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6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2/02/11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2.02.11 工商時報
去年推案王 寶佳538億四連霸
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2021年十大建商排行榜出爐,寶佳機構以538億元海量推案手筆,成為四連霸「推案王」,蟬聯年度十大建商榜首;不過今年百億大案輩出,去年的十大建商可能有五成會被洗牌、擠出榜外。

住展雜誌10日最新公布的十大建商排行榜,在央行持續緊縮購地貸款的政策下,呈現大者恆大趨勢,幾乎都由老字號大建商獨占佔榜單,依序分別為:寶佳機構、麗寶集團、璞園、昌益、威均、亞昕、興富發、新美齊、新潤、宏普,合計推案量達2,863億元,囊括北台灣總推案量達24%,具舉足輕重地位。其中威均、新美齊是首度進榜的大黑馬。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2021十大建商推案多集中在重劃區,可謂是「得重劃區土地者得天下」;由於央行持續緊縮購地貸款,預期2022年中小型建商推案量將難以擴張,在限貸令解除之前,十大建商仍將會是大型建商的天下。

北台灣2021年「推案王」寶佳機構,去年推案量約538億元,連續四年蟬聯榜首,主要強攻新莊泰山溫仔圳、龜山A7、青埔等重劃區,指標案如龜山「文華天際」、三重「上河匯」。

麗寶集團則以428.5億元居第二,主要推案在五股洲子洋、淡海新市鎮、桃園小檜溪等,指標案如淡水「名軒海樂地」、五股「麗寶微風花園」。第三名為都更危老案「重建王」璞園,去年推案量約330億元,台北市案量比重高達逾八成。第四名是「新竹王」昌益機構、推案量約295億元,近年進軍東部、南台灣,並躍升為全國性建商,推案量也明顯放大。

至於新進榜的威均機構,去年推案量294億元、排名第五,推案全都在最火熱的桃園青埔特區。另一家新進榜者為新銳型建商新美齊,近幾年從「電腦週邊類股」積極轉型、跨足不動產開發,去年推案量180億元、排名第八,主要集中在大台北都會區推案。

展望2022年,何世昌指出,今年將有多筆百億級大案出籠,中悅、愛山林、茂德、三圓、中工等,手中都有大案要推,今年都可望殺進榜內,使得前十大競爭將更為激烈,預料至少有一半會被洗出榜外,寶佳五連霸之路也面臨挑戰。
 
2022.02.11 工商時報
公股挺危老重建 又一案動工
公股挺都更危老再添一樁,由政府政策性成立的泛公股事業「台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金融都更公司)」協助地主以自地自建方式,進行危老重建的台北市中正區金門街「紀州樂章」案,10日由地主、金融都更公司、華南銀行、營造廠樹盛公司、建築師等共同舉行開工動土儀式。

金融都更公司表示,位於台北市中正區金門街的「紀州樂章」案,原是屋齡將近50年的三層樓公寓,緊鄰知名文化景點「紀州庵」,步行到古亭捷運站約10分鐘,區位條件相當好,但由於房屋老舊,鋼筋裸露情形嚴重,居住品質及房價都不佳,更有安全疑慮。

經過該公司協助,在優先考量建築物安全及環境貢獻的前提下,透過耐震、綠建築及無障礙設施等設計取得近40%的容積獎勵,重建後為成地上九層、地下三層的嶄新安全住宅大樓。

金融都更公司指出,「紀州樂章」是地主自行出資重建,由金融都更公司負責全案管理服務,華南銀行提供地主信託與融資。都更及危老重建成功的首要關鍵是住戶彼此間的團結、合作及公平。

「紀州樂章」重建計畫在2020年7月獲准,2021年4月領得建造執照,2022年初完成老舊建物拆除作業,10日舉行開工儀式,預計2024年初完工。

金融都更公司是唯一政策性成立,配合政府加速推動都更及危老重建政策,由財政部、內政部指導,集合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彰銀、兆豐、台企銀等八大公股行庫及台灣金聯、全國農業金庫合資成立。

專責提供民眾都更及危老重建的協助整合、重建計畫、設計規劃、信託金融、建築設計、營造發包與工程管理、銷售協助、顧問諮詢等。後續還有包括台北市萬華、大安、信義、士林區及新北市板橋區數個案件進行中。
 
2022.02.11 經濟日報
北市新地標 新壽地上權案開工
新光人壽昨(10)日舉辦台北市杭州北路地上權開工動土典禮,將投資逾20億元,興建地下五層、地上21層的商辦大樓。新光金控發言人副總李超儒表示,預計2024年底完工,出租部分會符合金管會保險局最低收益率要求,目前為2.095%。

新光人壽在2018年6月以17.68億元標下杭州北路商業用地,基地面積約775.3坪,鄰近審計部、華山文創園區、藝文公園,距離捷運善導寺站僅300公尺,人文氣息濃厚。

新光人壽積極布局不動產市場,多角化經營,隨著傑仕堡系列旅館及商務住宅陸續完工,除杭州北路地上權案外,還有高雄市舊總圖地上權案、南港BOT案、兩筆北投士林科學園區土地待開發,預期每年將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

此外,還有新光南東大樓、新光纖維大樓等展開危老重建計畫,未來將陸續完成資產活化,資產增值行情可期。

新光人壽杭北設定地上權規劃興建商辦大樓,地下樓層為停車空間,地上一樓為餐飲空間,二樓至21樓為商用空間。大樓周邊規劃廣種植栽及喬木綠化,以串聯周邊都市綠帶系統,強化都市綠色景觀,並設計有頂蓋的騎樓,加強人行步道串聯,營造符合人性的公共空間。

新光人壽董事長潘柏錚表示,為了落實ESG,新辦公大樓設計符合生態、節能、減廢及健康等環保與生態永續概念,達綠建築銀級標章,且為銜接後疫情時代生活,空調設備採獨立全熱交換新風系統,達到有效避免室內空氣交叉感染,整體設計展現綠色低碳城市新風貌。

此案大樓由李祖原建築師聯合事務所量身打造,外型設計為獨特三角造型,落成後將為台北新地標之一。

新光人壽指出,響應政府政策,致力履行綠色營運策略,未來將持續落實ESG理念,強化綠色採購,減少建築能源耗用,實踐低碳健康生活,朝綠色永續經營願景邁進。
 
2022.02.11 聯合報
新莊副都心 企業爭相入駐
為了舒緩過度成熟的市中心機能,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又稱中心商業區)概念逐漸成形;其中以東京副都心為藍圖的新莊副都心,伴隨著頭前重劃區、新莊北側知識園區成形的黃金三磚外,未來更有泰山擴大都市計畫區、塭仔圳第一、第二重劃區等土地加入,將形成879公頃的副都心產業帶,吸引國際級企業爭相設置總部。
過去為了解決台北市產業發展密集度過高的問題,專家學者依據國外經驗,將不同上下游產業鏈分散,期望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城市宜居等問題,因此北市誕生了信義計畫區、新北則有板橋新板特區因應而生;然而近20年在產業轉型推波助瀾下,過去CBD的土地資源早已不敷使用;新莊副都心占地雖僅100公頃,卻連結了周邊779公頃的ㄇ字形塊狀區帶,透過超越北市信義+南港商業區的廣大腹地,有效解決了信義計畫區、新板特區的問題。

交通便利 商業機能到位
攤開新莊副都心的地段,擁有64、65號快速道路與新北大道連結,重要的環狀線與機場捷運更在此地銜接,具有雙捷運A3站搭配行李直掛服務,因此新莊副都心又被稱為國門特區;新北市政府希望透過發展新莊副都心,降低新北市對台北市依賴,與板橋區相輔相成,成為跨越大漢溪兩岸之雙子城。

近年來土地重劃建設腳步不斷,塭仔圳周邊的物流廠房、小型工廠逐漸拆遷,新的開發氣象已然成形;加上2020年9月底、宏匯廣場開幕啟用,豐富了新莊副都心區內商業機能,更進一步吸引宏匯、中悦、儒鴻、四零四科技、西勝集團紛紛設立企業總部,其中中悦建設機構更積極布局商辦市場,除了已完工的「中悦IFC大樓」、「寰宇1號」外,「中悦中央商貿中心」、「中悦置地廣場」、「中悦CBD時代廣場」陸續興建中,至此,「廠辦轉型商辦」的態勢不言可喻。

商辦建案 寰宇1號熱門
中悦建設機構直言,新莊副都心的商業定位明確,造就台商回流、世界級企業布局總部的契機,在產業二次升級、企業接班的過程中,商辦需求大大增加,包括總坪數設定300坪至2000坪、甚至整棟的購置需求亦不在少數,「相較於台北租金高、只租不賣的現況,此時入主新莊副都心可說是最佳時機。」

隨企業進駐需求大增,區域內商辦建案也跟著百花齊放,其中以緊鄰A3站的嶄新豪辦中悦「寰宇1號」最受眾企業所關注。承繼中悦建設機構之豪宅DNA,邀請國際大師李文勝建築師,精選世界知名建材,並以9米挑高門廳給予貴賓最佳第一印象,更擘劃新型態「會呼吸的商辦」,設計多功能陽台滿足辦公室對流通風、採光需求,多重優勢讓中悦「寰宇1號」成為新莊副都心最熱門置產標的。

中悦建設機構進一步表示,相較於台北市,許多企業員工大多居住新北,總部設於新莊副都心,不僅節省通勤時間、物價更相對便宜;加上未來重劃區陸續開發完成,旗下員工也能夠以更合宜的價位在附近購屋、置產,在城市發展、企業布局以及人力、物力的分布,都讓企業更具競爭力。
 
2022.02.11 經濟日報
外國人在台置產增加
游資充沛,房價、租金雙漲,外國人置產比率增加,據內政部統計資料,2021年外國人在台購置不動產,建物取得1,298棟,年增6.3%,建物取得面積4萬坪,年增18%;以雙北棟數最多,桃園增幅最大,台南也較前年略增,顯見在投資效益下,外國人即使受到了房地合一措施限制,仍願長線投資,更有往中南部移動現象。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分析,延續疫情前房市買氣,台灣不動產也與世界各國同步起漲,外國人置產意願提高。

而海外資金及台商回流,透過境外公司購置不動產也不在少數,對整體市況有所挹注。

綜觀2021年外國人在六都交易表現,台北市及新北市為外國人置產的主力區域,建物取得棟數方面,台北市共322棟,年增15.8%;新北市283棟,年增11%。外國人在雙北取得棟數共占全國46.6%,外國人所購房屋近半數在雙北。
 
2022.02.11 經濟日報
百億大案釋出 牽動北台建商推案量排名
房產專家表示,今年將有不少百億元大案釋出,包括總銷超過400億元的「陶朱隱園」、總銷450億元「茂德先嗇宮案」、案量300億元「新竹帝寶」,還有總銷450億元的「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因此今年北台灣推案量前十大建商排名將掀起一番激戰。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今年有多件指標大案將登場,且多是百億元級大案,新案競爭相當激烈,2021年北台灣推案量前十大建商榜內,預期今年將有一半名單會被取而代之。

何世昌說,光是愛山林、茂德、三圓、中工等四家開發商,各家在手醞釀推出的新案量合計就超過1,500億元,各家建商都可望憑藉重量級大案搶進榜內,今年寶佳五連霸之路將遭到威脅。

調查顯示,今年單一案量最高指標大案是威京集團旗下中工等公司持有的「陶朱隱園」,該案總銷超過400億元,在2012年取得建照,開工至今已有十年。「陶朱隱園」被集團定位為藝術品,該案僅40戶可售,今年將正式公開,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另外,茂德機構旗下「茂德先嗇宮案」總銷達450億元,愛山林的「新竹帝寶」案量也有300億元,兩大案均將會在今年上半年登場。

總銷450億元的「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也就是「忠孝正義都更案」(正義國宅都更案)也將開賣,多筆重量級大案推出、互別苗頭。
 
2022.02.11 聯合報
三重新都心 建商搶插旗
跟著重大建設買房是老司機的鐵律,新北第二行政中心日前宣布落腳三重疏洪道左岸重劃區,讓三重繼新板特區、新莊副都心後,成為第三座CBD,未來將平衡溪南、溪北發展;專家分析,「三重新都心」進入台北市僅一橋之隔的地段優勢,加上捷運、媒體園區等議題下,5字頭房價成為新婚首購的置產新區段;專家分析,三重地段確立後,將與板橋新板特區、新莊副都心形成新北CBD「三足鼎立」態勢。

第二行政中心目前規畫文化局、交通局、環保局、衛生局、勞動局、警察局、消防局等7大局處進駐,另還會設置第二備援防災中心,約有3,000位員工,提供溪北地區民眾整合性公共服務,2022年1月開工、2026年完工。

三重以台北市外環第一圈、一橋進北市的地段優勢,加上捷運、國道、快速道等交通的大幅加分,成為企業行號、雙薪家庭的熱門首選。新北市政府正推動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原頂崁、化成兩大工業區,將升級為新北科技園區,再結合新北產業園區、新莊知識園區,成為重要產業廊帶,吸引群光、藍天、全球人壽等知名企業進駐。蓬勃發展的產業經濟,帶動新型態住宅需求,上市建商包含國泰、潤泰、冠德、愛山林、鄉林、聯上、新光、順天、環泥等,均已快速插旗就位。

專家表示,大台北都會公園坐落於新北三重區,右岸重劃區因有機場捷運設置三重站、加上舊市區商業機能加持,房價至少站穩6字頭;而左岸重劃區鄰近新莊、重劃區腹地較大,並有捷運新蘆線行經,房價僅5字頭,「本區發展願景強,是雙北地段強、價格對首購族最友善的重劃區,這次第二行政中心加上未來東森總部陸續設立,將帶動房價進一步補漲。」
 
2022.02.11 聯合報
預售屋延2年 建商只允退款或等候
受缺工、缺料影響,建案工期普遍拉長,高雄一家上市建商無法如期交屋,去年8月預告將延2年交屋,多位買家不滿建商作風強勢,向消保官投訴,建商昨聲明指也是疫情受害者,盼消費者體諒。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認為,建商不應把風險及損失轉嫁消費者,吃人夠夠,籲政府「硬」起來管管。

高雄爆發預售屋買賣爭議,謝姓夫妻2018年向某建商預購1戶,預計今年元月交屋,但建商去年8月通知需延2年,且只給「無息退還已繳價款」及「無條件等候2年交屋」二選項,5次協商未果,請求消保會協助。謝強調,疫情前建案進度即落後,缺工缺料不是理由,希望建商退回價款,也依約支付延遲利息及違約金,「這房子我不要了,住進來也不安心」。

消保會指出,全台陸續出現延遲交屋案例,台中一建案延期7個月,提告後,建商平均一戶賠一、兩百萬,新北一建案延期6個月,提告後,平均一戶賠兩百多萬,高雄這起建案延期2年。

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監事長陳建富說,建商態度強硬,吃人夠夠,內政部應出面管制。執行長徐邦瀚說,任何行業定型化契約,應依中央銀行訂立的利率退還價金才符合誠信互惠原則,律師許淑清說,建商不應將缺工缺料風險歸責買方。

高市主任消保官殷茂乾說,據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賣方未能如期交屋,每延1天應依已繳房地價款萬分之五單利計算遲延利息,若調解不成,20人可提團訟。
 
2022.02.11 自由時報
賠售也要繳房地合一稅? 這個動作讓兒子補稅76萬
賠售交易也要繳房地合一稅?北區國稅局日前公布一例補稅案例,一名父親將1戶1200萬的房屋贈與給兒子,兒子不到1年就以1100萬售出,以為免繳房地合一稅,沒想到經當局一查,須補繳76萬稅額。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轄內民眾甲君於2019年10月6日以1200萬元購買一戶房地,在2020年5月5日將該房地贈與給兒子乙君,乙君於2020年10月1日就以1100萬元出售,乙君誤以爲原當初父親取得的房地價格1200萬元是取得成本,自行計算此筆虧損,因此未在30日內申報房地合一稅。

因透過「贈與」取得房地,被認定為無償取得,且當初贈與有報贈與稅,會依據公告土地現值做認定。經國稅局查獲,以當時公告的土地現值720萬及房屋評定現值80萬,再計算相關稅率後,取得成本為930萬,乙君以110萬售出,等於獲利170萬,依照持有期間在2年以內之稅率45%,繳納76萬5千元稅額,需要補稅並處罰鍰,乙君於繳清稅款後未再爭訟。

國稅局提醒,個人交易房地如屬新制課稅範圍,不論取得方式為何,不論盈虧都要在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30日內辦理申報。
 
2022.02.11 鉅亨網
行政院會通過建築法修正案 強化原有合法建物耐震安全
行政院會今 (10) 日通過「建築法」第 77 條之 1 修正草案,將送請立法院審議。內政部指出,此次修法將既有建築物的構造安全納入應改善項目,若不符現行規定,並經耐震評估檢查應予改善,將強制要求改善及補強,屆期未改善者最高可開罰 30 萬元。

2018 年 2 月 6 日花蓮大地震,導致多棟大樓倒塌、嚴重傾斜,17 人罹難,閣揆蘇貞昌表示,鑑於國內老舊建物數量不斷升高,建物耐震情形亟待加強,為回應各界對居住安全的期待,加強建築物的構造安全,本次修正有其急迫與必要性。

內政部說明,依「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凡 1999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取得建照的特定用途建築物,如旅館、醫院、百貨公司、學校、商場、量販店等,樓地板面積累計達 1000 平方公尺以上且單一所有權者,均強制辦理耐震能力評估檢查及申報。

不過,現行「建築法」第 77 條之 1,僅規範供公眾使用等合法建築物,若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不符現行規定,政府可視情形令其改善或改變其他用途,卻未對辦理耐震能力評估檢查不合格部分,加以規範。

因此,這次修法新增「構造」安全部分,經耐震評估檢查不合格者,將強制要求改善,若屆期未改善者,可處 6 萬至 30 萬元罰鍰,並得連續處罰,以確保國人居住安全。

內政部強調,未來將加強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期盼能早日完成修法作業。
 
2022.02.11 信報
領展斥33億購澳洲5商廈
佔49.9%權益 料有助派息

領展(00823)宣布,夥 Oxford Properties 組合資公司,共同持有 Investa Gateway Office(IGO)市值超過23億澳元(約128億港元)的澳洲辦公室物業組合。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昨日在視像會議上表示,看好澳洲疫情緩和、潛在人口增長,以及經濟長遠潛力,因此進一步擴展在悉尼的投資,亦增加首個於墨爾本的投資,預計營運上將與先前的澳洲物業投資產生協同效應。領展日後會繼續分散投資,在發達國家尋找增長較好的投資機會。

完成收購後,領展會佔合資公司 AOFI I 信託集團49.9%權益,收購價為5.96億澳元(約33億港元),而 Oxford Properties 則持有50.1%。領展將以內部現金和債務融資作出相關投資,料今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IGO 目前持有5個位於澳洲悉尼及墨爾本中央商務區的商廈物業,以49.9%權益計算,領展於該物業組合擁有的市值約11.31億澳元。平均出租率為92.6%,加權平均租約屆滿期為5.8年。截至去年底,領展持有權益的租金收入淨額為4960萬澳元。管理層預期完成交易後,會立刻為集團提供收入,將有助派息。

王國龍:港仍屬主要基地

王國龍指出,目前澳洲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當地政府已宣布將於本月21日開放予已接種疫苗的旅客,料會帶動當地旅遊業,加上當地經濟於過去兩年持續向好,相信澳洲物業在領展投資組合中起穩定作用。他又說,當地市場特色是不少物業均為合資擁有,好處是若合作夥伴想離場,領展可增加投資;而當合作夥伴有其他項目想出售,領展也會獲優先考慮權。

他強調,香港仍是領展的主要業務基地,會繼續在港物色不同物業。被問到最近香港疫情嚴峻,會否令領展增加海外投資,他回應稱,2018年宣布2025年願景時,已表明會把投資組合分散至不同物業種類及地區,過去幾年一直採取此策略,若在港看到增長前景良好的物業,一定會積極考慮。是次收購後,領展的地區業務比重為香港佔77%,內地約17%,而海外包括澳洲及英國則約佔6%,反映海外業務尚有增長空間。

花旗唱好長遠租金增長

花旗研究報告認為,儘管此項投資的初始收益增長並不顯著,但長期而言將為領展提供持續租金增長。該行預計,市場對收購的反應中性,因新資產僅佔領展投資組合總價值的1.5%,預期提升12個月收益率0.9%。
 
2022.02.11 信報
中國資管龍頭插手內房重組
傳注新錢保交樓 華融擬救世茂

內地房地產行業國進民退,除國企內房可趁勢吸納財困民企拋售的資產,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AMC)也將加入救助行列。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近期金融監管機構要求內地數間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包括中國華融(02799)及中國信達(01359),直接參與出險房企的重組紓困工作、收購其地產項目及拖欠金融機構的債務;監管部門希望資產管理公司的救助,是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進行,雖然可選擇幫助的對象,但不應以追求高盈利為首要考慮。

監管機構或提供額外支持

知情人士透露,華融正與世茂集團(00813)接觸。上月有傳信達為首的團體或將收購重組?大(03333)難以化解的困境項目。人行回覆彭博稱,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可以參與風險房企的資產處置、項目併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信達則表示,目前無相關訊息披露;華融不予置評。

據稱,資產管理公司向地產商注入的新資金,將優先用於「保交樓」;在收購時,可支付高於市場估值的價格,以幫助穩定資產價格,加快債務化解;隨相關債務處置有更多進展,監管機構不排除通過額外資金去支持資產管理公司加大購買能力。有關辦法仍處初期階段,未有最終決定。

上月已傳出金融管理部門召集數間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開會,研究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參與風險房企的資產處置、項目併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因這些公司具有豐富經驗,有助加快風險企業資產處置,促進風險化解和市場出清。

AMC須主力處置不良資產

內地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包括華融、信達、中國東方、中國長城,截至2020年底,資產規模合計近5萬億元人民幣。這些公司成立目的原本是在1999年至2009期間剝離銀行體系的不良資產,而在10年存續期後仍未有退場,近年監管部門要求他們回歸不良資產處置的主業。

中國東方昨天於官網透露,周二(8日)人行、銀保監前往該公司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有關部門關於促進中小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及兼併重組工作情況的滙報,研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資產處置主業、發揮功能幫助化解金融風險。與會者除銀保監主席郭樹清、人行副行長潘功勝等,也包括5間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會議提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加強與其他企業協同配合,為金融業轉型及金融市場發展作出新貢獻。
 
2022.02.11 信報
融創大區域架構七變九
內房為節省成本調整業務區域分工架構,內地傳媒報道,融創中國(01918)調整組織架構,由劃分七大區域調整為九大區域,新成立西北區域,管理陝西、山西、甘肅、寧夏四省;原本的西南區域拆分為成渝區域、雲貴區域,分別管理四川及重慶、雲南及貴州;廣西則併入華南區域。

融創回應稱,為順應行業和外部市場環境變化,更好支持下階段「聚焦深耕核心城市、控制規模、提高綜合經營競爭能力」發展目標,故安排此次調整。公司續表示,調整後的組織架構,更加有利於減少管理跨度及管理層級,增強管理效率,提高綜合經營管理能力。在區域管理覆蓋半徑改善的同時,9個區域將在現有的城市布局基礎上,進一步聚焦深耕市場空間大、更匹配其發展戰略的核心城市,加強綜合競爭力。

融創股價昨尾段高見10.74元,收報10.72元,漲11%,成交額8.8億元。
 
2022.02.11 新浪網
A股 房企去年業績不樂觀 56家公司23家預虧 中小房企多管道“ 自救 ”
不同于往年業績喜報刷屏的熱鬧景象,房企2021年的業績預告可謂“冷清”。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2月10日,已有56家A股房企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僅24家淨利潤同比增長;23家出現虧損,占比高達41.07%,有11家的虧損額超過10億元。

記者注意到,上述房企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行業環境、銷售下滑、竣工減少、資產減值計提增加等的影響。

存貨計提跌價準備成虧損主因

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房企中,華夏幸福(3.400, -0.03, -0.87%)和藍光發展(1.990, -0.01, -0.50%)的預虧金額均超過百億元。

華夏幸福2021年業績預計由盈轉虧,預虧數額達331億元至391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318億元至328億元。

華夏幸福表示,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信用環境疊加多輪疫情影響,公司流動性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出現階段性緊張,出現金融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情況,融資業務幾乎停滯,對公司經營產生嚴重影響,導致公司業績大幅下降。

公告顯示,一筆近200億元的計提借款利息及罰息,加重了華夏幸福的虧損幅度。與此同時,部分專案工程進度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工期延長,導致預計將要發生的建設成本、人工成本、利息等相關成本增加;再疊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房地產項目的預計成本增加。

對此,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華夏幸福對預虧成因逐一進行詳細說明。

據華夏幸福2月10日發佈的公告,截至目前,《債務重組計畫》中的金融債務已簽約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為429.18億元,相應減免債務利息、豁免罰息金額共計28.69億元。公司認為,債務重組計畫相關安排的實施,將有助於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藍光發展2021年業績同樣是由盈轉虧。公司1月28日晚公告稱,預計2021年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20.37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12.73億元。對於預虧,藍光發展將之歸因於資產減值計提、經營虧損及資產處置等。

藍光發展稱,公司2021年度較上年度出現大額經營虧損,預計虧損金額約為43.94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確認較上年減少約188.42億元,同比降幅達47.37%。公司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2月9日,其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298.55億元。

此外,陽光城(2.810, -0.03, -1.06%)、天房發展(2.150, -0.03, -1.38%)、美好置業(1.770, 0.00, 0.00%)等A股上市房企去年業績預虧金額均逾10億元,其中多家房企將預虧主因歸咎為存貨計提跌價準備。

以陽光城為例,公司預計2021年淨利潤大幅虧損45億元至58億元,“公司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及房地產業務結算規模下降”是其業績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據此,深交所出具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大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主要原因、合規性與合理性。

再如預計虧損約16.50億元的天房發展,2021年擬計提金額對淨利潤的影響約為虧損16億元。

中小房企多管道展開“自救”

相較之下,另一部分A股中小房企則通過變賣“家產”、資產重組等方式,有望收穫喜人業績。

1月14日,榮豐控股(14.050, -0.08, -0.57%)公告稱,預計2021年度淨利潤為2.2億元至2.8億元,同比增長1049.13%至1307.98%。對於業績大幅增長原因,公司解釋為兩大事項,即出售重慶榮豐股權以及2021年10月完成威宇醫療重大資產重組。

值得關注的是,榮豐控股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潤增加2億元至3億元,但扣非後淨利潤虧損擴大。對此,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2021年第四季度扣非後淨利潤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扣非後淨利潤變動與營業收入變動相背離的合理性。

同樣通過賣資產實現預盈的還有萬通發展(10.170, -0.01, -0.10%)。萬通發展公告,因報告期內轉讓其所持有的資產,預計2021年度淨利潤同比增加1.2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236%至354%;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加5800萬元至1.1億元,同比增長395%至749%。

*ST新光(4.330, 0.06, 1.41%)(維權)的“華麗轉身”,則得益於債務重組。公司最新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至17.8億元,淨利潤為6.5億元至7.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10.02億元至11.32億元,預計期末淨資產與淨利潤同比由負轉正。

對於業績向好的緣由,*ST新光解釋稱,2021年度,公司與南京汐圃園商務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等部分債權人達成債務重組協定,產生債務重組收益10.49億元。深交所對此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相關負債義務解除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政策維穩或減輕房企壓力

自2016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增速持續放緩,2021年下半年至今更是降溫明顯,房企銷售去化及回款壓力增加。在克而瑞研究中心企業研究總監朱一鳴看來,目前預期的市場底尚未真正到來,短期內房地產市場仍難言樂觀。隨著資金壓力增加,房企投資及擴張動能也相應降低。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2年1月,房企融資總額為792.2億元,同比下降70.3%,環比下降16.6%,單月融資規模同比連續11個月下降。而2019至2021年同期房企的融資總額分別為2823.3億元、2246.7億元及2664.6億元。

與此同時,2022年1月,房企銷售出現大幅度下滑,前100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23.1%,銷售額超百億元的房企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4家。華西證券(9.410, 0.04, 0.43%)研報認為,預計在政策維穩的情況下,2022年2月房企銷售將小幅回升,但銷售仍將面臨較大壓力。

“2022年上半年,市場銷售、融資等條件的改善有限,房企壓力依然較大。但下半年,隨著各地政策落地、市場回暖,房企壓力或將明顯好轉。”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分析認為。
 
2022.02.11 新浪網
深圳樓市交易持續低迷 部分二手房成交價打七折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可以說是深圳樓市春節的集中體現。

深圳福田區一仲介門店的負責人表示,年前門店員工離職一半,年後又有幾個同事尋求轉行。

“門店人員差不多是樓市行情景氣時期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是樓市行情比較差,開單少,撐不下去。”該人士表示。

剛剛過去的1月,深圳樓市再度跌至近年的最低谷,並將2021年底翹尾行情反噬掉了。據深圳市房地產資訊平臺,2022年1月,深圳全市二手商品住宅共計成交1557套,同比下滑64.38%,該資料為近十年來最低值;成交面積為14.73萬平方米,同比大跌75.04%。

這固然有1月中下旬進入春節氛圍的影響,作為移民城市,不少深圳人陸續返鄉過年,直接影響了深圳樓市1~2月的成交,樓市進入了傳統的淡季。但是更多的市場人士認為,這仍受制于二手房參考價格發佈機制的深層次影響。

2021年2月,深圳推出二手房參考價之後,當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就大幅下降至4166套,相比前一月的7008套,環比下降40%。深圳房地產資訊網統計資料顯示,深圳2021年共成交40699套二手房住宅,同比2020年減少57.3%。全年二手住宅成交量在4月~10月之間曾出現七連跌,而10月成交量更是僅為1605套。在11月出現小幅上漲後,12月又繼續走低,二手住宅成交僅2076套。

拉至更長的時間軸來看,2021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相比2020年的95273套同比減少57.3%,甚至低於2012年的57203套和2014年的57251套,創下近15年新低。

從部分熱點社區成交價格來看,“2•8新政”後一個月內,成交均價下跌了10%~20%,“2•8新政”半年內,成交均價下跌了12%~23%,“2•8新政”1年後,成交均價下跌了20%~30%。部分社區相當於打了7折。

多個機構資料顯示,越來越多的房源向指導價靠攏。

樂有家研究中心資料顯示,二手房參考價出臺後,二手住宅成交議價率整體波動上漲,尤其是2021年三季度後,隨著政策調控的深化,業主對於價格也逐漸鬆動,議價空間上升,議價率達到10%左右。比如業主掛牌價500萬元,議價率10%,即讓利了50萬元,最終成交價為450萬元。

樂有家行銷總裁孟凡振表示,“2•8新政”,短期對市場衝擊較大,深圳市場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長期看,利於市場預期的穩定。2022年,政策、資金環境有所緩和,是買房、換房的機會。

至於外部多方揣測的二手房參考價是否存在鬆動的可能,市場普遍認為這一可能性較小。

有深圳房企人士表示,深圳樓市雖然被二手房指導價冰封,但基本面仍較為穩固,交由市場自行調節即可。樂有家研究中心資料顯示,1月深圳樓市新房去化週期縮短至5.8個月,創下5個月的新低,顯示市場需求仍極為旺盛。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不排除鬆動可能。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稱,按照參考價政策規定,今年應該重新制定,但現在面臨兩難的困境:一方面,如果按真實價格的變動,就應該下調參考價,但這會帶來市場預期不穩,買家更加謹慎。重要的是,價格下跌意味著,無法向銀行借到更多錢,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這對需求釋放是一個巨大的阻礙。對賣方來說,也不是一個好消息。目前,促消費、穩預期,促進房地產良性迴圈,成為樓市政策的新重點。因此,下調參考價不太合時宜。另一方面,如果上調參考價格,這不太符合目前的市場運行態勢,與國家公佈的深圳房價運行指數不相符,而且可能會傳達托底和救市的信號。
 
2022.02.11 新浪網
房地產迎關鍵轉折:預售資金監管迎全國統一規定
2月10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近日相關部門下發了關於城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相關意見。據瞭解,該文件與1994年發佈的《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明確對預售資金的規定進行了全國統一,進而有利於規範預售資金的使用,夯實地方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

最新檔明確預售資金監管額度由市、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根據專案合同、工程造價等核定,以確保項目竣工所需資金,達到監管額度之後的剩餘資金則可以由房企提取使用。

在知名房企事件之後,部分地方政府對於預售資金存在過度監管的問題,上述檔將對這些行為進行矯正,有利於幫助一些資金面臨困難的房企緩解資金流狀況。

預售資金迎全國統一規定

1994年出臺的《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規定,“商品房預售款監管的具體辦法,由房地產管理部門制定”,同時“省、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中泰證券(8.940, -0.04, -0.45%)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周嶽表示,從預售資金監管來看,由於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意味著在預售資金監管方面,各地區基本施行“一城一策”的思路,即各地區基本會出臺相應的“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和“預售資金監督管理實施細則”,導致各地預售資金的管理方式差異較大。

從各地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地區對預售資金進行全額監管,部分地區是重點資金監管,知名房企事件之後出現了預售資金0撥付的情況。最新檔將預售資金進行全國統一規定後,預計部分地區執行過嚴的情況將會有所改善,釋放出部分資金。

據瞭解,最新檔明確,項目預售款包括定金、首付款、購房款等,均需全部存入預售資金監管帳戶,確保專款專用于專案建設、施工款等相關支出。

而對於預售款的撥付進度,檔明確要根據工程建設進度來進行,具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確定。同時,新檔要求加強資訊共用,商業銀行按照三方監管協議加強帳戶監測,定期和住建部門做好對賬。

上述規定有利於改善此前各地監管部門對於監管帳戶監管責任不清的問題,督促市、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履行預售資金的監管職責。

多地優化預售資金監管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2021年下半年以來因房企資金鏈緊張而引起的在建房屋爛尾事件不斷出現,使得預售資金監管開始引起重視,隨後包括北京、成都等多個地區發佈了預售資金監管新規。

如2021年11月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會同北京銀保監局、人行營管部(北京)發佈的《北京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2021年修訂)公開徵求意見稿顯示,要確保預售資金“管好不管死”。

安信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池光勝總結認為,北京預售資金新規側重於“優化”條款,方向有“松”有“緊”:一方面,部分條款收緊,包括明確重點監管資金下限,強調定金需直接存入監管帳戶,提出對風險項目實施封閉管理等;另一方面,部分條款放鬆,包括允許開發企業按單一樓棟或多樓棟分別申請用款,縮短放款時限等。

對於上述最新檔提到的預售資金監管額度方面,北京規定,在專案重點監管額度每平方米不得低於5000元限值的基礎上,各區可根據開發企業“三線四檔”管理,綜合企業信用水準、經營狀況、交付條件等因素確定各專案重點監管額度。

不過據周嶽總結,各地商品房預售監管額度的確定方式不同,目前主要包括以預售款總額為基準、以工程造價總額為基準、以每平方米的建造成本為基準等幾種模式。

而2021年11月3日成都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明確商品房預售款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出現重大經營性風險的預售商品房項目,納入區(市)縣重點監管,指定單位另設監管專戶(原則上監管銀行不變),確定監管部門嚴格監督預售款收存、支取,對每筆資金審核用途後,直接劃轉至施工、材料等收款單位銀行帳戶。

“近年來北京、成都等地都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政策進行了優化,細化了預售監管資金的額度與留存比例,並且越來越多的城市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憑銀行出具的保函,免除同等額度的資金監管,緩解企業的資金鏈壓力。”周嶽表示。

社科院金融所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此前也在21世紀經濟報導撰文表示,在預售資金管理方面,各地採取有效措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既要從嚴監管預售資金,防止出現專案爛尾,又要考慮到目前房地產開發商資金緊張的現實情況,部分地區住房監管部門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房地產業接連迎利好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後,這是房地產業再次迎來利好。

去年12月,央行、銀保監會出臺《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並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銀行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援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併收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

隨後央行、國資委組織房地產領域的優質大型民企以及央企、國企開會,傳達了鼓勵市場主體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並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專案的政策導向。此外,央行、銀保監會也組織主要銀行開會,推動銀行積極穩妥推進並購貸款業務,同時對於出現風險和困難的大型房企不盲目抽貸、斷貸。

2月8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佈《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持力度。

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上述《通知》釋放了加大金融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積極信號,有利於推動《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關於加大金融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要求的具體落地,有助於支持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22.02.11 證券
新房套利空間不再?廣州一手豪宅備案價突破14萬每平
引發限價政策鬆綁猜想…官方回應了

在新房限價的特定背景下,一些新盤項目與周邊二手房價格明顯倒掛著實讓人“心動”。

但近日,市場消息指出,廣州有個別高端專案備案價升至每平方米14萬元,突破去年廣州新盤最高備案價每平方米10萬元,引發市場對廣州新房限價政策是否鬆綁的關注。2月10日,廣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給予回應:廣州一直以來都實施嚴格的住房價格指導,但各個樓盤備案價是根據周邊樓盤情況進行通盤考慮並實施動態價格指導,沒有設置專門的價格紅線。每個樓盤每個時期備案價會有所波動,目前限價政策並沒有放鬆。廣州將一如既往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預計一季度廣州高價項目

入市速度將會有所加快

市場訊息顯示,廣州天河豪宅盤匯景台01、02、03、14棟開始收籌,戶型面積約172-238平米,備案價達每平米14萬-15萬元,遠超過去年10萬元每平的備案價。正因為如此,市場紛紛猜測廣州是否對新房限價有所鬆綁。有業內人士表示,根據廣州價格指導政策,老項目新推盤的價格不得超過上一期同戶型的價格。而新批售專案的備案價,參考周邊競品或同品質專案網簽均價,具體細則各區落實,很多區域是按照街道來出具參考價,周邊沒有新盤就只能參考二手房的價格。因此,實施動態價格指導的說法也行得通,但另外一個方面就意味著,這當中或有一定的操作彈性和空間。

有廣州當地的購房者告訴記者,廣州各片區的房價表現分化,增城區、從化區、花都區等週邊遠郊區域的關注度趨冷,一些較為偏遠的片區別說調高備案價賣,即便按備案價賣都賣不動。而調高限價,可以肯定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其他高端盤入市的積極性。克而瑞在其最新報告中表示,“根據年前荔灣、海珠個別中心區樓盤最新備案價的情況,廣州高價專案最高備案價較前期有突破跡象,預計一季度廣州高價專案入市速度將會有所加快。”

據美聯物業報告統計,2021年廣州一、二手住宅成交量均上升,其中,一手住宅共成交116077套,環比增長3.5%。不過,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2021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顯示,去年12月廣州市一手住宅環比下跌0.6%,這是自去年8月以來,廣州持續5個月一手住宅房價下跌。2021年,廣州樓市“上熱下冷”趨勢明顯,不僅上半年發佈的一手住宅調控政策起效明顯,接連推出的二手房參考價格也在市場上立竿見影。

專家:明確動態價格指導

定價會更加靈活

與去年年初不同,自2021年年底以來,一些城市開始推出穩樓市的政策,包括公積金政策寬鬆、人才購房補貼等支持性政策,樓市調控頻現新動向。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近期國家更強調樓市穩定、促進消費、不出臺緊縮性政策。同時,各地也在積極紓困行業,三四線城市鬆綁甚至刺激樓市的小動作不斷產生。對於廣州而言,新房和二手房價格連續下跌,加上近期政策糾偏,更強調促銷費、保穩定。對於後續房價走勢,一方面取決於金融信貸是否進一步寬鬆,另一方面取決於各地目前紓困行業的政策是否會演化為托底和救市。“當然,我個人認為,金融長效機制開始落地,只要貨幣層面能控制住,既有的政策連續穩定,就不會出現明顯的反彈。”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廣州當前房地產市場行情看,總體上處於降溫態勢,因為備案價格會有動態指導的可能,也說明定價方面會更加靈活。從實際過程看,廣州當前明確了動態價格指導的做法,也是基於房地產市場行情的變化而做出的調整,具有積極的意義,也是比較符合市場規律的做法。就今年全國其他城市的定價政策看,確實會有放鬆的可能,尤其是從房企定價的需求看,一些豪宅項目的限價政策過嚴,反而影響了豪宅專案的盈利等內容,從房企經營需求等角度出發確實有必要進行調整。
 
2022.02.11 網易財經
新房庫存去化週期3年以上,大亞灣要出救市政策?
2月9日,一份蓋有“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住房和建設局”公章,名為關於徵求《促進大亞灣區住房消費健康發展若干措施》意見的函在網上流傳。

根據網傳檔內容,官方將對惠州大亞灣工作的人才實行購房補貼,補貼金額在100元-250元/平方米不等;還鼓勵各類企業或團體等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合作開展團購活動。團購價格不低於市規定的商品房備案價格80%。對首次在大亞灣購買新建商業用房、新建辦公用房的購房者,由區財政按其所交契稅30%的比例給予財政補貼。

不過記者在官網並未找到該檔,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住房和規劃建設局房產科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檔目前為內部徵求意見稿,並非最終檔,且我單位並未對外公佈過,目前暫不清楚是誰向市場透露了內部檔消息,已協請公安部門進行調查。”

該工作人員還透露,目前還處於徵求意見階段,能否正式出臺還尚不確定,還需要收集各部門意見及完善,比如經費如何落實等問題,若正式出臺也還有流程要走。

記者注意到,惠州自去年8月被住建局約談後,惠陽區和大亞灣區就成為惠州首批啟動新房限購的兩個區域。

根據協力廠商仲介平臺資料顯示,目前惠州的房屋均價為12794 元/平方米,當前在售樓盤有295個。惠州各區中,大亞灣區新房均價為16137元/平方米,位居惠州榜首。

在剛過去的2021年,惠州新房成交數量、批售面積、成交面積均出現了普遍性下降。

惠州中原地產資料顯示,2021年,惠州新房住宅批售127637套,同比下降19%;批售面積1319.3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8%;新房住宅成交96384套,環比下降39.9%;成交面積1015.0萬平方米(臨深737.6萬平方米、非臨深277.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8%。

備受市場關注的去庫存問題,在惠州身上也尤為明顯。從去年1月開始,惠州的去化週期一路攀升。

截至目前,惠州新建住宅庫存約1762萬平方米,其中大亞灣體量最大,達到351萬平方米,去化週期在3年以上。

較長去化週期疊加去年下半年“惠八條”,惠州的土拍市場也開始逐步轉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惠州就頻頻曝出土地終止出讓和土地流拍消息,土拍市場一度遇冷。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惠州商住地成功出讓僅62宗,攬金約211億元,成交總面積約171萬平。該資料同比2020年出現了顯著下滑,2020年惠州全年成交156宗,成交總額約477.48億元,成交建築面積超1707萬平方米。

綜合來看,庫存去化壓力較大、土拍不及預期,或許是惠州考慮出臺購房補貼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地產分析師在媒體討論群說,“惠州這次已經不否認檔了,該檔大概率還會發,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2022.02.11 經濟通
合生創展:1月銷售額30億人幣,同比增6%
合生創展集團(00754)公布,連同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在內,1月總銷售金額為約29.9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約6.27%;其中物業銷售約28.93億元,同比上升約6.13%;裝修合約銷售約1.06億元,同比上升約10.42%.

該集團指,1月物業銷售面積為約16.91萬平方米,每平方米銷售平均售價為約1.71萬元,同比下降約45.3%.
 
2022.02.11 經濟通
海昌海洋公園與中國保利構建海上絲路文旅,訂框架
海昌海洋公園(02255)公布,近期與保利文化集團及中國中絲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間公司皆隸屬於中國保利集團.

該集團指,根據協議,合作方向主要包括文化演出與文旅商業票務貫通,用流量引擎相互賦能;文化藝術聯動文娛場景,融合創作海洋主題全新IP;共同發起文旅產業投資基金平台,發展文旅輕資產運營業務;構建海上絲綢之路文旅綜合體.該集團指共同發展輕資產類型運營業務,助力其成為以海洋文化為特色的生活娛樂平台.
 
2022.02.11 信報
零售協會促業主減免商戶底租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發聲明表示,第五波疫情急速於各區擴散,令市民消費意欲低迷,加上政府最新公布的社交限聚令,是爆發疫情以來最嚴厲的措施,進一步影響市面人流,協會促請政府及業主即時支援零售業,包括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免收底租。

冀抗疫基金針對性支援

該會稱,面對目前市況,零售商即使未被強制停業,不少店舖的情況已猶如停業,而商舖最大的支出為高昂租金,是決定零售商能否維持營運的最關鍵因素。面對新一波疫情猛烈衝擊,該會建議政府以有效措施強制商舖業主與零售商同舟共濟,包括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免收底租,只收營業額按百分比抽成,以及街舖租戶租金減免一半。

另外,該會指出,政府除了在2020年初推出的首兩輪防疫抗疫基金,包括零售業資助計劃及保就業計劃外,便沒有再資助受影響的零售商,甚至最新公布的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亦令業界非常失望,促請政府將受影響的零售類別納入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受資助對象,提供針對性幫助。
 
2022.02.11 信報
土瓜灣四合一項目收7標書
*地華懋獨資 會地:出價已考慮疫情

市區重建局(下稱市建局)位於紅磡及土瓜灣小區4個一併招標的項目(下稱四合一項目),在新冠肺炎第五波疫情爆發下如期於昨天(10日)截標,市建局共接獲7份標書。其中,去年奪得同區紅磡庇利街/榮光街項目(下稱庇利街項目)的?地(00012),是次獨資入標;同區土瓜灣鴻福街/銀漢街重建項目(下稱鴻福街項目)的得主嘉里建設(00683),則以合資形式參與。有入標的發展商坦言,是次出價已考慮疫情因素。

嘉華尹紫薇稱睇長遠前景

昨天截標的四合一項目,位於土瓜灣啟明街、榮光街和鴻福街一帶,由兩個地盤共四個項目組成,屬於市建局在紅磡及土瓜灣小區第三批推出招標的舊樓地盤,就位於上環的市建局總部所見,大部分入標財團都是於截標前一個半小時內到場入標,而市建局亦因應疫情嚴峻,加強防疫措施,例如到場人士須登記、掃安心出行及量度體溫等,局方並加派人員在截標現場加強清潔等。

綜合記者於現場所見及市場資訊,入標財團以本地發展商為主,其中*地、新地(00016)、嘉華國際(00173)、會德豐地產及華懋表明獨資入標。嘉華國際香港地產發展及租務總監尹紫薇提交標書後指出,該項目位處市區,交通方便,而項目發展需時超過4年,嘉華的出價主要考慮項目長遠前景。

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接受傳媒查詢時直言,出價有考慮疫情因素,主要擔心香港經濟受疫情影響,惟表明難以量化,強調「自己計自己數」。至於近日宣布就庇利街項目引入希慎興業(00014)和帝國集團的*地,是次則獨資入標,*地執行董事黃浩明稱,看好該項目的前景。至於去年11月獨資中標鴻福街項目的嘉里建設,是次則夥拍信置(00083)和招商局置地(00978)以財團形式參與。

資料顯示,前述庇利街項目可建樓面面積約71.75萬方呎,去年8月截標時收到6份標書;去年11月截標的鴻福街項目,則收到8份標書,其可建樓面面積約44.38萬方呎。是次四合一項目佔地約5.85萬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52.68萬方呎,無論位置、規模和標書數目,都恰巧處於前述兩地盤之間。

萊坊估價及諮詢部高級董事方耀明指出,四合一項目的標書數目合乎預期,一般此類項目都需要3至5年興建,發展商出價將反映對後市的看法。

測量師估值63億至73.8億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該項目地價連同建築費等計算的總投資額動輒超過100億元,投資額龐大,故收到7份標書反應已算不俗。雖然中標發展商須興建多項公共設施,但相信有關要求對全區是百利而無一害,有助提高土瓜灣一帶行人流動的便捷度,而庇利街項目引入擅長發展高端零售項目的希慎,也增加是次四合一項目對市場的吸引力。

綜合測量師估算,四合一項目的估值約63.22億至73.75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2萬至1.4萬元。
 
2022.02.11 信報
盈健醫療租星光行複式舖 每呎僅35元
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通關又變得遙遙無期,旅遊區舖位租金較高位大跌下仍乏零售商垂青,惟醫療集團則趁機平租舖位。私營醫護機構盈健醫療(01419)落實承租尖沙咀星光行地下連1樓共逾3.8萬方呎複式巨舖,平均月租約132.3萬元,呎租僅約35元。

簽6年長約 平均每月132萬

盈健醫療公布,向華潤集團承租尖沙咀梳士巴利道3號星光行地下G3號舖及1樓102、103及105號舖,建築面積約3.8萬方呎,租約由今年5月1日至2028年4月30日,為期6年,租約期內總租金約為9523萬元,折合平均月租約132.3萬元,以租用面積計,呎租僅約35元,與該廈樓上全海景寫字樓單位相若。

是次租約條款甚為優惠,租客除可享逾7個月免租期外,6年租約期屆滿後,更有酌情權行使續租權並續租3年。

盈健醫療指出,自疫情蔓延至今,公眾健康意識逐步提高,加上公眾對疾病預防等服務需求提升,該集團對預防保健及康健生活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將以星光行舖位作為大型醫務中心,提供一站式的醫療及健康科技相關服務。

資料顯示,上述星光行舖位原分間租出,但自2020年底已丟空,當中地下G3號舖及1樓102號舖,地下建築面積2596方呎,1樓建築面積6483方呎,合共建築面積9079方呎,原由連鎖化妝品店莎莎(00178)以每月150萬元租用,呎租達165元,於2020年11月租約期滿結業。以呎租作比較,最新大跌78.8%。

觀塘康寧閣舖3300萬升值27%

業內人士分析,疫情加劇下,零售市場短期內難望有起色,商舖租金較高位大跌仍乏零售租客承租,旅遊區舖位業主惟有接受租客「轉型」,改由以往承租能力不高但現時仍有意進駐的行業承租。

舖位買賣方面,消息透露,資深投資者李耀華以3300萬元沽出觀塘康寧道55號康寧閣地下1至5號舖,建築面積約1368方呎,呎價約2.41萬元;舖位由車仔麵店以每月9.3萬元租用,租金回報約3.4厘。物業於2017年3月以2600萬元購入,持貨約5年,賬面獲利700萬元或26.9%。
 
2022.02.11 信報
綠悠雅苑未補價870萬 新界稱王
二手氣氛轉弱,業主增加議價空間,但供應罕有的單位仍能以新高價易手。青衣資助出售房屋綠悠雅苑一個高層3房單位,在累減68萬元下,以未補地價870萬元易手,樓價創新界未補地價資助房屋紀錄。

中原地產高級區域營業經理陳輝麟表示,綠悠雅苑3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696方呎,3房間隔,享開揚景致,原以未補地價938萬元開價,原業主已移民,在累減68萬元或7.2%下,將單位以未補地價87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2500元。

陳輝麟指出,買家為家庭客,睇樓已一段時間,鍾情綠悠雅苑3房戶,但此類單位只佔全屋苑7%左右,供應極少,一般叫價亦較硬淨,而上址屬罕有高層放盤,加上原業主肯讓步減價,故決定承接。原業主2013年4月以503.6萬元一手購入單位,現轉手賬面獲利366.4萬元,持貨9年升值72.8%。

玖瓏山銀主盤呎造12388

綠悠雅苑在2019年及2020年分別錄得未補地價最貴的860萬元成交,雖然最新易手單位屬減價成交,但造價仍超過屋苑舊紀錄10萬元或1.2%,成為新界未補地價資助房屋樓價最貴單位。

私樓方面,中原地產分行經理許秋偉稱,沙田玖瓏山天瓏閣1座低層F室銀主盤,實用面積650方呎2房戶,開價約860萬元,議價後以805.2萬元易手,呎價12388元。原業主2014年以761.7萬元購入單位,賬面升值43.5萬元或5.7%。
 
2022.02.11 信報
爆疫拖累租金 中原 CRI 創七個月低
二手住宅樓價持續回軟,加上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租金表現亦受拖累,今年1月主要反映私人住宅租金走勢的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報114.08,創7個月低位,按月急挫1.37%。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1月CRI八大指數齊跌,是近一年以來首見,確認租金出現調整,估計第一季CRI將下試113支持位,若屆時疫情仍未減退,第二季CRI更會下試111大關。

CRI最新報114.08,按月急挫1.37%,跌幅為12個月最大,並且連挫3個月共2.41%。

四大分區方面,屬於上車屋苑為主的新界西租金率先回軟,新界西CRI最新報142.82,創9個月新低,按月回落1.4%,幅度是16個月最大,連挫4個月共3.7%。新界東CRI為138.21,按月微瀉0.06%。

第一城上月呎租挫5%

九龍CRI報105.38,創8個月新低,按月跌1.36%,連跌兩個月共3.63%。港島CRI為109.32,創12個月新低,按月跌1.84%。

1月各區租賃較活躍的成份屋苑,屬於新界西的東涌映灣園調整實用呎租(下稱呎租)報25元,較去年12月的25.4元下跌1.57%;天水圍嘉湖山莊呎租為23.8元,按月持平。新界東的沙田第一城1月呎租為37.9元,較去年12月的39.9元急挫5.01%。

港島鰂魚涌太古城1月呎租報36.4元,較去年12月的37.5元插2.93%。九龍區的荔枝角美孚新邨呎租為31.4元,較去年12月的31.9元回落1.57%。
 
2022.02.11 信報
財團1.54億掃牛頭角一定富大樓
根據資料,牛頭角定富街71至79號一定富大樓近期獲財團收購,當中有24個住宅單位及4個舖位錄得成交,住宅單位成交價由322.5萬至447.3萬元,舖位作價由1700萬至1800萬元,成交總值約1.54億元。據悉,是次涉及大廈約92%業權。毗鄰的定富街45至63號一列舊樓,正獲萬科香港收購並已申請強拍。
 
2022.02.11 經濟
開發商動用預售金添靈活度 利內房
內房近日頻出利好消息,此前市場已傳出中央起草新規,放寬開發商動用預售金限制。內媒引述消息指,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已於近日出台,明確預售金帳戶的基本標準,及增加預售金使用靈活度。

超出監管額度 可自由提取

據知,預售資金監管額度由市縣級城鄉建設部門根據工程造價合同等進行核定,以確保項目竣工所需。當帳戶內資金達監管額度後,超出額度資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具體撥付節點由各地市縣級城鄉建設部門確定。

辦法強調,購房人的定金、首付款、按揭款和其他形式購房款,應全部直接存入預售資金監管帳戶。預售資金監管帳戶中的監管額度內資金必須專款專用,用途包括建築材料、設備款、施工款等相關支出。

另外,辦法要求加強各方信息共享,商業銀行按預售資金三方監管協議加強帳戶監測,定期和地方住建門進行對帳等。

報道指,辦法有利釐清各地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責任,增強商品房預售資金使用靈活性,可對此前部分地方預售資金監管過嚴的做法起到糾正效果,也有望成為行業基本面改善和投資者信心提振的催化劑。

由於原本預售資金監管政策並非全國統一規定,此前出台的《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為原則性規定,故部分地方預售資金監管存在政策不明確、提取基數和提取比例過高、提取節奏不合理等問題。據指,辦法明確預售資金監管的基本標準,包括對監管資金監管額度、交納範圍、取用條件等,有關部門也將督促檢查預售資金監管的實施情況。
 
2022.02.11 文匯
ESR 收購滬都市圈資產組合 同類最大宗
亞太區不動產管理公司 ESR(1821)昨宣布與一家機構投資者合作,完成位於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個優質物流及工業資產組合的收購。

該資產組合共有11個已竣工的物流及工業資產,總建築面積逾55萬平方米,為上海大都市圈迄今最大宗的物流及工業資產組合的收購交易。上述資產位置集中於長三角地區人口高度稠密且交通系統發達的主要城市。
 
2022.02.11 星島
淺水灣地王今截標 掀財團角逐
周內多矚目住宅項目截標,隨昨日截標的市建局土瓜灣第三個小區發展項目外,而賣地表上淺水灣南灣道豪宅地亦緊接於今日截標,更是該區自2012年後相隔約10年再有地皮推出招標;業內人士指,市場對豪宅地供應渴求,料掀各路財團競逐,甚至富豪垂青購地建屋。市場估值約11.4億至14.3億,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萬至7.5萬,有力挑戰本港地王寶座。同時會德豐地產及五礦地產均表示有意入標。
估值約11.4億至14.3億

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透露,集團正考慮入標競投,認為該地位於傳統豪宅地段,是近年市場罕有新供應,而且亦享淺水灣海景。五礦地產營銷及市務總監方俊稱,集團有意入標競投,認為該項目位處本港傳統豪宅地段,具發展潛力。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指出,上述南灣道住宅地皮位於極罕有的淺水灣豪宅地段,日後部分單位可坐享海景,可打造成超級豪宅,同時徒步即可達沙灘及商場,享有完善方便的配套設施。是次項目投資金額不高,除吸引各大財團爭奪外,亦不排除有富豪垂青購地後建屋自住。再者項目規模不大,估計日後以發展洋房為主,料落成後呎價可達12萬或以上。
富豪擬購地後建屋自住

上述淺水灣南灣道豪宅地,位於鄉郊建屋地段第1203號,屬傳統港島豪宅地段,地盤背後為豪宅新盤淺水灣道90號;項目地盤面積21173方呎,可建總樓面約19056方呎。該地皮是自2012年5月初批出的淺水灣道近110號住宅地,位於鄉郊建屋地段第1165號,當年由大昌地產以16.68億奪標後,相隔約10年再有新供應。

該淺水灣南灣道豪宅地綜合市場估值約11.4億至14.3億,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萬至7.5萬,有力挑戰本港地王寶座。資料顯示,對上一幅本港最貴地王呎價約50010元、為山頂文輝道第9及11號住宅用地,於去年2月由九龍倉夥拍4個合作夥伴投得,成員包括信和主席黃志祥或有關人士私人持有的海外註冊公司Boswell Holdings Ltd、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利福國際主席劉鑾鴻及華置前主席劉鑾雄妻子陳凱韻,當時以72.5億勇奪。
 
2022.02.11 星島
四代理料首季樓價跌3至5%
踏入虎年疫情轉趨嚴峻,影響樓市氣氛,窒礙市民入市及新盤推售步伐,本港四大代理行均預料本港樓市將先抑後揚,首季價量齊跌,樓價會短期受壓下跌約3至5%,一、二手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大跌約四成,發展商因應疫情減少推盤,更「叫停」賣樓,有業界預期本月新盤交投將跌至不足400宗,創近2年按月新低。但代理行紛預期,隨?疫情緩和及憧憬通關等因素,下半年有機會收復失地,全年樓價仍看升3至10%。
美聯預料本年樓市先苦後甜。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第五波疫情爆發令本年一二手市況慢熱,樓價持續受壓,年初迄今跌約1.37%,較去年高位則回落約4.52%。預料首季樓價會下跌約3%,惟相信疫情如能在下半年消退,全年樓價仍能升5%至10%。

新盤量按年跌七成

布少明續指,不少發展商因疫情押後推盤,資料顯示今年1月新盤推盤量僅錄約457伙,較去年12月約1511伙少約7成,並創近13個月新低。新盤銷售量同樣放緩,上月新盤共售出約693伙,按月少約18.4%,跌至13個月低位。料本月新盤銷售量有機會進一步下跌至400伙,屆時將創約2年新低。若下月疫情受控,發展商重拾推盤步伐,相信有望帶動首季新盤成交量錄2500宗,二手錄近10000宗,雖然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幅減少約3成半及逾4成,惟比起2020年同期疫情首次在港爆發仍略高。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現時疫情嚴峻,發展商為配合防疫擱置或減慢推盤步伐,料本月一手市場有機會錄少於400宗成交,創2020年2月錄350宗後2年按月新低宗數,二手市場方面,限聚令對睇樓活動產生一定影響,不少買家亦暫時擱置睇樓,部分業主為求加快沽貨增加議價空間,首季樓價料回落約3至5%,小部分心急放盤業主議價空間更達10%以上,令樓價出現情緒化式急跌,吸引部分買家出動執平貨。

本港經濟基礎穩健,購買力仍然存在,樓市有機會如過去數次疫情回穩時一樣,出現報復式反彈。地政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共有13宗新預售樓花申請,涉及7094伙,創20年新高。預料伙數較多的新盤,定價更具競爭力,亦會提供合理折扣吸引買家。

疫情回穩 樓價將反彈

港置營運總監及九龍區董事馬泰陽稱,本年樓價料將先回後升「V」形反彈,首季整體向下調整5%之內,全年則升3至5%。新盤因疫情押後推售,不少購買力流入二手市場找筍盤,考慮到待批預售單位屬近二十年新高,相信疫情一緩和即爆發新盤戰,故首季新盤成交量料僅2200宗,全年則達1.8萬宗。二手首季料錄1萬至1.2萬宗,全年能達6.2萬宗。

利嘉閣總裁廖偉強指,疫情爆發對樓價造成壓力,料首季將跌約3%,第二季若疫情受控可回升3至5%,下半年如順利通關,樓價屆時便會再次飆升8至10%,全年樓價可升約一成。按種類劃分,如通關內地客重臨,豪宅表現能跑贏大市,至於中小型單位以至納米樓將表現相若貼市。至於按地區劃分,南區、啟德、康城及元朗區都將受惠大型基建發展,表現料將突出。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