路前帶出一波節稅換手潮,及剛性自用需求持續暢旺下,六都表現都不錯,台南上半年家戶購屋比1.91%為2011年以來同期新高,其餘五都也都是2015年以來同期新高。
曾敬德指出,家戶購屋比和2014年以前相比,不易再創新高,主要是都會區的家戶數量成長相當快速,以桃園市為例,桃園10年期間家戶數成長二成,即使區域內的交易量觸底反彈,不過家戶購屋比和早年相較,仍有一段落差。若以區域來看,相對平價的都會區仍是家戶購屋較活躍區塊,包括桃園市、台中市等,區域內不乏重大建設,且人口結構相對年輕,又具備許多工作機會;相對地雙北市人口眾多,不過房價負擔相對其他區域高,家戶購屋的活躍程度不如平價區域。
2021.07.12 經濟日報
危險建物都更認定 比危老嚴
立法院今年5月三讀通過《都市更新條例》修法,針對耐震不足、明顯危害公共安全建物祭出棒子與蘿蔔,針對新法適用對象,內政部近期已預告認定辦法,評估方式及程序比照危老條例,但考量代拆程序涉及民眾權益,在危險建物的認定上較危老更加嚴格。
內政部積極推動都更及危老,統計至今年6月底,全台累計已受理申請2,136件危老重建;不過截至5月底,今年都更核定件數僅18件,速度略為緩慢。
為加速中高樓層危險建築物加入更新,內政部修正都更條例,順利通過立法院三讀。在容積獎勵方面,實施容積管制前的中高樓層建築,可以原建築容積1.2倍核計獎勵上限。
而若為耐震能力不足、有明顯危害公安的建物,則至高可以原容積1.3倍計算,同時這類建物,在取得住戶多數共識,並有完善安置配套前提下,可免除地方政府代拆的協調程序,簡化程序加速改建。
內政部近期預告「都市更新耐震能力不足建築物而有明顯危害公共安全認定辦法」,預告期為60日,外界仍可提供意見,後續會再由內政部正式發布公告,並自發布日實施。
根據目前預告辦法,首先在認定方式及程序上,是比照危老條例,由地方政府主管機關依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結果來認定。
內政部表示,考量危老條例已有一套評估方式,為了一事不二做,避免都更與危老評估方式不同造成擾民,同時也方便所有權人在評估後,可依結果選擇要走危老或都更,保持一定彈性,因此在評估方式及程序上接軌危老做法。
不過由於都更條例新法涉及簡化代拆程序,必須要有一定迫切性才能適用,在危險程度的認定上較危老嚴格。舉例來說,危險度總評估分數只要大於45分,則符合危老適用條件,但要適用都更新法,總評估分數要大於65分才行。
2021.07.12 買購新聞
預售屋轉售,記住「30萬」這數字
7月1日開始,房地合一稅進入2.0時代,以往的預售屋獲利,是隔年5月份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但從現在開始,預售屋的獲利必須於簽約後,30日內申報房地合一稅,不併計綜合所得總額,是重大的改變。
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長鄭文在表示,回想6月份的預售屋換約「逃亡潮」,好不熱鬧,在三期警戒的防疫時期,有的建商換約要提前數週預約,更有的建商不能進他們辦公室換約,沒有豪華的辦公室,只能約在辦公大樓的門前小公園換約,形成特殊的換約情境,更是從業以來不曾有的經驗。
當然,疫情嚴峻,7月1日房地合一稅2.0在即,也造成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形。更有人因為建商來不及換約,而放棄成交的機會,把戰線直接延續到成屋再說。細分這次預售屋的房地合一稅,雖然比原來併入所得稅總額申報嚴苛,但也算非常人性化,並非無利可圖,以公式來看(見附表),費用的種類有取得、改良、移轉,因為預售屋的取得及改良費用都幾乎是0元,唯一可能發生的移轉費用是仲介費,所以,預售屋若是透過仲介公司成交,該仲介費是可以憑發票扣除的。
另外一種情形,如果非透過仲介公司成交,或是仲介費用未達售價3%或30萬元者,仍可主張扣除售價3%計算費用,最高30萬元為限,不需要舉證的費用。試想一戶總價1500萬元的預售屋,自備款以2成計算,定、簽、開、各樓板完成到完工約需300萬元,以預售屋施工期2?3年計算,對於小資族的投資報酬率,還是充滿誘惑。
當然,如果預售期間沒有順利出脫,從過戶登記完成後,從新起算的5年內45%?35%的房地合一稅,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煎熬,因為,這時會有銀行貸款的房貸壓力,也應驗了一句廣告名言「投資一定有風險」,預售屋買賣也可能有賺有賠,不可不慎,當心,偷雞不著蝕把米。
2021.07.12 聯合新聞網
房價飆升 全球央行頭大
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飆升,正在考驗各國央行如何收回刺激措施的能力。從長遠來看,若央行退場的時間太晚,恐將促使房價進一步上漲,並加劇對金融穩定的擔憂;若央行撤回刺激措施的力道太猛,將擾亂市場並拉低房價,進而威脅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復甦。
彭博資訊報導,紐西蘭、南韓和加拿大的央行官員將在本周召開利率決策會議。這些國家節節上揚的房價,正使央行承受壓力,須想辦法讓一般勞工買得起房子。央行決策官員對房市泡沫爆破造成的金融危機仍記憶猶新,因此,隨著經濟成長,部分央行在討論放慢資產收購步調、甚至是升息時,如何抑制飆漲的房價,成為最需深思熟慮的難題。
瑞穗總合研究所經濟學家、前日本央行理事門間一夫說,大多數央行將會逐步撤回疫情時期的支持措施,但如何在退場時不會傷害到房貸戶,將是一大挑戰,「貨幣若用於某些特定目的,例如抑制房市活動等,恐怕造成其他問題,像是過度抑制經濟復甦」。
不過,若央行不出手抑升房價,又會衍生其他風險。彭博經濟分析顯示,當前房市已閃現類似2008年泡沫的警訊,恐怕引發金融失衡的問題,並使不平等惡化。
由於許多經濟體仍在努力應付疫情或緩慢的貸款成長,央行官員或許可以尋求升息以外的替代方案,例如調整貸款成數(LTV)的限制,或是調整房貸的風險權數,這就是所謂的總體審慎政策。但這些措施不保證會成功,因為房屋供應不足、政府的稅務政策,也都是影響房價的重要變數。
萊比錫大學教授施納伯認為,最好的解決方式是,央行停止進一步擴大資產負債表,然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非常慢且漸進方式調升利率。
2021.07.12 買購新聞
農地「這條件」可免繳地價稅
許多鄉親林業用地課徵地價稅,經查土地內未補正的設施(建物或鋪面)或有做非林業使用之情況。鄉親常誤認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就不用繳地價稅。依照土地稅法規定,農業用地包含一為都市計畫編為農業區及保護區之土地,二為依區域計畫法編定之農牧用地、林業用地、養殖用地、鹽業用地、水利用地、生態保護用地、國土保安用地及國家公園區內由國家公園管理機關會同有關機關認定合於上述規定之土地。除了土地必須是農業用地外,也要作農業使用,才符合課徵田賦規定,又田賦目前停徵,與課徵地價稅之一般土地相較,可視為免徵地價稅。
舉例來說,都市計畫區內農業區或非都市計畫區內一般農業區養殖用地、山坡地保育區林業用地皆屬於農業用地,可向土地所在地的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課徵田賦;位於都市計畫區內屬住宅區、商業區等都市土地,或為非都市計畫區內甲種建築用地、交通用地或特定目的事業用地等,因不屬於農業用地,故要課徵地價稅。
農業用地要符合農業使用,如有未取得建築執照或使用執照之建物或農業設施,或作停車場、鋪設水泥舖面、堆置土石或雜物、種植庭園植栽等不屬於農業使用情形,將會課徵地價稅。提醒鄉親,農業用地要合法農用才能持續課徵田賦(目前停徵),免繳地價稅。
2021.07.12 華廈時報
首創置業擬自願退市 集團溢價62.79%註銷 H 股進行私有化
7月9日,首創置業(股票代碼:02868.HK)發佈公告表示,將向港交所申請自願撤銷H股的上市地位。將與要約人首創城市發展進行合併,要約人為首創集團的全資公司。據悉,H股的註銷價格為2.8港元/股,按照首創置業最新的收盤價計算,溢價率達到了62.79%。
在合併完成之後,首創置業自願退市。首創置業方面表示,合併之後,公司將會獲得更暢通的資本管道,與首創集團的聯繫也更加緊密。
獲集團私有化
7月9日晚間,首創置業發佈公告表示,將向港交所申請自願撤銷H股的上市地位。公告內容顯示,首創置業將與要約人首創城市發展合併。在合併之後,首創置業將根據中國公司法及其他適用中國法律被要約人吸收合併。
公告顯示,要約人為首創集團的全資控股公司。而首創城市發展針對此次吸收合併將支付註銷價。據悉,首創城市發展向H股股東用現金價支付每股H股2.8港元;向非H股外資股東用現金價支付每股非H股外資股人民幣2.33元;向內資股股東即首創集團支付每股內資股人民幣2.33元。按照首創置業最新的收盤價計算,此次首創城市發展的要約收購價格溢價率達到了62.79%。
同時,在吸納合併完成後,首創城市發展將承接首創置業的全部資產、負債、權益、業務、人員、合約以及一切其他的權利及義務,首創置業最終將會在完成適用的工商註銷登記手續後註銷登記。
在上述所有生效條件達成之後,首創置業將根據上市規則向港交所申請自願撤銷上市地位。首創置業也會另外披露相關公告,通知H股股東有關建議撤銷上市地位以及H股在港交所最後交易日的確實日期、相關安排、H股正式除牌的生效時間。
同時,首創置業方面在公告中表示,如果吸納合併因任何原因未獲批准或失效等,則公司不會撤銷H股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退市後融資管道或更加暢通
7月8日,首創置業披露公告稱,股票將在7月8日起進行短暫停牌,以刊發內幕消息。事實上,在7月8日之前,市場上已經有消息傳出,首創置業將被私有化。公告顯示,7月12日,首創置業將在港股市場恢復交易。
同時,在7月8日,首創钜大(01329.HK)也宣佈停牌,原因則是涉及收購合併,而首創置業正是首創钜大的控股股東。公開資料顯示,首創钜大的主營業務是開發、運營以及管理奧特萊斯綜合商業專案和非奧萊的零售物業項目。在2021年3月份,首創钜大發佈公告表示,首創置業向首創集團轉讓了旗下全部的奧萊業務,啟動相關業務的重組。在重組完成之後,首創置業集中資源發展住宅和非奧萊物業項目,首創钜大則在首創集團的直接管理下專注於奧萊物業專案。
時隔3個月有餘,首創置業再度進行了有關收購合併的重大重組。針對此次合併的理由,首創置業方面表示,對於H股股東而言,其有機會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用溢價將投資變現,而H股的交易流動性則處於較低水準。同時,首創置業方面認為,房地產市場以及行業的監管更加嚴格,中國的房地產開發行業面臨挑戰,公司的經營業績也發生波動。
而調控政策持續趨於嚴格使得房地產行業以及公司的房地產業務經營業績產生波動,進而可能會對H股股價產生不確定性。基於上述原因,首創城市發展認為,兩者合併可以為H股的股東提供機會,股東的投資也可以憑藉著溢價立即變現。
同時,首創置業方面表示,公司已經基本上失去了上市平臺股權融資的優勢,股權融資管道受限。若成功退市私有化,首創置業與首創集團的聯繫將更加緊密。而首創集團作為北京重要的全資國有企業,有助於提升公司的信用資質。首創集團也會為首創置業提供更加暢通以及便利可行的資本管道。
針對私有化一事,首創置業方面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相關內容以公告為准。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首創置業累計實現簽約面積約為174.3萬平米,累計簽約金額則同比增長了19.5%,為402.7億元。同時,在2021年6月份,首創置業也獲得了上海的兩宗地塊。
2021.07.12 網路新聞
投資滴滴收益縮水,保利地產上半年仍大手筆拿地
六月底在紐交所上市的滴滴,近期因被審查股價出現了波動。
這家成立僅9年的出行巨頭,在上市前共經歷了22輪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790.28億元人民幣。從滴滴的融資史可以看到,來自地產行業的保利地產曾參與投資。
保利地產旗下的保利(橫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資本”)在2016年成立股權投資基金——珠海利暉基金,以4億美元投資滴滴,占滴滴當時的股權比例約為1.46%。按此計算,滴滴當時的實際估值應該不少於276億美元。
據保利地產當時的公告,珠海利暉基金以所投資項目股權價值增值為主要收益來源,並通過所投資項目上市後減持退出或協定轉讓專案股權等方式回收收益。
在保利入股5年後,滴滴終於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天,滴滴的股價上漲近16%左右,市值一路飆升到800億美金左右。但隨後滴滴的股價開始急轉直下,截至7月8日收盤,市值從上市首日的798.2億美元,縮水至538.18億美元。
儘管滴滴市值大幅縮水,但目前滴滴市值還是比保利資本入股時上漲了不少。至於保利資本能從入股滴滴中具體獲利多少,目前還不得而知。
據相關媒體報導,保利投資滴滴的收益約在60億左右。但由於近期滴滴股價下跌,這一投資收益也會面臨縮水。
另外,最近幾年保利投資滴滴的股權投資基金珠海利暉基金已有過減持分配。
國機汽車(5.210, 0.04, 0.77%)6月時曾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於2016年出資2億元認購珠海利暉基金份額,期間,珠海利暉基金經過了幾次減持分配,截至目前,公司持有珠海利暉基金餘額為1.39億元。
保利資本原本是保利地產與保利投資、中金公司(57.880, 1.11, 1.96%)於2015年12月共同成立的資本運作平臺,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開發基金、商業不動產投資基金以及股權投資基金。
天眼查資訊顯示,目前保利資本的股東變更為保利地產與保利投資、珠海泰輝,分別持股45%、50%、5%。
在房企紛紛試水其他多元化業務的背景下,除了商業、物管、文旅等相對傳統的多元化發展方向之外,“創投”也是近年來房企涉足較多的投資路徑之一。
據克而瑞不完全統計,百強房企自2014年以來總體參與創投項目逾200例,且自2016年以來創投項目個數呈逐年提升的態勢。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相較于投資傳統行業,創投具有高成長、高收益的特點。截至目前已有超半數的TOP30房企都有參與創投,其中,以碧桂園創投、保利資本、遠洋資本、越秀產業基金等最為突出,累計投資均在20例以上。
保利地產在2018年提出“一主兩翼”發展戰略,形成以不動產投資開發為主體,以綜合服務與不動產金融為翼的 “一主兩翼”業務板塊佈局,保利資本是其不動產金融板塊的重要佈局之一。
據瞭解,除了保利資本外,保利地產在不動產金融板塊還有信保基金和太平保利兩大投資平臺。信保基金是專注於產業投資、金融創新、並購整合和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機構;太平保利則聚焦大健康、新經濟、泛地產等投資方向。
保利地產2020年年度報告指出,在不動產金融方面,公司基金累計管理規模逾1400億元。
不過從收入上來講,地產主業仍然是保利地產的主要收入來源。資料顯示,2020年保利地產的地產開發收入為2263.76 億元,占總收入比例為 93.08%;兩翼產業實現市場化收入 154.32 億元,占總收入比例6.92%,其中來自不動產金融的收入明細並未披露。
聲稱要“重回前三”的保利地產,在2020年才突破5000億元,全年銷售實現簽約金額5028.48億元,同比增加8.88%,與碧萬?超7000億元的銷售額形成較大差距。
今年上半年,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情況下,保利地產僅實現了約27%的增速,簽約金額累計約為2851.85億元。克而瑞資料顯示,上半年,百強房企的平均增速為36.7%,保利地產仍位居第五位。
銷售增長有壓力的保利地產,開始在土地市場發力了,畢竟這是銷售規模的根本。去年下半年以來,具備較大資金優勢的保利地產開始逆勢拿地,2020年拓展專案146個,拓展成本2353億元,同比增長51%,拿地銷售比達46.79%,2019年則為33.7%。
今年上半年,在22城首輪集中供地的背景下,保利地產大有斬獲,在12個城市都有斬獲,拿地總數為22宗,拿地金額約為472億元,在5個城市拿地金額位居第一,其中包括上海。
6月召開的2020年年度股東會上,保利地產總經理劉平就曾透露,2021年保利發展計畫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直接投資總額3950億元——相較去年的投資預算增長17.9%。
2021.07.12 新浪網
招商蛇口上半年銷售1769億 斥資216億新增11個項目
7月9日晚間,招商蛇口(001979.SZ)披露6月銷售及近期購得土地使用權的情況。
根據公告,2021年6月,招商蛇口實現簽約銷售面積190.6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8.05%;實現簽約銷售金額443.31億元,同比增加36.10%。
截至6月底,招商蛇口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面積770.22萬平方米,同比增加54.88%;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金額1769.76億元,同比增加59.85%。
以招商蛇口2021年的銷售目標3300億元來看,目前招商蛇口的完成率為58.99%。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招商蛇口在前6個月全口徑銷售額排名第七,權益銷售金額1106億元,排名第九。
拿地方面,前6個月招商蛇口新增土地貨值1890.3億元,排名次于碧桂園、萬科和保利發展。新增土地價值900.6億元,排名第五,新增土地建築面積647.9萬平方米,排名第十二。
此外,招商蛇口稱,公司6月份新增11個項目。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統計後發現,招商蛇口拿下上述專案總計斥資約216.92億元。
招商蛇口2020年的年報資料顯示,在土地儲備方面,招商蛇口累計獲取土地98宗,新增土地面積687.98萬平方米,總計容建面1624.83萬平方米,權益面積1044.82萬平方米。2020年招商蛇口獲取的土地成本權益支出589.3億元,住宅開發專案權益銷售額1487.79億元。招商蛇口表示,公司預計2021年新開工面積13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300萬平方米,全年力爭實現簽約銷售額3300億元。
平安證券則在7月1日發佈的研報中下調了招商蛇口的評級至推薦。評級理由主要包括,低基數疊加REIT上市,業績大幅增長;銷售增長靚麗,拿地延續積極。
在風險提示中,平安證券稱,受新冠疫情影響,若後續樓市回暖持續性不足,房企普遍以價換量,可能帶來公司項目減值風險;另外,2016年起受樓市火爆影響、地價持續上升,而後續各城市限價政策陸續出臺,未來公司毛利率仍面臨下滑風險;公司產業新城建設開發進度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在招商蛇口此前的股東大會上,該公司董事總經理蔣鐵峰對於拿地這方面曾表示,拿地情況與銷售情況是匹配的。按照“一城一策”戰略,經過測算後,在資源好、市場好的城市投向優先。土地溢價率並不是唯一指標,最終要看土地跟房價的關係。
截至7月9日收盤,招商蛇口報11.29元/股,漲幅0.36%。
2021.07.12 每日經濟新聞
弘陽地產二代接班挑戰多:債務壓頂 千億夢難圓
久等的紅盤,神秘的新政,拖延的供地。當我們緊繃的神經,被市場的風吹草動反復折騰時,卻沒人注意到,難熬的房企,在經歷一場變革。
前幾年,謀求擴張的弘陽地產拿地積極,不僅多次溢價拿地,還數次以“地王”身份出現在土拍市場。然而有的“地王”項目面世後,卻遭到了市場的冷遇。
公開資料顯示,弘陽地產是一家江蘇省領先的綜合性房地產開發商,專注於住宅物業開發以及商業及綜合用途物業的開發、運營及管理。弘陽地產秉持“做透大江蘇,深耕長三角,佈局都市圈”佈局戰略,於2018年登陸資本市場。
曾幾何時,意氣風發的弘陽地產高喊三年實現“千億目標”,可努力了很多年,結果卻遠不及預期。時至2020年,弘陽地產實現合約銷售額僅為865億元,距離千億目標可以說是尚差百里。而高速擴張的背後,弘陽地產如今規模降速、毛利下滑。高管出走後的弘陽地產,還面臨負債沉重、資金鏈考驗等難題。
規模擴張高溢價拿地不手軟
據瞭解,1999年12月,曾煥沙開始涉足房地產,憑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寬廣的人脈網路和良好的社會口碑,紅太陽2003年開發的“旭日華庭”,建築總面積達40萬平方米,創下一天銷售842套的奇跡。
自2003年成立弘陽集團後,曾煥沙就將業務重心放在了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及物業服務上。2018年7月,弘陽地產登陸資本市場,這一年,弘陽地產合約銷售473.4億元,同比增長84%,增幅排名全國房企第二位。
上市後,為了實現千億目標,弘陽地產開啟大手筆拿地模式。資料顯示,2018年,弘陽新增地塊31個,2019年增加至57個,2020年再次拿地50個,且大部分土地均為高溢價購得。今年以來,在融資新規和房地產調控下,弘陽拿地的節奏和力度依然沒有手軟。
2021年1月,弘陽地產5.05億元拿下溢價率高達122.74%的徐州陶樓山東側B地塊,隨後又斥資17.33億元競得溢價率達98.74%的江蘇淮安市生態新城203號商住地塊。
然而現如今,一系列高價拿地“操作猛如虎”後的弘陽,已呈現毛利下滑、債務負擔沉重等後遺症。
負債攀升盈利能力逐年下滑
《每日財報》瞭解到,2020年弘陽地產實現營業收入201.6億元,淨利潤18.5億元。儘管弘陽地產銷售仍保持增長,但是企業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卻逐年下滑,2017-2020年,弘陽地產的銷售毛利潤率分別約為40.6%、31.2%、25.1%、22.4%,淨利率分別約為19.5%、14.3%、10.8%、9.2%。
在弘陽地產185.3億元的現金中,其中受限現金28.6億元,質押存款32.5億元。也即是說,弘陽地產能夠動用的資金只有124.2億元,這其中還不包含本質上同樣是債的56億元的一年期應收款和應付票據。
細細算來,弘陽地產的短期償債能力並沒那麼好。資料顯示,弘陽地產2020年的非控股權益為122.23億元,比2019年同比上漲了193.9%,僅比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少29.57億元,占權益總額的44.6%。非控股權益的大幅增加意味著弘陽對合作模式的依賴度提升。然而,非控股權益應占利潤卻並未出現大幅增長。
資料顯示,2020年,弘陽地產的非控股權益應占利潤僅為1.94億元,僅比2019年同比上漲了15.5%,而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16.61億元,是非控股權益利潤的8.6倍,存在明股實債之嫌。
高管離職二代走向台前接班
為了實現目標,老闆曾煥沙曾陸續請來了大批明星經理人,以期助力弘陽跨進千億俱樂部,包括張良、蔣達強、羅豔兵、陳彬、鄒高武、鄂宇、何愛華、鄒俊、徐佳彥、林晨在內的九名高管宣佈入職,其中不乏業界“大牛”,而蔣達強、陳彬、鄒高武均來自旭輝控股。
然而,這個團隊僅僅合作了一年多便走向了分裂,留下一個尚未完成的千億目標。第一個離開的是張良,2020年11月22日,弘陽地產公告宣佈,張良因欲分配更多時間於個人事務上,已提出辭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成員職務。
2021年初,由於工作調動原因,何捷辭任弘陽地產執行董事、行政總裁,由袁春接任。2月26日,弘陽地產、弘陽服務分別發佈公告,稱公司非執行董事蔣達強先生因個人事業發展原因,於當日分別辭任非執行董事。
蔣達強辭任後,弘陽地產宣佈,其所空缺出來的職位,交由董事會主席曾煥沙之子曾俊凱接替,其已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成員及公司副總裁。
資料顯示,弘陽創始人曾煥沙共有一子一女。按照預期規劃,兒子曾俊凱將接班地產公司,女兒曾子熙則主管弘陽物業板塊。去年分拆弘陽服務上市後,曾子熙被委任為執行董事兼副總裁。
對於曾俊凱其人,過去一直很低調,在網上資料寥寥,僅有參加弘陽地產港交所IPO通過聆訊後發佈會時的一張官方合照。在此之前的2018年10月,曾俊凱被派往過成都公司任總經理,那時弘陽地產在成都僅有三個專案。
2021年初,曾俊凱回到弘陽大本營南京公司任職,擔任總經理。如今,隨著曾俊凱升格成為副總裁,“二代”接班計畫也已然明朗。
新的變革下,且看這位“二代”將如何疏解弘陽地產擴張後遺症,何時能夠帶領弘陽地產實現曾經的千億願景,《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2021.07.12 新浪網
新城控股 6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30.25億元
7月8日,新城控股(40.680, -0.12, -0.29%)發佈了公司前6個月的銷售簡報,資料顯示,6月份新城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30.2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7%;銷售面積約183.1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8.00%。
6月份數據,相較於2019年、2020年均有所下滑,從2月到6月,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聚焦在三四線的新城控股,房子開始賣不動了嗎?
銷售增速每況愈下
公告顯示,1-6月新城控股的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176.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65%,累計銷售面積約1086.9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23.87%。看上去上半年銷售同比增速不錯,但這是在去年基數低的情況下的成績,事實上,查看主要房企上半年的銷售情況,新城控股的排名從去年的12的位置跌到了今年16,半年間跌了4個名次,被旭輝集團反超。
此外,新城控股在TOP50中銷售增速僅位列第43位,幾乎墊底。而同規模的房企,諸如中國金茂、旭輝集團、中南置地等,分別實現了26.52%、68.67%、32.8%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分別對比新城控股2019、2020、2021前6個月的銷售情況看,2020年由於疫情勻速,上半年銷售較2019年有所下滑,但2021年本應在低基數的基礎上實現快速增長的預期,似乎沒有兌現,同比增速從2月的125.65%一路下滑至6月的-11.67%。
除去1月份,剩餘2月至6月,新城控股今年的表現均落後于2019年正常年份,儘管說2019年是正常年份,但也是2年前的銷售。更加需要注意的是,相較於2年前,今年的銷售業績差距還在逐漸拉大,6月的銷售額較2年前下滑了22.08%。
現在的情況就是,新城控股的房子,有點賣不動了。
聚焦三四線 銷售均價出現下滑
透過公司公告,從城市能級上看,新城控股主要聚焦在二三四線城市,一線、二線、長三角三四線及其他三四線城市銷售額占比分別為 8%、36%、37%和 19%,三四線城市合計占比達到56%。截止2020年底,在新城控股1.43億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中,按城市能級劃分,一二線城市、長三角三四線城市和其他三四線城市分別占比達 39%、30%和 31%,三四線土儲占比達到61%。
聚焦在三四線,使得新城控股今年的銷售均價出現了下滑。上半年的銷售均價為10825元/平米,明顯低於百城樣本住宅平均價格16063元/平米,此外相較於去年同期,百城樣本均價是同比增長的情況下,新城控股的銷售均價卻是下滑的。、
不過查看百城中的三線城市樣本住宅價格平均數據情況發現,這似乎並不僅僅是三四線城市房價的普遍現象。資料顯示3線城市的平均價格今年上半年是明顯上升的。這與聚焦在三四線的新城控股形成了明顯的差別。而新城控股銷售均價同比下滑並沒有換來銷量的快速增長,反而在6月呈現負增長。
盈利指標全面下滑
如果三四線商品房價格上漲乏力,那麼隨著物價水準和原材料及人力成本的上升,新城控股未來面臨的盈利壓力將逐漸增大。儘管公司在近兩年已經開始逐漸加大一二線的拿地力度,但尾大不掉,重整歷史包袱需要時間。
事實上,從2019年起,新城控股的盈利指標就出現了全面的下滑,包括毛利率、淨利潤率、ROE等。毛利率從2018年的36.69%下滑至2021年Q1的20.33%,淨利潤率從22.55%下滑至3.51%,加權ROE也有下滑趨勢。這背後主要原因還是毛利率所表徵的土地成本與銷售均價之間的盈利空間被壓縮。
我們梳理過去幾年新城控股的銷售均價和土地成本情況(克而瑞資料)發現,新城的商品房的銷售均價出現了持續性的下滑,從2017年的14060元/平米,下滑至2020年的10684元/平米,與此同時,新城控股的拿地均價則有所上升,2017年為2778元/平米,2020年則上升至3031元/平米,今年上半年的拿地均價達到4128元/平米,再度上升。
按照目前的麵粉和麵包價格的情況看,新城控股未來盈利指標的壓力仍然不小。不過吾悅廣場商業租金類收入利潤率高,因此有望提振公司的盈利指標,但由於商業地產屬於重資產運營,因此ROE不一定能漂亮。
現在擺在新城控股面前的情況是,三四線的房子賣不上價,似乎還有點賣不動了,而一二線的競爭壓力又很大,盈利空間也所剩無幾,商業地產還面臨線上購物及社區團購等新業態的競爭。但不管未來如何,新城控股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提高銷售均價。
2021.07.12 財經網
保障性租房新規直擊大城市青年痛點
保障性租房新規直擊大城市青年痛點
新市民、年輕人成為獲益者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曹金彪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指出,“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新市民、青年的住房問題。”
“《意見》的優惠政策之多、措施手段之實、保障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隨著各地特別是人口淨流入城市的貫徹落實,新市民、青年肯定會成為獲益者。”北京房地產仲介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慶祥說。
“同第一代農民工或打工者不同,90後、00後新市民和青年對良好居住環境和配套設施訴求較強。而大城市現有的租賃供給和他們的需求不能匹配。”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在熱點城市,租賃供應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大戶型商品租賃房源總價較高,小戶型長租公寓的租金單價較高;而城中村或園區宿舍租金不高,但租住體驗較差。
趙慶祥還注意到現有保障制度的“缺口”:人口淨流入城市房價高,新市民、青年等人群短時間內買不起房,按照收入水準又不符合公租房保障條件。
“每年有900多萬大學生畢業,許多不符合就業地公租房的收入條件。因此,保障性租賃住房出發點就是在公租房之外,解決新市民和青年的住房困難。”曹金彪說,“這是一個新的制度,是以前沒有的。”
“大學剛畢業,可能一間房就可以了。但是結婚、生孩子了,可能就需要有更好的條件,所以我們保障體系裡還有共有產權住房。”曹金彪介紹,《意見》首次明確了國家住房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要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各地要根據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結合實際,確定各地的具體保障方式。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指出,住房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十分關鍵。在房價高企、租購並舉的背景下,加大租賃住房的供應非常重要。在存量房時代,利用各種存量土地和房屋改建或新建,以較低租金提供給新市民和青年居住,也有利於充分利用閒置房屋,增加住房供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個頂層設計的意義十分人性化。不同階段的住房困難人群有不同的設計。可以說,我國這種嘗試是具有先進性的探索。”李宇嘉說。
趙慶祥指出,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再加上既有的市場化租賃住房、商品房,形成了對住房需求者的全覆蓋:低收入群體租住公租房,夾心層租住保障性租賃住房,改善型租住群體租住市場化租賃住房,初次購房者可以購買共有產權住房,改善型購房群體可以購買商品住房。
“從住房保障角度來說,做到了應保盡保;從住房供應來說,實現了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從目標導向來說,促進實現全體人民的住有所居,促進民生福祉達到新水準。”趙慶祥高度評價了《意見》的精神。
如何保障《意見》得以落實,並在最大程度上幫助新市民和青年呢?
李宇嘉提到,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會選擇租住離工作地點稍遠的房子,以對沖高租金壓力,但通勤的時間成本就會提升。
因此,政策發佈後,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位置是最受青年、新市民和網友關注的問題之一。
曹金彪在吹風會上針對此問題專門進行了解答。他表示,《意見》提出主要利用存量地和存量房,要解決的就是位置偏遠的問題。因為新出讓的土地,往往位置比較偏遠,但是存量房、存量地多數在城區。因此,各方主體去改建、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可以解決位置偏遠的問題。
為了支援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意見》明確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閒置土地建設,需變更土地用途,但不補繳土地價款,且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同時,《意見》專門明確了審批機制,市縣人民政府可以建立會審機制,要快速審批,支援建設。《意見》還規定,企事業單位可以自建,自己沒有資金或者能力,可以與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合作建設運營。
在李宇嘉看來,《意見》目的很明確:實現職住平衡、產城融合,降低新市民、青年的通勤成本,針對的都是目標群體的痛點。
除了位置,租金會不會難以承受?曹金彪坦言,2016年以來,一些住房租賃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商改租、工改租,改建了一批租賃住房,但是面臨土地、規劃、審批等方面的困難,無法享受住房租賃的稅收優惠政策,也無法落實民用水電氣價格。
《意見》對這些問題予以全部解決。《意見》明確,允許將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不變更土地使用性質,不補繳土地價款。
“這是國家對各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一個重大政策支持,能切實降低土地成本,實現保障性租賃住房低租金的目標,讓新市民、青年能夠租得起。”曹金彪說。
《意見》明確,中央對符合規定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任務予以補助。同時降低稅費負擔並執行民用水電氣價格。
“青年有希望,城市才有未來,青年有希望,國家才有未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吹風會上指出,解決青年、新市民的住房問題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也是提高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政府應該有內生動力去做這件事,那麼所有的困難和問題都有辦法解決。”倪虹說。
2021.07.12 經濟通
金科服務料中期盈利增逾70%
金科智慧服務(09666)公布,預期截至6月30日止中期盈利按年增長逾70%,即至約4.98億元人民幣.
該集團指,純利增長主因物業管理在管面積的增加和社區增值服務與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的綜合上升,帶來綜合純利的提升.
該集團預期於8月底前公布業績.
2021.07.12 經濟通
佳源國際 6月銷售額逾42億人幣 按年增8%
佳源國際(02768)公布,6月銷售金額約42.1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8%,銷售面積約26.51萬平方米,同比升約2%.
該集團指,今年上半年銷售金額約191.27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4%,銷售面積約149.15萬平方米,同比升約38%.
2021.07.12 經濟通
中交建 7億人幣合資安置房建設
中交建(01800)(滬:601800)公布,夥控股股東中交集團及綠城房建共同投資富陽區銀湖安置房建設項目,項目公司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將分別出資約4499.5萬元、500萬元及5000元,分別佔項目公司註冊資本總額的89﹒99%、10%和0﹒01%.
該集團指,預計其出資額約6.96億元,而項目公司的經營範圍預期將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市政公共設施、水利水務設施、房屋建築設施的投資、建設及運 營維護業務;土地整理;物業服務;產業園區運營管理等.該集團指,綠城房建享有的「綠城」品牌價值及成熟項目經驗,與其共同合作有助於推動項目實施,亦有助於擴大在富陽區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2021.07.12 經濟通
億達中國 6月銷售額7.85億人幣 按年跌36%
億達中國(03639)公布,6月銷售金額約7.8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約36%,而權益合約銷售金額約6.94億元.同期,銷售面積為5.71萬平方米及權益銷售面積為約4.43萬平方米,每平方米銷售均價約1.37萬元,以及每平方米權益銷售均價約1.57萬元.
該集團指,今年首6個月銷售金額約26.05億元,按年升約1.92%,權益合約銷售金額約24.21億元.同期,銷售面積18.8萬平方米及權益銷售面積為16.12萬平方米.該集團指,每平方米銷售均價約為1.39萬元及每平方米權益銷售均價約1.5萬元.
2021.07.12 信報
10大屋苑周末交投減18%
二手放盤陸續消化,交投有所放緩,中原地產指出,十大二手屋苑過去周末(10日至11日)錄得18宗成交,較前周末(3日至4日)的22宗回落4宗或18.2%;美聯物業統計的十大藍籌屋苑,交投量亦少3宗或13%,至最新的20宗。
二手缺貨 新盤搶客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本港疫情持續穩定,一二手成交皆旺,惟不少業主叫價較進取,令二手市場出現「價升量跌」現象,買家需時消化及考慮,過去兩天十大屋苑成交量降至18宗,仍是連續21個周末維持於雙位數水平。
美聯物業統計的十大藍籌屋苑過去周末有20宗成交,以天水圍嘉湖山莊共5宗最旺;鰂魚涌康怡花園和觀塘麗港城則「零成交」。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分析,全球量寬及息口低企,經濟情況向好,可是二手盤源短缺,以及新盤搶去部分客源等因素,二手交投反覆受壓。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說,準買家開始適應二手業主加價,部分購買力已回流二手市場,該行統計的十大指標屋苑過去周末錄得20宗成交,按周增加7宗或53.8%,兼創近5個周末新高。
香港置業營運總監及九龍區董事馬泰陽稱,該行統計的十大二手指標藍籌屋苑,過去兩天促成16宗成交,按周多2宗或14.3%。
2021.07.12 信報
工廈半年1,993宗註冊飆1.7倍
投資物業市道上半年好轉,其中工廈買賣交投明顯增加。美聯工商舖(00459)指出,今年6月錄得373宗工廈買賣註冊個案,連續4個月處於350宗以上水平,上半年合計錄得1993宗登記,按年急升約1.72倍。至於反映指標工廈走勢的美聯工商物業售價指數(MII),於6月報329.7點,按月持平,上半年累計漲3.4%。美聯工商董事陳偉志認為,全球多國實行量化寬鬆,利息短期內處於低水平,加上中港有望通關等,下半年工廈交投量和售價料升,下半年工廈售價或再漲5%。
2021.07.12 經濟
大學恢復實體課 內地生租務增
疫情緩和大部分學校恢復實體課堂,來港升讀大學的內地生加快步伐租樓,新界東半新盤最受惠,至今錄得逾20宗內地生租樓個案;其中大圍名城4房單位由5名不同大學學生承租,平均每人6,700元。
5內地生3.35萬 租大圍名城4房
美聯物業首席助理聯席董事陳國良表示,沙田區鐵路沿綫一帶屋苑向來是內地大學生租樓熱門之選,大圍站名城2期2座高層NB室,實用面積958平方呎,屬4房間隔,剛由5名來自中大、城大及理大的內地生合租,月租33,500元,呎租35元,屬市價水平。業主於2011年以約997萬元購入,租金回報約4厘。
陳氏認為,上述個案反映多間大學均採用實體課堂,內地生租樓個案開始增加。
另一宗租務是大圍薈蕎1座高層D07室,實用面積252平方呎,屬開放式間隔,由一名內地生單獨承租,月租13,700元,呎租54元,屬於近期承租力相對較強的內地生。而業主則於2017年以475萬元購入單位,租金回報約3.5厘。
粉嶺名都3房15500租 同類高
另一方面,中原地產粉嶺高級區域聯席董事藍浩然透露,粉嶺、上水區近期連錄逾10宗內地大學生租樓個案。例如粉嶺名都7座中層D室,實用面積454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由5名內地生合租,月租15,500元,屬於同類單位新高租金。他指出由於5人合租,故業主叫租相對較高。
藍浩然指出,由於內地生現時仍未能暢通無阻地來港睇樓租樓,故租務交投相對往年較慢,故目前實質租金未見急速上升,相信至7月底升幅會較為明顯。
2021.07.12 經濟
上半年17.8公頃展開收地 供1.58萬伙
元朗錦田南用地規模大 料建8100間公營屋
政府加速收地,今年上半年當局公布展開收地的項目,面積合共達17.8公頃,規模接近一個維園般大,涉及1.58萬伙供應,就連部分發展商的農地亦遭收回。
隨着多個大型發展計劃或公營房屋陸續上馬,近年政府亦加快收地步伐。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單是2021年上半年已公布至少3個涉及房屋發展的收地計劃,合共17.77公頃土地,料是2019年下半年因為收回68公頃土地進行古洞北、粉嶺北計劃之後、收地最多的半年,而有關收地計劃將會帶來15,750個公營房屋供應,相當每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的一半。
在上半年展開收地的項目之中,元朗錦田南第1號、第4a號(部分)和第6號用地的面積最大,連同基建設施,合共回收12.36公頃私人土地,面積相當於維園面積(19公頃)的65%,預計能夠提供8,100間公營房屋,屬於新市鎮發展之外,規模比較大的公營房屋收地計劃。
當中發展商?地 (00012) 在區內擁有不少農地,相信部分或會遭政府收回,而不屬於收地範圍的農地則有機會受惠於區內基建改善,得以加快發展。
東涌西兩批農地 面積達5.41公頃
另外,隨着東涌新市擴展計劃展開,政府亦展開在東涌西收地興建公營房屋,分別在今年1月及6月公布收回在東涌第42及46區的私人土地作營房屋發展,兩批收回的農地合共面積達5.41公頃,當中包括部分由新地 (00016) 等早年收購的農地。
政府收地步伐預計仍會加快,土木工程拓展署早前提交區議會文件就指,大埔頌雅路西的公營房屋項目,將於今年內刊憲進行道路工程,涉及0.9公頃的私人土地。
而元朗朗邊中轉屋重建計劃、將軍澳魷魚灣村公營房屋項目亦有機會在未來一年開始收地,前者將會收回3.36公頃的私人土地,並同時清理大約6.2公頃官地,將會興建10幢的「摩天」公屋及居屋。
事實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上月出席立法會時曾指,過去兩年政府平均每年收回45公頃土地,對比過去5年每年只收回4公頃土地,增幅算相當大。
另一方面,市建局計劃重建包括土瓜灣靠背壟道/浙江街項目在內的兩個公務員合作社樓宇地段,有居民關注組向市建局提出要求,包括免補地價、「原址原大」即可以同區購置同一實用面積單位等。
市建局回應時指,作為公營機構,必須確保資源用得其所,「原址原大」方案已超出此項原則,亦會影響市建局履行市區更新工作的可用資源。
2021.07.12 文匯
業主叫價進取 二手成交受壓
本港疫情受控,過去幾個月樓市價量齊升,不過由於不少業主叫價較為進取,買家需要時間去消化及考慮,拖累二手成交量回軟。中原地產十大屋苑過去周末錄得18宗成交,較上周末錄22宗回落18.2%,不過已經連續21個周末維持雙位數水平。而不少屋苑價格繼續登頂,其中荃灣環宇海灣有2房戶以895萬元成交,創同類單位新高。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隨着本港疫情持續穩定,一、二手成交皆旺,一手市場截至周六錄得約770宗成交。由於大市向好,不少業主叫價較為進取,令二手市場呈價升量跌現象,買家需時間去消化及考慮,但整體後市走勢向好,7月份樓市料平穩發展。
各區中,天水圍嘉湖山莊及鴨脷洲海怡半島表現最好,過去周末均錄得4宗成交,而當中嘉湖山莊在本月首11日已錄約21宗成交,較6月同期錄約8宗大增13宗或1.6倍,中原地產文家輝表示,屋苑現時平均實用呎價報約11,173元。
環宇海灣2房895萬沽破頂
而各區繼續錄得新高成交,中原地產程尚傑表示,環宇海灣最新錄5座高層E室成交,實用面積502平呎,兩房間隔,望開揚海景,議價後以895萬元沽出,折合實用呎價17,829元,創同類單位新高。程尚傑指,買家為區內上車客。原業主則於2014年以557.4萬元買入單位,持貨約7年,賬面獲利337.6萬元,單位期內升值約61%。
美聯物業分行統計,過去周末10大藍籌屋苑合共錄得約20宗買賣成交,較再上一個周末下跌約13%,但仍21周保持雙位數。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近月樓價快將升破歷史高位,主因全球量寬及息口低企、加上本地經濟活動逐漸回升等多項利好因素帶動。
他又指,買家入市意慾強勁,惟二手多個大型屋苑經過連月消化,現時盤源相對短缺;加上一手新盤搶客,過去周末啟德維港1號展開次輪銷售,單日再沽出逾百伙,二手交投受壓反覆。據了解,過去周末一手市場共錄得188宗成交,其中維港1號就錄得118宗成交,佔周末成交量的63%,其他較多成交新盤,包括屯門帝御·嵐天錄20宗成交、西南九龍維港匯錄11宗成交。
整體樓市料保持暢旺
不過,亦有代理行統計出二手交投上升。利嘉閣地產分行網絡數據,在過去的周末十大指標屋苑累錄20宗二手成交,較上周末的13宗增加54%,創近五周以來新高。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市場上買家開始適應業主調升的價格而陸續入市,加上剛過去的周末未有大型全新盤登場,令部分客人流入二手。廖偉強指出,近日疫情減退,有助加強買家入市信心,加上在消費券推出帶動的經濟連鎖複式效應之下,市民外出意慾增加,並憧憬經濟得到進一步改善,預計短期內二手成交可保持於不俗水平,若之後當大型新盤推出市場,則可能短暫地搶佔準買家焦點,而整體樓市表現將繼續保持暢旺。
港置周末十大屋苑於共錄16宗成交,較上周末14宗增加約14%。香港置業營運總監及九龍區董事馬泰陽表示,近日股市波動,不少資金傾向買磚頭保值,加上本港疫情回穩,市場憧憬內地香港通關,買家紛紛加快入市步伐。另外低息環境持續,利好買家慳息,展望短期將有不少全新大型新盤魚貫推售,樓市勢將火上加油,料一二手量額同步看升。
2021.07.12 文匯
首7月車位交投料超去年總數
政府去年底撤銷非住宅雙倍印花稅,刺激非住宅物業交投,其中入場門檻較低的車位市場,上半年價量齊升。據目前資料顯示,上半年住宅車位 (包括一手及二手車位)買賣登記已接近5,000宗,市場預計去到7月份可增至5,700宗及110億元,屆時有望超越2020年全年總和5,658宗及105.43億元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2021年上半年整體住宅車位 (包括一手及二手車位)買賣登記已錄4,997宗及94.8億元,相比2020年下半年3,754宗及69.94億元大幅上升33.1%及35.5%,價量均創下2018年上半年5,317宗及95.65億元後6個半年度新高。他預計,今年首7個月整體車位錄約5,700宗及110億元,有望超越2020年全年總和5,658宗及105.43億元。
為2018年後最旺
單計6月份的整體住宅車位則1錄759宗及15.94億元,較5月份1,010宗及19.6億元下跌24.9%及18.6%。當中一手住宅車位佔191宗及7.09億元,按月跌61.2%及40.3%。二手住宅車位則錄568宗及8.85億元,較5月份518宗及7.71億元上升9.7%及14.7%。二手車位交投連續4個月高企500宗及7億元以上,是2018年9月以來首次出現,反映車位買賣持續活躍。
分區統計方面,2021年6月份新界區錄422宗車位交易及6.39億元,香港區錄180宗及6.45億元,九龍區錄157宗及3.11億元。6月份的住宅車位登記,主要來自太古城 (52宗及1.23億元)、Mount Nicholson (36宗及3.53億元)、及美孚新邨 (24宗及0.36億元)。
2021.07.12 星島
家壹平均呎租53元 租金回報率約2.8厘
長沙灣區近年有不少新盤落成,為區內帶來新氣象,其中,屬新晉屋苑之一的家壹,已開始入伙,目前有近40個放租盤,平均呎租約53元,入場叫租由11000元起,普遍回報率約2.8厘。項目屬幢式住宅,共提供200個單位,面積由199方呎起,戶型涵蓋開放式至兩房,其中以開放式及一房的細戶為主。
香港置業首席聯席董事曾家輝表示,項目現有租盤主要為1房單位,平均呎租約53元。其中入場月租約11000元,為低層F室,面積220方呎,屬開放式間隔,坐向東南方,呎租約50元;其餘放租單位包括中層B室,面積269方呎,為1房間隔,坐向西南方,以15000元推出放租,呎租約55.8元。以及中層E室,面積276方呎,同屬1房間隔,坐向西南方,以15000元推出放租,呎租約54.3元。
曾氏指出,項目租盤吸引不少單身客及2人家庭客,近月連錄租務個案,租出單位包括中層E室,面積276方呎,屬1房間隔,坐向西南方,以14500元承租,呎租約52.5元,據了解,業主於19年4月以約627萬購入單位,現將單位租出可享約2.8厘租金回報。
另外,項目高層F室,面積220方呎,屬於開放式戶型,坐向東南方,以11500元租出,呎租約52.3元,業主於19年8月以約484.3萬購入,現將單位租出可享約2.8厘租金回報。
中原分行經理溫志聰表示,項目現有約40個放租盤,吸引不少年輕夫婦承租,近期放租單位中,包括中層F室,面積220方呎,屬開放似乎單位,坐向東南方,叫租12300元,呎租約55.9元,以及項目高層D室,面積277方呎,屬1房單位,坐向東方,叫租14800元,呎租約53.4元。
溫志聰透露,該盤近期錄近13宗租務個案,包括高層C室,面積277方呎,屬1房單位,近日以月租14500元承租,呎租約52.3元。業主於2019年4月以約625.7萬購入,現將單位租出可享約2.78厘租金回報。另外,高層B室,面積269方呎,屬於1房單位,以14000元租出,呎租約52元,至於高層E室,面積276方呎,屬1房間隔,獲租客以15000元承租,呎租約54.3元。
家壹屬於單幢式物業,樓高28層,配置兩部升降機,合共提供200伙。面積介乎199至479方呎,樓底高度均為3.5米,提供開放式至兩房戶型。全數單位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部分單位配有露台或平台。其中供應以一房戶為主力,涉及100伙,佔供應量一半。項目基座設有住戶會所及一些特色商鋪,提供悠閒、運動和購物選擇,住戶即使不離開大樓亦能享受多元化的配套。
2021.07.12 星島
本周兩場拍賣共推41物業
樓市氣氛不俗,拍賣行亦接連推出物業拍賣,本周就將有兩場拍賣會舉行,合共推出41項物業,物業類型多元化,包括住宅、商鋪、車位及工廈等。其中忠誠拍賣行將於本周三(14日)舉行拍賣,承拍26項物業,包括馬鞍山新港城(見圖)L座中層1號單位,為銀主盤,面積618方呎,以800萬開拍,呎價約12945元。
另外,黃開基亦於同日舉行拍賣,承拍15項物業。尖沙嘴美麗都大廈2樓一個雙號鋪,面積354方呎,以550萬開拍,呎價約15537元。
2021.07.12 星島
嘉湖每呎1.39萬創新高
市場購買力持續釋放,部分屋苑錄高價成交,天水圍嘉湖山莊過去周末錄近5宗成交,祥益高級經理林家倫表示,其中翠湖居1座高層連天台戶,面積549方呎,以766萬成交,呎價約13953元,呎價創屋苑新高,打破近3年前呎價13321元易手的紀錄,並推高約4.7%。
中原高級分區營業董事伍錦基指出,將軍澳新都城1期5座高層單位,面積698方呎,3房1套間隔,連454方呎天台,以1229萬成交,呎價約17605元,創屋苑成交價新高。
香港置業市務經理(銷售)莊家豪表示,將軍澳怡心園2座低層E室,約604方呎,3房間隔,以約713萬成交,呎價約11805元。
中原高級資深區域營業經理程尚傑表示,荃灣環宇海灣5座高層E室,502方呎,2房間隔,議價後以895萬沽,呎價約17829元,創同類單位新高。買家為區內上車客。
世紀21奇豐助理區域營業董事周淑萍表示,沙田第一城46座高層B室,284方呎,以575萬售,呎價20246元。
鴨脷洲海怡半島周末錄4宗成交,美聯聯席區域經理吳家棟表示,16座低層C室,面積621方呎,3房1套,成交價968萬,呎價約15588元。
中原資深區域營業董事趙鴻運表示,鰂魚涌太古城春櫻閣高層B室,面積1015方呎,3房間隔,以2478萬連租約易手,呎價約2.44萬。
美聯高級分區營業經理劉念滿表示,長沙灣泓景臺5座中層D室,面積535方呎,2房間隔,以945萬成交,呎價約17664元。
利嘉閣聯席董事李啟昌表示,長沙灣星匯居1座中高層C室,約522方呎,以865萬沽,呎價約16571元。
2021.07.12 星島
淺水灣道37號1.1億沽
豪宅紛錄成交,市場指,淺水灣道37號2座中層A及B室,面積共2426方呎,成交價1.1億,平均呎價45342元。據悉,原業主分別於02及05年購入單位,共涉資3139萬,帳面獲利7861萬。
中原高級資深分區聯席董事張偉光表示,跑馬地比華利山F座中低層1室,面積1665方呎,4房連套房間隔,外望馬場景,以4950萬易手,呎價約29730元。據悉,買家屬於用家。原業主於90年以317萬購入,帳面獲利4633萬,升值逾14倍。
世紀21日昇地產聯席董事蔡嘉駿表示,北角海峯園南峰閣高層F室,面積623方呎,2房間隔,坐向西南,外望樓景,原叫價1200萬,議價後以1138萬成交,呎價18266元。據了解,原業主於92年以355萬購入,帳面獲利783萬,升值2.2倍。
世紀21北山營業董事嚴智贇表示,北角賽西湖大廈11座中層C室,面積1090方呎,3房連工人房間隔,外望園景,獲區外換樓客以約3000萬承接,呎價約27523元,屬市價水平。據了解,原業主於07年10月以1230萬購入,帳面獲利約1770萬,升值約1.4倍。
代理指,西半山寶翠園1座中層B室,面積766方呎,2房連套房間隔,向東南,外望海景及園景,以1880萬易手,呎價約24543元。據悉,原業主於09年以670萬買入,持貨12年,帳面獲利1210萬,升值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